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主干道惊现“飞轮”SU7!十米外捡回轮胎,车轴齐根断裂,小米官方沉默应对,雷军的“安全根本”论遭遇最严峻路面考验

一辆车开着开着,左前轮连同车轴突然齐刷刷断了。轮胎像个脱缰的野马,直接飞出去十米远。

车子瞬间失控,撞坏一连串护栏,猛地冲进对面车道,最后和一辆货拉拉面包车撞了个正着。这不是电影特效,这是10月17号早上,真实发生在武汉一条主干道上的惊险一幕,主角是一辆小米SU7。

武汉主干道惊现“飞轮”SU7!十米外捡回轮胎,车轴齐根断裂,小米官方沉默应对,雷军的“安全根本”论遭遇最严峻路面考验-有驾

现场视频看着都让人手心冒汗。车头部分撞得面目全非,扭曲得厉害。万幸的是,车上的人看起来没啥明显外伤,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但这一幕,直接把围观群众和网友的心都揪紧了,好端端的车,轮子怎么能说断就断?这到底是意外,还是车子本身埋了雷?

事故出了大半天,小米官方那边静悄悄。有记者跑去问武汉当地的两家授权服务中心,人家都说没接到这辆车,也不清楚情况。

线上客服的回应更是标准模板,“以实际情况为准”。这头刚出了这么大的事,那头公司一点动静都没有,这态度让很多人坐不住了。别忘了,就在出事前一天,小米的掌门人雷军还在公开场合强调,“安全是根本”。

武汉主干道惊现“飞轮”SU7!十米外捡回轮胎,车轴齐根断裂,小米官方沉默应对,雷军的“安全根本”论遭遇最严峻路面考验-有驾

这话音还没落地呢,现实就来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评论区瞬间炸锅,人们忍不住质问:安全,到底是一句喊得响亮的口号,还是真能关键时刻保命的护身符?

这已经不是小米SU7第一次因为轮子的问题被推到风口浪尖了。往前倒不到一个月,9月24号,安徽亳州一辆SU7 Ultra也在正常行驶中发生了右前轮毂脱落的事件。当时官方的解释是,车辆撞击了道沿导致的。

这次武汉的事故,路面情况看起来没啥异常,又是不同的地方,问题却如此相似。一次可以说是意外,接二连三地发生,难免让人心里打鼓,问题真的全都出在“外面”吗?真有那么多巧合的石头和道沿等着它?

武汉主干道惊现“飞轮”SU7!十米外捡回轮胎,车轴齐根断裂,小米官方沉默应对,雷军的“安全根本”论遭遇最严峻路面考验-有驾

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黑公关”并不是批评你车坏了,而是你明明可能存在问题,却死活不敢承认,把一切质疑都打成抹黑。

大家开始深挖SU7的老底。这款车宣传时一直对标特斯拉的Model 3,但在关键的底盘制造工艺上,却被指采用了相对传统的分体式焊接技术。

而像蔚来,极氪这些同行,早就用上了一体化压铸技术。简单打个比方,分体焊接像是把几块钢板用绳子牢牢绑在一起,而一体压铸则是直接浇铸成一个完整的钢块。遇到极端冲击时,哪个更结实,更不容易从连接点出问题,一目了然。

武汉主干道惊现“飞轮”SU7!十米外捡回轮胎,车轴齐根断裂,小米官方沉默应对,雷军的“安全根本”论遭遇最严峻路面考验-有驾

有技术分析认为,分体结构在极端受力情况下,确实更容易在焊接点或连接处产生应力集中,增加断裂风险。这个担忧,其实在业内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

车主和公众的疑问像雪片一样飞来,为什么传感器没有提前预警?车轮异常难道一点征兆都没有?面对这些具体的技术质询,小米选择了紧闭大门。

雷军前阵子还呼吁要抵制“黑公关”,可现在,任何理性的质疑似乎都被归入了这个范畴。这种沟通方式,不仅没能平息风波,反而加剧了不信任感。别忘了,工信部刚刚发布了新规,明确要求车企必须建立并公开质量问题的反馈和处理流程。小米目前的应对,显然与这种透明化的要求背道而驰。

武汉主干道惊现“飞轮”SU7!十米外捡回轮胎,车轴齐根断裂,小米官方沉默应对,雷军的“安全根本”论遭遇最严峻路面考验-有驾

信任这东西,建立起来难,毁掉却很容易。回想当年丰田的“刹车门”、特斯拉Autopilot引发的种种风波,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次次事件的累积,一点点把消费者的信心消耗殆尽的。

小米SU7作为新品牌的重磅车型,接连发生涉及安全底线的严重事故,每一次沉默和回避,都是在透支用户那份宝贵的信任。接下来怎么走,能不能挺过这一关,全看小米自己的选择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