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合资车企销量盘点:日系三巨头在华分化

2025年下半年,车市的首场“战役”已经收官。随着各大车企陆续披露7月份的销量数据,车市的整体态势逐渐清晰。其中,合资车企销量普遍出现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回暖态势。

然而,这并非偶然。一方面,合资车企在燃油车领域长期积累的稳固基盘,为其提供了坚实的销量支撑;另一方面,合资车企旗下“含华量”极高的新能源产品,也成为了拉动销量增长的又一重要引擎。

2025年7月合资车企销量盘点:日系三巨头在华分化-有驾

具体来看,2025年7月,一汽-大众整车销量为113026辆,其中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5%。在电动化时代下,一汽-大众的燃油车销量却保持逆势增长,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具体来看,大众品牌销售66806辆,同比增长2.8%,速腾、迈腾和探岳是主要销量支柱;奥迪品牌销售37000辆(含进口车),1-7月国产豪华燃油车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捷达品牌当月销售9220辆,依赖VS5、VA3等燃油车支撑。

不过也要看到,一汽-大众燃油车增长也离不开其终端的大幅优惠。据了解,宝来和速腾在经销商处可以谈到降5万元,而奥迪A3也已经跌破20万元。

新能源车型中,ID.4 CROZZ以1650辆成为7月唯一月销破千的车型,ID.7 VIZZION、ID.6 CROZZ等车型销量低迷。

一汽-大众显然也意识到了自身当下的情况,开始积极推进产品研发。目前,奥迪A5L、奥迪Q6L e-tron与全新揽境已正式上市。接下来,一汽-大众还将陆续发布新款揽巡、捷达VS8、奥迪A6L e-tron等新车。届时,新车的加入也将会或多或少的改变一汽大众当前的现状。

2025年7月合资车企销量盘点:日系三巨头在华分化-有驾

上汽大众紧随其后,2025年7月终端销售8.3万辆,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1-7月,上汽大众累计终端销售60.5万辆,同比增长1.1%。从销量来看,上汽大众呈现出“传统燃油车基本盘稳固但整体承压”的特点。

其中,上汽大众燃油车矩阵贡献了超95%的销量。7月,朗逸家族延续强劲势头,终端销量达到2.3万辆;帕萨特家族则贡献1.7万辆的销量;途观家族终端销量超1.6万辆,途观L Pro成为绝对主力;途岳家族终端销量1.2万辆,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新能源领域,ID.3是上汽大众最畅销的车型,今年前7个月累计卖出26497辆。不过,这样的表现也只是在合资阵营里算的上亮眼。ID.4 X今年前7个月的销量突破了万辆,但只占上汽大众整体份额的1.82%。

为了改善现状,上汽大众正在全面转向MEB平台的本土化改造,未来将推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电动化车型。而在2025年内,除了上市的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外,上汽大众还将陆续发布新凌渡L、朗逸Pro、奥迪E5 Sportback等。

2025年7月合资车企销量盘点:日系三巨头在华分化-有驾

同样,一汽丰田的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7月,一汽丰田销量达到了68034辆,同比增长3%。过去7个月,一汽丰田累计销量达到了445855辆。这个数据,是继一汽丰田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6%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

具体到车型方面,RAV4荣放和卡罗拉锐放、亚洲龙依然是一汽丰田的销量支柱,单月销量均突破了万辆。其中,RAV4荣放卖出近2万辆,占一汽丰田总销量的27.2%。7月,一汽丰田针对汉兰达、凯美瑞、锋兰达等热门车型进行价格调整,其中凯美瑞的经销商参考价已经下探到12.98万元起。而这,直接促进了消费者购买力的释放。

新能源车型中,今年发布的全新纯电中型SUV——bZ5正式开启交付后,销量正在逐步增长,但和市面上的同级热门车型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在转型电动化的过程中,短期内一汽丰田还需要依赖燃油车。7月,新款丰田卡罗拉锐放已经在工信部完成申报,预计将于年内完成上市。

据悉,7月是一汽丰田完成天津迁址后的首个运营月,正增长的销售数据,说明了迁址进一步强化的研产销一体化协同效应,正在加速释放。接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汽丰田有望将这种优势继续扩大。

2025年7月合资车企销量盘点:日系三巨头在华分化-有驾

一汽丰田稳定增长的同时,广汽丰田的销售势头也展现出逆流而上的强劲活力。数据显示:7月,广汽丰田销量达到了66018辆,同比增长12%。1-7月,广汽丰田累计卖出超40万辆,同比增长3%。

