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充电仅需1元?行家揭秘充电桩贵5倍真相

电动车充满要1块钱吗?行内人算笔账后感叹:难怪都不去充电桩了

各位老铁,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聊聊电动车充电这件“头等大事”。你有没有发现,小区楼下、楼道里,甚至自家阳台上,总能看到从窗户里“飞”出来的充电线,像蜘蛛网一样挂在电动车上?这画面是不是很熟悉?每次看到,我总忍不住嘀咕:现在不是到处都有充电桩吗?为啥大家非得“飞线充电”,冒着安全隐患也要自己充?难道是图个新鲜?还是说,这背后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省钱秘密”?

作为一个每天靠电动车代步的“老司机”,我也曾天真地以为,充一次电也就一块钱的事儿,毕竟电费也不贵。可直到有一天,我心血来潮,自己动手算了一笔账,结果让我惊掉了下巴。原来,在充电桩充电,价格可能是家里充电的5到10倍! 这可不是我瞎编的,而是根据电池容量、充电时长和收费标准实实在在算出来的。这下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宁愿“铤而走险”,也要自己拉线充电。这哪是图方便,这分明是被“价格”逼的啊!

电动车充电仅需1元?行家揭秘充电桩贵5倍真相-有驾

电动车在家充满,真的一块钱就够了吗?

先来算算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在家充电,到底要花多少钱?很多网友可能和我一样,对这个问题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有人说一块钱能充满,有人说两块,众说纷纭。其实,电动车充满电需要的费用,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电池的电压(V)和容量(AH),以及当地的电价。

我们拿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两种电池来举例。第一种是48V12AH的小型电池,多见于一些轻便的代步车。它的总能量是48乘以12,等于576瓦时,也就是0.576度电。第二种是72V38AH的大容量电池,常见于一些续航更长的电动摩托车。它的总能量是72乘以38,等于2736瓦时,也就是2.736度电。

假设我们家里的电价是每度电0.5元(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居民用电价格),那么48V12AH的电池充满一次,成本就是0.576度乘以0.5元,大约0.29元;而72V38AH的电池充满一次,成本则是2.736度乘以0.5元,大约1.37元。怎么样,是不是比你想象的要便宜得多?绝大多数普通电动车,充满一次电的成本,连一块钱都不到! 这还只是理论值,实际充电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但即便算上损耗,成本也远低于一块钱。

电动车充电仅需1元?行家揭秘充电桩贵5倍真相-有驾

充电桩收费贵在哪?一小时几毛钱,算下来吓一跳!

既然在家充电这么便宜,那为什么还有人去充电桩呢?原因很简单:不是不想,是不能。很多新建小区出于安全考虑,严禁电动车上楼或在楼道充电,唯一的合法选择就是小区里的充电桩。可问题就出在这充电桩的收费模式上。

据我了解,现在大部分充电桩的收费方式,并不是按“度电”来收,而是按“充电时长”来收。比如,48V12AH的电池,被划分为一档,每小时收费0.25元;72V38AH的电池,则被划分为另一档,每小时收费0.5元。而充满一次电,通常需要6到8个小时。

电动车充电仅需1元?行家揭秘充电桩贵5倍真相-有驾

我们再来算一笔账:48V12AH的电池,按7小时充满计算,费用就是0.25元/小时乘以7小时,等于1.75元;72V38AH的电池,同样是7小时,费用就是0.5元/小时乘以7小时,等于3.5元。对比一下在家充电的0.29元和1.37元,你会发现,在充电桩充电的成本,是家里充电的5倍甚至10倍以上!

而且,这还只是基础电费。有些充电桩运营商还会额外收取“服务费”或“管理费”,甚至在深夜电价更低的谷电时段,收费标准也没有相应下调。这哪里是便民设施,这简直是“割韭菜”利器啊! 有网友调侃:“我充一次电,运营商抽走的‘服务费’,都够我交半个月的电费了。” 这话虽然夸张,但也反映了大家对高收费的不满。

行内人感叹:光靠严查不行,得让充电桩“亲民”起来

作为一个老司机,我完全理解物业和消防部门严查“飞线充电”的初衷。电动车自燃的事故屡见不鲜,一旦发生在楼道或室内,后果不堪设想。但“堵”不如“疏”,光靠罚款和禁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老百姓之所以冒险“飞线”,是因为他们觉得充电桩“用不起”。

电动车充电仅需1元?行家揭秘充电桩贵5倍真相-有驾

有网友算过,如果每天充电一次,一年下来,在充电桩充电要比在家里多花400到500元。这笔钱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与其天天抓“飞线”,不如想想怎么把充电桩的价格降下来,让它真正成为老百姓用得起、愿意用的便民设施。

我建议,充电桩的收费模式应该向“度电计费”转变,就像家里的电表一样,充多少电,花多少钱。同时,可以引入更多的市场竞争,让不同的运营商提供不同的套餐和服务,让消费者有选择的余地。安全和便利,不应该是一道单选题。

电动车充电仅需1元?行家揭秘充电桩贵5倍真相-有驾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愿意为了安全,多花几倍的钱去充电桩充电吗?还是说,只有当充电桩的价格真正“亲民”了,大家才会自觉告别“飞线充电”?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