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悠省油?“自动启停”其实才是新车最大“油耗黑洞”!

开车最“烧油”的不是空调,而是这项“省油”配置!选错真会多花冤枉钱

都2025年了,车圈的“省油招数”还在疯传,但有一项配置不少人都踩了坑。前几天朋友小王在群里抱怨,说自己的车油耗怎么越来越高,明明销售员当初拍着胸脯保证自动启停能让他每年省下一张大额加油卡,结果这功能没让他钱包鼓起来,反倒让他换电瓶花了千把块,心疼得手直哆嗦。

这就是被厂家和销售吹上天的“省油利器”——自动启停系统。说起来这玩意儿确实神通广大,从环保节能到智能驾驶,各种头衔挂满头顶。可现实生活用起来,车主们才发现这里头的门道比小说剧情还反转,成了名副其实的“油耗黑洞”。

一项号称能够让油耗再降十几个百分点的技术,为什么实际用了之后油耗不降反升?难道是厂家的“省油承诺”打了水漂?还是现代科技把车主们坑惨了?

被忽悠省油?“自动启停”其实才是新车最大“油耗黑洞”!-有驾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聊聊厂家的良苦用心。自动启停听着确实美妙,停红灯自动熄火,绿灯一亮自动启动,无需多余动作,发动机少怠速自然省油。加上各种花里胡哨的数据加持,宣传海报写着“降低油耗最高15%”,一万公里能省几百块,不少人被这些数字诱惑,入手新车就认准了自动启停。

被忽悠省油?“自动启停”其实才是新车最大“油耗黑洞”!-有驾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很骨感。小王的吐槽代表了许多车主的心声。刚买新车那会儿,自动启停天天用,觉得科技感满满。结果两年电瓶就“歇菜”,换原厂电瓶得花1千多,还专门用专用AGM电瓶。要知道传统车型电瓶也就五六百一块,自动启停瞬间让养车成本翻倍。

除了电瓶外,油耗也并没有厂家宣传的那么省。小王曾专门做了个小测试:高峰堵车一路,连续十几次启停,油耗比手动关闭时足足高出15%。哪个车主不心疼?更别说频繁启动带来的震动和噪音,坐在车里仿佛跟着发电机过山车。原本以为装了“科技新生活”,结果成了天天交“智商税”。

这些车主是怎么“被割韭菜”的?答案在实际路况和用车细节里。自动启停技术有它的“舒适区”:需要停车时间超过十秒,发动机停止运转,等红灯的时候油耗能有效减少。可现实生活里的城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早晚高峰,堵车时车辆通常两三秒就得移动一次。此时自动启停频繁启动和熄火,发动机冷启动瞬间比怠速更费油。其实每次启动的瞬间油耗都得高出怠速两三倍,这种“省油神话”完全是营销的文字游戏。

有数据显示,如果汽车在单次红灯处停留40秒,启用自动启停的确可以降低油耗。但日常用车,绝大多数情况下停车时间远没这么长。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高峰时段,车辆十几秒一动,在拥堵的路况下自动启停不停工作,相当于让发动机跟着车主一起“加班”。数据显示,长期走走停停的工况下,自动启停反而会让整车油耗提升约8-12%。这下车主不光没有获得“省油福利”,还得多付出“钱包加班费”。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自动启停在某些特殊场景下的“翻车案例”。雨天涉水过积水路段,如果系统没有被及时关闭,发动机刚熄火,又被系统自动强制重启,这可不是小事情。发动机进水后强行启动,轻则发动机报废,重则保险公司拒赔。广东、江苏、山东等地每年因为这个问题导致的发动机损坏案例屡见不鲜。据业内统计,仅2023年全国相关保险理赔案件就高达数千件。如果路过积水区域,车主一旦没及时关闭自动启停,则极有可能为“省油操作”买单几十倍的维修费用。

被忽悠省油?“自动启停”其实才是新车最大“油耗黑洞”!-有驾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低温环境。冬天北方零下十几度的车主最有体会。发动机本身在低温环境就难启动,如果自动启停还不停工作,每次启动油耗比普通环境高出30%,发动机磨损也更大。长时间下来发动机寿命缩短,维护成本直线上升。数据显示,东北地区搭载自动启停系统的汽车,发动机相关故障率要高于南方近16%。

