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那个车船税减免的新公告,讲真,我第一眼看过去,头都大了,全是数字和标准,比我体检报告还复杂。但你仔细盘一盘,这哪是公告,这分明就是一封发给某些车企的《最后通牒》,翻译过来就六个字:不装了,摊牌了。
核心就一句话,从2026年开始,想靠着小电池、假混动蹭免税优惠这条路,被堵死了。
这几年,新能源市场打得跟修仙渡劫似的,卷生卷死。纯电路线,那是正儿八经的苦修,得老老实实炼丹(堆电池)、筑基(搞三电)、渡天劫(过安规)。但总有那么些机灵鬼,不想苦哈哈地修炼,就想走捷径,搞“魔改飞升”。
怎么魔改?搞个插混,弄个小电池,挂个绿牌,享受补贴和免税,结果呢?一辈子当油车开,充电口到报废都是全新的。这就是典型的“修仙资源,凡人用法”,拿着蟠桃啃着玩儿。车主得了牌照和路权,车企拿了数据和积分,皆大欢喜。唯一不开心的,可能就是那个被当成压缩毛巾的电池,一辈子没舒展开过。
现在,天劫来了。这次公告就是那道紫霄神雷,直接对着这帮“伪修仙者”的脑门劈下来的。
你看那个最关键的改动:“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续驶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
100公里。这个数字,妙啊。它不是50,不是80,偏偏是100。为什么?因为50公里和80公里的纯电续航,在很多人的日常通勤里,就是个笑话。特别是冬天打个折,开个空调,刚出小区就没电了,剩下的路全靠发动机硬顶。那不叫混动,那叫发动机背着个健身器材到处跑,美其名曰负重训练。
我作为一个开过早期插混的中年人,我太懂了。那感觉就像你买了个号称能上天入地的扫地机器人,结果它连我家猫毛都吸不干净,天天卡在沙发底下嗷嗷叫,最后你还得自己拿起扫帚。那个“电”,就是个表演性的安慰剂。
但100公里不一样。这个100公里,就是门槛。能过,就是能过。过不了,就滚蛋。它逼着车企必须装一块正儿八经的、有实际意义的电池。这块电池不能再是吉祥物,它得干活。这意味着成本要上升,车重会增加,整套动力系统的标定逻辑都要重写。以前那种“买发动机送电池”的骚操作,彻底坏了菜了。
更狠的是后面那条:“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应小于70%。”
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掀桌子。这等于是在说,别跟我玩虚的,就算你电池没电了,当纯油车开,你的油耗也必须比同级别的燃油车标杆还要低一大截。这简直是把某些车企的底裤都给扒了。
这帮人必须死!
过去很多插混车的逻辑是什么?是“电是锦上添花,油才是基本盘”。这套逻辑的产物,就是亏电状态下一条虫,油耗高得能让加油站员工把你当财神爷供起来。现在新规直接告诉你,不行。你的基本盘也得给我卷起来。你不仅要当一个优秀的电动车,还得当一个比燃油车更优秀的燃油车。
这操作,属于道诡异仙里的“坐忘道”,自己骗自己久了,现在被天道一巴掌打醒了,发现自己一直在裸奔。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说好的技术障眼法呢?怎么直接开始拼刺刀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比作修仙是不是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特么有点贴切。
这个新规,本质上就是一场“提纯运动”。把那些投机取巧的、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政策当BUG钻的,统统清理出去。要么你就老老实实加大加大再加大电池,往真·新能源的方向修;要么你就干脆撕下伪装,回归燃油车的凡人世界。想两头占便宜的好日子,结束了。
我有时候在想,当年要是把研究这些省油技术的劲头,拿去研究怎么让食堂的饭好吃一点,可能我们公司的平均幸福指数会高很多。
当然了,你以为这就天下太平了?别天真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个公告是2026年才实施,给了足足一年多的缓冲期。这一年多,会发生什么?那必然是符合老标准的车型“最后的狂欢”,销售的话术都会变成“绝版免税车,错过再等一百年”。然后车企会疯狂突击,在新规生效前,把能上的车型全上一遍,先占个坑。
市场竞争的本质不是请客吃饭,而是把对手的餐厅直接爆了。现在官方只是把餐厅的燃气安全标准提高了,那些用着劣质煤气罐的店家,要么花钱换设备,要么就只能关门大吉。
这个政策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去崇拜任何一种技术,无论是增程还是插混,它不关心你的技术名词有多花里胡哨,它只认结果。就像自动驾驶的最终考验不是AI有多牛逼,而是它能不能躲开一个从巷子里逆行冲出来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同理,只要你亏电油耗不达标,纯电续航不够长,管你是什么第四代DM-i Plus Max Pro,还是什么超级增程Pro Max Ultra,在税务局的表格里,你就是不合格。
所以你看,技术路线的最终解释权,从来不在工程师手里,而在税务局的计算器上。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粗暴。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