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汽车圈关于日产的消息让人五味杂陈——这家曾经的日系三巨头之一,正在经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
刚公布的2024财年业绩显示,日产净亏损高达6708亿日元,创92年来最大亏损纪录,全球裁员2万人、关闭7家工厂的消息震动业界。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日产把翻盘的希望押在了Rogue混动版上——这款在北美市场常年霸榜的SUV,计划在2025年底推出插混版本,2027年再推e-Power混动版。
要知道,2025年的全球混动市场早就是"红海中的红海":丰田THS靠着"行星齿轮"专利墙躺赚十几年,比亚迪DM-i靠性价比把插混打到10万级,连现代起亚都掏出了"两挡混动"准备抢地盘。
这时候日产把宝押在Rogue混动版上,到底是想靠这款"老将"翻盘,还是憋着什么大招要打脸对手?
先给不了解的朋友科普下:Rogue是日产在全球卖得最火的SUV之一,在北美常年霸榜"中型SUV销量前三"。
但问题来了——虽然这款车在北美受欢迎,日产现在为啥非要在它身上搞混动?
答案藏在2025年的市场现实里:北美消费者现在买SUV,混动是"刚需配置"。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北美混动SUV销量占比已经冲破四成大关,比2023年涨了不少,而且消费者越来越挑——既要省油,又要动力够猛,还得价格别太离谱。
可日产自己的混动技术呢?
e-Power这套"增程式混动"虽然在亚洲口碑不错,但在北美却因为"成本高、结构复杂"吃了瘪。相比之下,丰田RAV4混动版在北美市场持续热销,本田CR-V混动版也凭借可靠性赢得口碑。这时候日产要是还单打独斗,Rogue很可能在2025年底就被踢出北美SUV销量前五。
所以日产这次的策略很明确:先在2025年底推出插混版救急,基于与三菱的合作——用的就是三菱欧蓝德PHEV那套成熟技术。等到2027年,再推出自家的e-Power混动版,把技术积累转化成真正的竞争力。
这不是"示弱",而是"先活下来再说"的生存策略。
那问题来了:日产这次搞出来的Rogue混动版到底有啥不一样?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这次的核心是"基于Rogue现有平台开发,但混动系统借鉴三菱"。先说平台——Rogue用的是日产CMF-C/D架构,本身就是为SUV设计的灵活平台,后排地板平整、储物空间大,北美消费者最喜欢这种"实用派"设计。日产不会大改车身结构,而是重点升级动力系统。
再看混动技术:2025年底推出的插混版,采用的是与三菱欧蓝德PHEV类似的动力系统——2.4L发动机配合双电机,纯电续航里程40到50英里起步,计划到2027年提升至至少70英里。这套系统已经在欧蓝德PHEV上验证过,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没问题。
到了2027年的e-Power混动版,那就是日产自己的"看家本领"了。第三代e-Power系统针对美国市场做了优化,高速公路油耗提升,城市道路表现也更好。和插混版不同,e-Power是增程式混动,发动机只负责发电,驱动完全靠电机,这种"类电车"的驾驶体验是它的最大卖点。
关键的"成本控制"环节,日产也有自己的盘算:插混版借助三菱现成技术,省去了大量研发成本。e-Power版本则利用日本本土供应链优势,压低零部件采购价。有分析师估算,这种"两步走"策略,能比日产自己从零研发混动系统省下至少三成成本。
谁顶得住?
从实际使用场景看,北美消费者更在意的是油耗、空间和可靠性,对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配置反而没那么感冒。所以日产这次的策略很聪明——把钱花在刀刃上,用成熟技术快速占领市场,把省下来的钱用来打价格战。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日产以前不是挺傲娇的吗?当年戈恩时代还喊出"技术日产"的口号,怎么现在开始"借技术"了?
其实这事儿得放在新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看——2025年已经是传统车企的"生死时速"节点。
先看数据: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突破三成五,其中混动占比超过六成。这意味着,谁能在混动市场站稳脚跟,谁就能保住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可问题是,混动技术不像纯电那样"换赛道重来",它需要对发动机、电机、电池、电控做深度整合,每家车企的技术路线还不一样。
这时候"单打独斗"的劣势就暴露了:日产的e-Power虽然省油,但研发周期长、成本高。相比之下,丰田靠着THS专利墙还能躺赚,但其他日系品牌早就开始"抱团"——本田和通用共享电池平台,马自达和丰田合作开发混动系统。
日产这次选择和三菱合作,本质上也是"用时间换空间"——与其花5年自己研发一套新混动系统,不如现在就用成熟技术抢市场,等2030年固态电池普及了再另谋出路。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次合作也反映出汽车行业正在从"单打独斗"向"生态联盟"转变。就像智能手机时代,苹果有自己的iOS生态,安卓阵营则是一堆厂商抱团取暖。汽车行业也在走类似的路——特斯拉自己玩纯电,丰田守着混动专利墙,而日产这些传统车企,只能通过合作来分摊研发成本、共享技术资源,才能在新能源时代活下去。
这消息一出来,网友的评论区炸了,咱们挑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聊聊。
有人担心日产会不会把核心技术"泄露"给合作伙伴?
其实不用担心——合作开发不等于"交底牌"。据业内人士透露,日产只是借用三菱的插混系统平台,核心的电控算法、车辆调校参数这些"吃饭家伙",各家肯定还是会捂得严严实实。
就像华为和赛力斯合作造问界,但鸿蒙系统代码可不会随便给别人看。
还有人问这款混动Rogue会不会比国产车还便宜?
短期来看不太可能。虽然借助三菱技术压了成本,但Rogue定位的是"中型SUV",目标用户是北美中产家庭,配置上肯定不会像国产车那样"堆料"。不过比起同级别的丰田RAV4混动、本田CR-V混动,它的价格优势还是明显的,预计落地价能控制在比较有竞争力的区间。
也有人担心合作会不会影响日产自己的混动研发?
恰恰相反。这次合作更像是"过渡方案"。日产内部人士透露,他们同时在秘密研发下一代"固态电池+轮毂电机"混动系统,现在的合作是为了保住Rogue的市场份额,等新技术成熟了再"换道超车"。
这就像考试前先参考同学的作业保及格,回头再自己好好复习冲满分。
从长远看,这次策略对日产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如果Rogue混动版卖得好,就能用赚到的钱继续投入研发。如果市场反应一般,至少也没亏太多,还能积累混动技术的实战经验。
结语:日产Rogue混动版的翻盘机会
从日产押注Rogue混动版这件事能看出,新能源时代的竞争早就不是一家企业的"独角戏"了。当丰田用专利墙躺赢、比亚迪靠垂直整合降价、特斯拉玩命砸研发的时候,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合作"的传统车企,要么像日产这样主动"借力打力",要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被蚕食。
至于这款Rogue混动版能不能成功?
关键还得看2025年底插混版上市后的实际表现——如果真能做到"省油、动力强、价格香",说不定真能打脸那些唱衰日系车的人。但如果还是"换汤不换药",那这次策略可能就只是一次"垂死挣扎"。
不过话说回来,在卷成麻花的汽车市场里,能主动求变的玩家,至少比躺平的强。日产这次选择和三菱合作,本质上是在用"开放思维"应对新能源时代的挑战——与其死守着过去的技术路线不放,不如大胆尝试新的合作模式。
毕竟在这个"赢家通吃"的时代,只有那些敢于打破常规、主动拥抱变化的企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
至于Rogue混动版最终能不能成为日产翻盘的"杀手锏",咱们拿着瓜子板凳,等着看好戏就行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