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新势力轿车上了“P翼门”,还是没人买单
有一阵子没去市里那家新能源4S店了,前两天路过正好进去瞅瞅。大厅正中间杵着那台新出的“P翼门”轿车,灯光打得贼亮,一圈小年轻围着拍照。我也凑热闹蹭了几张,心说这玩意儿气场确实够足——灯带跟夜店似的,线条硬朗得像健身房刚练完的肌肉男。不过销售小李在旁边嘀咕:“哥,这款展厅里老火,可真要买的人少。”
其实吧,“P翼门”就是那种往上斜开的剪刀式开法。之前群里有人问我到底推不推荐这种版本,还顺便八卦为啥上一代销量那么低。这事儿还真不是一句话能说明白。
先说说常见的车门样式:平开、侧滑、鸥翼,还有个更冷僻点的抽拉隐藏式。大多数家用轿车和SUV都是平开——把手一拉外头甩。这东西图省心,也便宜维修。像MPV,中排用侧滑,上下人方便,对停车位要求也低,不过做起来贵,不是所有厂家都舍得给配。
再回到这类鸥翼或展翼门,说实话,看着炫酷,用起来可没那么省事。我去年陪表弟看过一次二手的小鹏P7,那会他就迷恋所谓“鹏翼”。现场试了一下,这种剪刀门打开时对旁边空间要求挺高,要是停地库或者机械立体位,你根本打不开全幅。有次我们在地下商场停车场碰见一个昊铂HT SUV,也是类似设计,他司机愣是在原地倒腾半天才下来,还差点撞墙角。当时我就琢磨,这要是真赶上下雨刮风,下车岂不是直接被淋成落汤鸡?
维修师傅老刘曾经吐槽过,说这些花哨结构出毛病多。他遇到最多的是电机卡死,有辆展翅版进厂修理,一个升降臂零件断裂,要等国外订货,好几千块钱砸进去了还没修好。“你们年轻人啊,就喜欢稀奇古怪。”老刘每次聊起这些,总爱加一句,“坏起来哭都来不及。”
还有个细节容易被忽略:冬天结冰的时候,有朋友亲测,鸥翼类结构比普通平开更容易冻住。一旦胶条粘连,高空开启反而危险,我微信群有个北京网友分享自家试验田——早晨想去遛弯结果俩后座乘客被困里面十分钟才弄出来。
当然啦,在跑车圈子里这种造型另当别论,人家追求与众不同,而且大多自带私人独立停车库,也不用操心什么限高限宽的问题。但放到寻常三厢家庭轿车上,就显得太扎眼。你看看街头那些主流品牌,大部分还是规规矩矩走传统路线。“太跳脱,不适合咱们这种日常接娃买菜。”邻居王姐一直这么评价,她宁愿选配置朴素但皮实耐用的小排量车型,也不愿意折腾这些浮夸玩意儿。
其实还有行业里的段子:某破产豪华品牌搞过一种天地分体+鸥翼混搭设计,据说定位挺高端,但最后销量惨淡。有业内人分析,如果产品本身定位不到特斯拉Model X那个级别,仅靠花哨造型很难撑起市场认可度。这年头大家口袋紧巴巴,多数还是看重性价比和长远养护成本。
再扯远一点,以前南方城市流行改装马自达RX-8那种对开马车门,小区保安总觉得怪吓人的,每回都要盯着录像生怕有人磕碰,现在基本绝迹了。据传最初引入国内,是因为某影星喜欢拍照发朋友圈,但后来发现换玻璃和密封件麻烦极了,都悄悄卖掉换回普通款去了。
总归一句,新潮造型能吸睛,却未必适合日复一日通勤生活。不信你问问楼下保洁阿姨,她只认油耗低、故障少,其它啥张扬设计压根记不住名儿。我自己也是图个安心,每次选配置都先挑最普遍最好修理的版本,那些特立独行的小众选择,看热闹可以,下手还需三思呐……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