其中“王牌车型”凯美瑞卖出了17718辆,同比增长34.4%。值得一提的是,由凯美瑞、锋兰达、威兰达组成的广汽丰田高价值车型,其销量占比达到63.22%。另外,赛那以7341辆的成绩稳居MPV销量前三,占比达到了11.12%。

燃油车压舱的同时,新能源车也在加速破局。其中,铂智3X成功的帮助广汽丰田打开了纯电市场突破口。7月,铂智3X交付6834辆,创下单月新高。上市5个月以来,铂智3X累计订单已经超过4万个。

不过,铂智3X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需广汽丰田投入更多的新品。7月29日,2026款广汽丰田凯美瑞上市,新车共推出多个配置版本,供消费者选择。紧接着,广汽丰田全新威兰达出现在了工信部的申报图中。另外,铂智7也迎来了亮相。多个新产品的投放,有望加速带动广汽丰田的销量。

2025年7月合资车企销量盘点:日系三巨头在华分化-有驾

2025年7月,东风日产销量达到了52655辆,同比增长19%。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数据不仅是东风日产2025年以来首个销量同比正增长,更终结了其自2024年5月之后连续13个月销量同比下滑的趋势。其中,日产品牌销量达到了51005辆,同比增长27.5%。

数据显示:7月,轩逸的销量达到了26337辆,同比增长23%。 1-7月,轩逸累计销量达到16.26万辆,月均销量依旧在2万辆以上。而这,是轩逸终端的大幅优惠和置换补贴政策换来的。

新能源领域,电动化车型日产N7的到来也给东风日产带来了新的销量增长点。7月份,日产N7的销量达到了6455辆,创下上市以来的销量新高。东风日产高管王骞称,日产N7的8月排产计划已突破10013辆。

近期,东风日产首款插混轿车N6正式在工信部亮相,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正式发布。有业内人士称:“N6是N7的插混版”。这也侧面表明了外界对于N6的期待。

总体而言,7月销量表现可视为东风日产的“阶段性胜利”,这波热潮是否能持续下去,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2025年7月合资车企销量盘点:日系三巨头在华分化-有驾

7月,东风本田的销量达到了2.44万辆,同比增长71%,成了合资车企中销量同比增幅最大的一家。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东风本田在去年7月销量下滑超七成,如今销量快速增长,也合情合理。

三方平台数据显示:7月东风本田没有一款车型销量过万。其中,本田CR-V的销量为9873辆,占东风本田销量的46.54%。英仕派卖出了5462辆,而思域仅售出3609辆。电动化车型中,本田e:NS1、猎光e:NS2、东风本田S7等车的销量更是不足300辆。

在业内人士看来,早期“e:NS”系列依赖油车平台改造,“油改电”的本质难以赢得认可。而高端车型S726万元的起步价格与当时“价格战”横行的车市又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些原因造成了东风本田市场的表现不佳。

接下来,东风本田烨GT、CR-V插混版中期改款车型、思域混动版将陆续投放市场,这些车型能否帮助其重振销量,拭目以待。

2025年7月合资车企销量盘点:日系三巨头在华分化-有驾

7月,广汽本田的终端销量达到了23715辆。相比前几个月,这个数据有明显回升,但对比其过往巅峰时期销量,仍有较大差距。2025年1-7月,广汽本田的累计销量仅15.46万辆,同比下滑 26%。

具体到车型来看,雅阁和皓影依然是广汽本田的销量担当,不过二者销量在7月都未突破万辆。纯电动车广汽本田P7的销量也没有好转的迹象,7月只卖出了200辆。

燃油车热度下滑、纯电动车销量低迷的现状,让本田不得不重新审视新能源市场。今年5月,本田宣布将削减电动化投资,大力投入混动车型。事实上,无论如何调整,本田在中国市场上还需要用产品来证明自身的转型成果。接下来,本田需要打造出爆款车型,以挽回市场信心。

2025年7月合资车企销量盘点:日系三巨头在华分化-有驾

总结

2025年7月,合资车企整体呈现回暖迹象,但不同品牌间表现分化明显,有的凭借稳固根基与精准策略实现复苏,有的则仍深陷市场困境。

这其中,日系车企内部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广汽丰田与东风日产成为回暖浪潮中的突出代表,凭借稳固的燃油基本盘和新能源爆款车型实现逆风翻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东风本田与广汽本田的表现相对疲软,燃油车难以维持往日热度,纯电动车也未能形成竞争力,在市场转型中尚未找到有效的突破路径。德系车企中,“南北大众”则稳扎稳打,燃油车销量基本稳固,但在电动车方面加快突破的步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