> 仪表盘显示643公里,实际仅跑200公里,库存电池引发的续航危机正在发酵。
近日,河南张先生购买了一辆标注今年3月出厂的全新极狐纯SUV——阿尔法T6(4月份上市,官方指导价19.58万元),却在4S店检测中发现车辆搭载的电池生产于2022年9月——与车辆出厂日期相差近三年。更令他不解的是,7月底充满电显示续航643公里,仅行驶6天200多公里后电量就濒临耗尽。
“三电终身质保成了遮羞布!”张先生向媒体控诉。4S店以“终身质保不影响使用”回应,但实测显示,这块库存电池的放电效率较新电池下降约30%。
——续航疑云,电池日历老化的隐秘威胁
事件核心直指两大问题:电池生产时间与车辆出厂时间不符,以及实际续航与宣传值(688公里)差距显著。
在张先生7月30日充电后,仪表盘显示的643公里续航看似正常,但实际仅行驶200多公里就接近没电,缩水幅度近三分之二,远超正常工况差异范围。
技术分析指出,锂电池存在“日历老化”现象——即使未经历大量充放电循环,电池也会因时间推移、高温以及长期处于高电量状态(高SOC)而发生衰减。研究显示,在满电状态下储存的电池,容量衰减与内阻上升会明显加速。
一块在2022年9月生产并长期库存的电池,到2025年装车时,其性能已不可避免地出现退化。若存储条件不佳(如高温环境),这种退化将更为严重。
——质保迷局,终身承诺下的隐藏条款
面对质疑,4S店销售经理强调“三电系统终身质保”的承诺,表示“电池出现问题厂家会承担责任”。但消费者发现,终身质保条款中暗藏诸多限制。
根据极狐官方公布的首任车主权益,享受终身质保需满足多项条件:每年行驶不超过4万公里;全程在授权4S店保养;车辆未发生重大事故;尤其关键的是,超过三年后电池自然衰减不在质保范围,仅当出现故障时才予以维修。
“我的电池寿命被提前透支了,质保期后更换费用高达4万元,谁来买单?”张先生道出了车主们的普遍忧虑。三电终身质保的承诺在现实面前显得有些无力。
——灰色地带,库存电池与新车的畸形组合
调查发现,“新车装旧电池”现象背后是行业消化库存的潜规则。有行业内幕人士透露,部分品牌积压的电池库存已超过15个月,正通过新车渠道暗中消化。
法规层面,我国要求车企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根据《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GB/T 34014)》,每块电池应有唯一编码可供追溯。
但在实际购车环节,消费者却无法直接查看电池出厂日期,这一关键信息被掩盖在厂商内部系统中,形成信息不对称。
——标准落差,续航测试与现实的鸿沟
行业续航标注普遍存在“理想化”现象。目前国内电动车续航多采用CLTC工况标准,该标准低速与怠速占比更高,平均时速更低,与实际驾驶中的高速、空调负载等场景存在显著差异。
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厂商会针对测试工况进行“定向优化”,导致表显续航与实际续航差距拉大。虽然一定程度的续航缩水在业内并非个案,但张先生遇到的“200多公里几近见底”的落差,已超出正常范围。
——维权路径,车主如何守护自身权益
针对类似情况,专家建议车主采取系统化的维权步骤:
◆索要电池溯源信息:要求厂家出具GB/T 34014编码对应的生产批次、出厂日期、入厂装车时间;
◆标准化容量测试:在厂家或资质第三方进行恒流恒压充放电测容,获取电池健康状态(SOH)报告;
◆现场续航实测: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多工况实测,记录电耗与掉电曲线;
◆依据“三包”维权:根据新版《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自三包有效期起算60日或3000公里内,若动力蓄电池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要求免费更换。
行业内部人士透露,部分品牌积压的电池库存已超过15个月,这些库存正通过新车渠道悄然流入市场。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极狐客服承诺“尽快联系用户”,但截至发稿,张先生仍未收到实质性解决方案。
电池的日历老化问题不会消失。当车主们发现,一块存放三年的电池即使从未使用也已损失近三分之一的寿命时,“终身质保”的承诺在现实面前显得格外苍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