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新车跟下饺子似的,各种消息满天飞。
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就挺有意思的,跟咱们普通老百姓买车息息相关,主角是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一个新品牌——智界。
这个品牌最近要推出两款新车,一款是轿跑叫新S7,一款是SUV叫R7,还没正式上市呢,就先在网上搞起了预订,口号喊得也响亮,说是要“更美、更强、更颠覆”。
这预售价一出来,新S7是25.8万元起,R7是26.8万元起,听着还行,大家也都在观望,想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可就在大家伙儿都等着8月25号的正式发布会,看看最终价格和配置的时候,智界突然来了一个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操作。
他们管产品的总监,亲自在网上发了个消息,说为了给大家一个惊喜,有三款高配车型的预售价,直接先降一万块钱。
这三款车分别是智界S7的Ultra版,还有智界R7的纯电Ultra版和增程Ultra版。
具体来说,S7 Ultra的预售价变成了30.8万元起;而R7那两款Ultra版,之前在华为商城里挂着的预售价是33.8万元起,现在一下子都变成了32.8万元起。
这消息一出来,网上立马就炸开锅了。
你想想,这还没正式开卖呢,就主动降价,而且还是降了一万块钱,这在汽车圈里可是个新鲜事。
不少一直关注这几款车的消费者当时就觉得,这是不是天上掉馅饼了?
鸿蒙智行这回也太有诚意了,还没等大家砍价呢,自己就先把价格往下调了。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大环境,新能源车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在拼价格、拼配置,智界这一手操作,确实给人一种“我们是真心实意想卖车”的感觉,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对于那些预算正好卡在三十多万,正在犹豫的买家来说,这一万块的优惠,可能就是促使他们下定决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咱们老百姓过日子,都知道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当一个看起来特别美好的优惠摆在面前时,多问一句“为什么”总没错。
果然,很快就有眼尖的网友去仔细研究了一下新车的配置信息,结果发现,这事儿可能没那么简单。
原来,这次降价的背后,还跟着一系列配置上的调整。
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以前在高配车型上属于“标配”,也就是你买了车就自带的功能,现在变成了“选配”,需要你另外花钱才能拥有。
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从标配变成选配了呢?
根据目前网上能查到的信息,主要有这么几样。
一个是空气悬架,这个东西很多人都听说过,能让车开起来更舒服,过坑过坎的时候没那么颠,算是个高级配置。
还有一个是副驾驶的零重力座椅,就是能让坐在副驾的人像躺在太空舱里一样放松,长途旅行的时候会非常舒服。
除了这两样,还有一个挺重要的东西,叫“科技舒享包”,也变成了选装。
这个包里头可就丰富了,不仅包括了主驾驶的零重力座椅、方向盘电动四向调节、主驾驶的肩部音响,还有副驾驶的按摩功能,后排座椅的通风、加热、按摩功能,甚至还有一个听起来就很高级的后排触控屏,以及一个既能制冷又能制热的车载小冰箱。
这下子,事情的全貌就清晰了。
咱们可以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去看一套精装修的房子,开发商一开始告诉你总价是150万,全屋的中央空调、智能家居、德国进口的烤箱全都是送的。
后来开发商又跟你说,好消息,现在房子总价降到149万了,便宜了一万。
你一听很高兴,结果签合同的时候才发现,那一万块钱是省下来了,但之前说好的中央空调、智能家居和烤箱,现在都需要你额外掏钱去买了。
这么一算,如果你还是想要原来那些东西,最后花的钱可能跟之前差不多,甚至更多。
那么,智界这么做,到底算是聪明还是不厚道呢?
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事儿得两面说。
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市场策略。
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大家看车,第一眼关注的往往就是那个“起售价”。
“30.8万元起”这个数字,跟“31.8万元起”或者“33.8万元起”比起来,给人的心理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它能让更多原本觉得这车有点贵的消费者,愿意点进去看一看,了解一下。
这就好比超市里的商品,标价99块就比标价101块感觉便宜很多,虽然只差了两块钱。
车企先把价格门槛在宣传上降低,把更多的人吸引过来,这第一步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次,这种做法也确实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
过去买车,特别是高配车,很多配置都是打包好的,不管你用不用得上,都得为它买单。
但实际上,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有的人买高配车,就是看中了它更强的动力、更长的续光里程,对车里的座椅是不是能按摩、有没有小冰箱这些舒适性配置,可能根本就不在乎。
现在智界把这些配置拆分出来,变成选装,就等于把决定权交给了消费者。
如果你是性能党,不想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那好,你就可以省下这一万块钱,买一个纯粹的“性能版”,这钱省得实实在在。
反过来,如果你追求极致的舒适和豪华体验,那你就可以把那些选装包全都勾上,虽然最后总价可能没便宜,但你花的每一分钱,都是为你自己想要的功能买单,心里也更舒坦。
这种“丰俭由人”的模式,让一款车能满足更多不同类型顾客的需求。
最后,这也是车企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一种快速反应。
现在的汽车市场,用“卷”这个字来形容都觉得不够了,简直是白热化的搏斗。
小米汽车一进来就搅动了整个市场,其他老牌新势力也在不断地更新产品、调整价格。
智界作为一个新入局的选手,如果还按照老一套的打法,按部就班地来,很可能就错失良机了。
他们在正式发布会之前,就根据市场的风向和消费者的反应,迅速调整价格和配置策略,这说明他们的团队非常灵活,能跟上市场的节奏。
这种做法,比起那些几年都不改款、不调价的传统车企,显然更适应现在的竞争环境。
所以说,鸿蒙智界这次的“未发先降”,既不是单纯的天上掉馅饼,也不是什么坑人的陷阱。
它更像是一次精准的商业计算,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活动。
它用一个吸引眼球的降价消息作为开场,成功地制造了话题,吸引了流量;然后通过配置的调整,实现了对不同消费者群体的精准划分,让想省钱的和想享受的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华为系造车越来越成熟和务实的思路,他们不再是简单地造一辆车出来卖,而是在用一种更懂市场、更懂人心的互联网思维,来重新定义汽车的价值和销售方式。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看懂了这背后的门道,就能在买车的时候更加清醒,知道自己到底在为什么东西付钱,从而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