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雨
“Dyson Dreamed It,DREAME Does It”
2025年8月28日,追觅造车团队的一份内部信显示,追觅正式进入造车新势力的行列。
根据追觅的计划,其首款以布加迪为对标的超级豪华纯电车型,计划于2027年首次亮相。
可以说,起步即巅峰。
实际上,追觅并不是清洁机器人领域首个提出造车的企业。
追觅的老对手——英国戴森公司,早在追觅成立的2017年,就曾宣布过造车。当时,戴森为推进该项目,曾计划投资20亿英镑,并组织了一支400人的研发团队,目标是在2020年正式推出一款电动汽车(EV)。
然而时间仅仅过去两年,戴森就不得不宣布放弃造车。
在迄今还挂在戴森官网汽车页面上的一封声明中,戴森表示:
“戴森汽车团队开发了一款出色的汽车;他们在方法上很巧妙,同时忠实于我们的理念。然而,尽管我们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非常努力,但我们根本无法使其在商业上可行。我们经历了一个严肃的过程来为该项目寻找买家,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该项目一直没有成功。我想让你直接从我那里听到,戴森董事会因此做出了非常艰难的决定,提议关闭我们的汽车项目。
这不是产品故障,也不是团队的失败,对他们来说,这个消息很难听到和消化。鉴于该项目的庞大性和复杂性,他们的成就是巨大的。……”
于是,戴森的梦想,追觅能否接棒实现,就成为扫地机器人行业能否实现跨界成功的唯一希望。
事实上,戴森和追觅两家公司,不仅在造车上,有着相似的想法。近年来在市场竞争上,产品线的重叠也引发了两家企业旷日持久的全球专利诉讼。
就在本月中旬,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汉堡分庭作出一份临时禁令,裁决追觅的两款(老型号)产品侵犯了戴森的欧洲卷发棒的专利,而且这份判决也是UPC首份覆盖西班牙的“长臂管辖”判决。
不过,追觅在本案中通过规避设计的两个新型号的产品,被法院认定并不侵犯戴森的专利。
可以说,两家公司在这起案件中,各有所得。
最终,追觅此次能否造车成功,还是会像戴森一样,半道中止,两年后,或许就能看到结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