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首家面向私人的汽车4S店开业!所有朝鲜人都可以购买,一户一车

黄色车牌在平壤主干道上缓缓移动,车窗映出街边新开的4S店招牌。这家号称“朝鲜首家面向私人购车”的店铺,橱窗里摆着丰田SUV和北汽越野车。

朝鲜首家面向私人的汽车4S店开业!所有朝鲜人都可以购买,一户一车-有驾

过去在朝鲜,私家车是顶级人才的专属奖励。

运动员夺金、科学家突破关键技术,才可能获赠一辆挂着黄色牌照的汽车。截至2023年,全国这类“荣誉车”仅400辆左右。转折发生在2024年10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颁布《私家车利用法》,首次允许个人以家庭为单位购车,规定“一户一车”、现役军人禁止购买。

在罗先经济特区这一特殊的政策试验田,购车资格审核制度犹如一道精密运转的闸门。

根据现行法规,购车者必须提交详实的合法收入证明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银行流水、税务凭证及雇主担保函,这些材料需经三级行政机构交叉核验。

获准购置的车辆严格限定为自用性质,严禁从事任何形式的营运活动,短期出借也仅限直系血亲范畴,这种限制性条款在车辆登记证扉页以加粗字体特别警示。

朝鲜首家面向私人的汽车4S店开业!所有朝鲜人都可以购买,一户一车-有驾

当地交通管理部门配备智能识别系统,通过车牌颜色实施差异化监管:醒目的红色牌照专属于外籍投资者,而本土居民则统一悬挂黄色牌照,这种色彩管理构成了一道显性的身份标识体系。

一位常年穿梭于罗先街头的无证营运司机向笔者透露:"那些挂着红牌的外国车辆总能畅通无阻,我们本地人的黄牌车连加油都要额外登记。"

他擦拭着破旧的方向盘苦笑道:"普通工人就算不吃不喝攒三十年工资,可能连最基础型号的首付都凑不齐。"这番陈述折射出当地汽车消费市场的畸形生态。

据非官方统计,罗先机动车保有量中外籍牌照占比高达67%,而本地居民购车率不足0.3%。这种悬殊差距背后,是购车资格与经济地位深度绑定的社会现实。

走进平壤4S店,展厅里比亚迪电动车、长城哈弗SUV、五菱面包车占据主要位置。

销售人员坦言:“九成车辆从中国进口,日本二手车以前受欢迎,但现在中国新车更便宜耐用。”

朝鲜首家面向私人的汽车4S店开业!所有朝鲜人都可以购买,一户一车-有驾

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年,中国汽车在朝鲜市场份额突破50%。

同级别的中国车比日本车便宜20%-50%,一辆比亚迪F3在朝鲜售价约1.3万美元,而日本二手丰田还要加价30%。朝鲜本土的“和平”牌汽车,实为华晨金杯、长城等车型换标,一家中朝贸易公司员工称:“从辽宁丹东发货的整车,到朝鲜换个车标就能卖。”

私家车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

朝鲜约2500万人口,汽车总量仅20万辆,其中私家车不足2000辆。这意味着,每万人中只有一人拥有私家车。普通工人月薪折合人民币约300元,而一辆最便宜的中国面包车售价6万元,相当于他们不吃不喝攒16年。

朝鲜首家面向私人的汽车4S店开业!所有朝鲜人都可以购买,一户一车-有驾

购车者主要分两类:一是国家奖励的功勋人士,二是边境城市的贸易商人。

在罗先,中国商人通过海鲜、电器贸易积累财富后,会购买二手车跑运输。但平壤多数私家车仍集中在精英阶层,一名外交观察员指出:“黄色车牌的车主,不是科学家就是艺术家,普通工人连驾照都难考。”

新开的4S店虽配备自动扶梯和多媒体展厅,朝鲜的汽车配套服务滞后。

平壤几乎没有社会停车场,加油站集中在主干道,充电桩更是罕见。一名出租车司机抱怨:“电动车充满电要6小时,但全平壤只有几个充电点。”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