不只是油耗和发动机,自动启停的“隐形账单”更让车主感到花钱如流水。首先是电瓶。大多数自动启停车型配备的是AGM(玻璃纤维隔板吸附型)电瓶,单价高达千元,而且频繁的启动熄火让电瓶寿命远不如传统车型。市面调查数据显示,传统家用轿车电瓶平均寿命在五年以上,而自动启停车型的电瓶平均寿命为两到三年,不少车主刚过质保期就要掏腰包更换。

其次是维修成本。自动启停配置让发动机启停次数远超正常用车标准,对起动机和相关传感器要求更高。起动机一旦损坏,没有三五千根本修不了。有些车型甚至传感器小故障就得换总成,单次维修费用逼近万元。机油也得选比普通润滑油更高等级的款式,不然短时间内发动机拉缸,省的油还不够补维修的窟窿。

说到舒适性,自动启停系统可谓是“科技与体验的对撞”。每次启动的那下震动,再加上怠速熄火后的车厢静音,刚有点舒服绿灯又来了。前排车主体验宛如“坐在拖拉机”上。后方司机见你起步慢,按喇叭“送祝福”。据调查,超过60%的车主都明确表示自动启停影响驾驶体验,宁可油多烧一点,也不愿天天忍受这“人工智能的打扰”。

采访了二十多位车主之后,发现大部分人用车的习惯还是挺实在。将近八成车主在城市堵车路段直接关闭自动启停,只有少部分人在长时间等红灯或者高速休息区才用。对于那些强制每次启动都开启自动启停的车型,还有不少车主选择直接刷写有ECU(车辆控制单元)的程序,让系统永久关闭,图的就是少点糟心,多些省心。

被忽悠省油?“自动启停”其实才是新车最大“油耗黑洞”!-有驾

如果你的车里已经有自动启停配置,真正想省点油或者避免被“收割”,还是要学会针对性使用。有经验的“老司机”在市区堵车时头一件事就是关掉系统,毕竟不断启动带来的财产损失和驾驶不适早就让人望而却步。涉水路段,哪怕只是细小水洼,保险起见都建议关闭自动启停。尤其北方冬季,高频启停让油耗暴涨,机件磨损加剧,无论如何到达目的地,省下来的油钱根本不够换配件。

当然也有一些场合,比如等人时间较长或者红灯超过一分半,自动启停的确可以帮着省点小钱。这时合理利用功能,定期检查电瓶状况,不挤兑起动机用到极致,还是能略微降低整体油耗。

翻到各大汽车论坛和用车社区,车主们的反馈可谓一针见血。有网友晒出一年用车数据,统计下来自动启停最多帮他省了三百来块油钱,但电瓶和相关零部件维修却共计支出2300多。更多人直言“真香理论”就是表面功夫,实际体验下来,还不如简简单单用传统技术。

国内不少汽车品牌这几年也开始调整相关策略,甚至有厂家在新车交付时主动关闭自动启停,让车主自行选择是否开启。说明行业里已经意识到了用户实际体验和养护成本不符。毕竟用车的舒适与经济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事。

被忽悠省油?“自动启停”其实才是新车最大“油耗黑洞”!-有驾

所以,对于准备选购新车的朋友,遇到营业员推荐自动启停时,不妨三思而后行。不必盲目相信所谓的“高科技配置”,真正省心省油的好车不一定靠这些功能堆砌。用车的本质还是看路况、看实用,别被几张数据和一份宣传册忽悠了。

对于已经买了带自动启停配置的车主,建议根据自身用车习惯合理选择,市区多堵车时手动关闭,特殊路况注意安全,定期保养电瓶和发动机就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而对于准备购新车的朋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衡量是否需要这一配置,毕竟省油和省钱不是一句广告词就能实现的,还是要脚踏实地,结合生活和实际用车经验才能真正实现“用车省钱”。

现代汽车技术日新月异,想要真正享受便利,还是得在理性与体验间找好平衡。有时候最新潮的配置未必是最合适的选择,真正懂车的人已经把省钱的门道玩得明明白白。你用过自动启停吗?它真的帮你实现过“省油梦想”,还是成了你的“用车烦恼”?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和故事。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