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傍晚,我在小区门口照顾娃,邻居老陈慢悠悠蹭过来,问我最近小鹏G7是不是买的人挺多?他还特意提了,这车别说在旧金山卖,在咱们本地都快成“电动神车”了——他说这原本是用来“顶”小米那些概念的,结果阴差阳错倒带火了,连微信群里薛师傅都心动,问值不值得入。
22万上下,Ultra高配顶到三颗自研图灵芯片。老陈问,那叫Tops算力到底是啥玩意儿?我说反正群友测过,G7 Ultra顶到2250Tops,直接拉爆不少念叨的Thor 700Tops。小米YU7人家Thor芯片是一块,G7直接上三颗,老技术工黑哥“切割机都干不过这算力”,开玩笑说算力得有三头牛。
说实话,下地库那转弯,G7的800V快充倒是排上用场了。去年跑出去玩,停服务区喝碗羊杂汤,一会儿就顶满80%、不用担心小孩闹。有人质疑说快充会伤电池,售后销售倒嘴告诉我,5C快充是目前主流电池的“极限”,比邻居家比亚迪和Model Y那400V提升一大截,具体多快我也没秒表,主观上是确实能快不少。
配置那一摞摞——DCC连带减震,调校真有一说的,特别是县里的水泥路,那种坑洼弹跳比我上代P7好多了。零碎里提一句,G7 Ultra那点冷僻小配置,车友群说,后排自带“老板键”,实际用起来也就偶尔趟高速,大爷给座椅放平躺,一边听《评书聊斋》。导航嘛,全景影像转成纯视觉方案,前几代试点过激光雷达,今年倒是随了特斯拉的路子,摄像头转个遍,大灯装得还怪精致。
说笑归说笑,何小鹏那条朋友圈我瞅了,G7卖出万台不稀奇,关键是一半还是Ultra顶配(几个卖车的发红包庆功)。听销售讲,光这Ultra的出货,直接捅破20~25万区间的冠军。这种说法怎么讲呢,其实拉大点,全区间也就Model Y和小米YU7压着头,剩下G7稳稳在第三。市面话说,本地新能源卷翻天,谁能走下去,全靠“价格拍脑袋”,不套娃就能卖。
我自己盯过一辆G7开快一年,县里充电桩挤满头的时候,我用车顶的零钱罐里还有点零钱。偶尔风闻有G7 Ultra出个误报,识别路面的小钉子和盖子,师傅逗我,纯视觉再牛也直愣愣碾过去,“你得盯着点”。蹲充时车友开玩笑,880V天冷也会衰点,海南用户微信里还说换卡能缓两天,有时夸张但不是没道理。
公司楼下那帮喜欢比划车的,私下比较G7和Model Y,谁更像“国产特斯拉”?一时半会儿争不清,倒是销售美化得欢,说过去小鹏学特斯拉,现在用自家芯片后“自立门户”。其实新老一对比,上一代激光雷达那套听起来牛,但真到路面上,大风天或者积雪一盖,尚且吃瘪。这代干脆全上摄像头,成本比之前低了,保养也省些心。有人说,纯视觉到L3还的确悬着点,开发组都在赌技术进步。
还有段奇事。冬天前,P7+的车主把车借给兄弟媳妇练手,结冰那会儿雪把激光头盖住了,结果刹车辅助就直接掉线。G7碰见类似状况倒没太大反应,新方案还是有点用。至于G7 Ultra三颗芯片到底算不算浪费,我看吧,现在车圈都在卷,预埋是个噱头,真等L3普及得等政策松口。
顺嘴说句,现在本地快充桩保养起价都涨了点,年初翻新了几座。维保群有个段子,说有小鹏G7 Ultra的车主,捡一坨铁丝粘到胎压监测神器,以为是被扎胎了,结果纯视觉都提示危险,实际一查只是路边沥青里的杂物,多少也算人工智能的“神发挥”。
收尾闲聊,上回跟陈师傅喝茶,他打趣,这是小米YU7没搞成“红米”,小鹏倒意外打了块红米招牌。别的先放着,老何说眼里,视觉到底能不能看清井盖地雷,那还得等几年。市区新规划的电桩不知下个月修好没,G7 Ultra充电怎么办,车友群里还在嚷嚷呢——不是每次都有羊杂汤等着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