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L上市这事儿,估计不少人已经在网上刷到相关消息了。啥都涨价的年代里,11.49万到13.19万的定价,既让人心动,也让人琢磨:这个价位,值不值?速腾L到底是给谁看的,又准备拿什么和别的轿车杠?
首先得问一句,十万出头的价位段,中国市场现在还有多少像速腾这样的合资品牌新车?都说年轻人买车看性价比,国产品牌这几年火的新势头,让大众这些合资老炮子不得不琢磨琢磨,怎么才能继续吸引人。速腾L这波升级,能不能让大家心里那个“小算盘”拨得响一响?
先聊外观,速腾L新款这回真没小气——大灯和进气格栅合成一体,加上獠牙造型和熏黑装饰,这套操作显然是学会了“年轻即正义”的一招。其实好不好看这事,不用车评人逞强,各花入各眼。有的人就吃这套运动范儿;也有人觉得,还不如老铁们的中庸大气。但现在谁还敢不运动?品牌年轻化,外观视觉炸裂已经是标配了。你要是还跟十几年前那会一样圆润憨态,大概率买家直接滑走。
讲到尺寸的变化与轴距不变,说白了就是“长了点宽了点高了点”,但后排空间你别想着能变成五米级豪车的待遇。其实速腾本身定位就不是全尺寸家轿,尺寸提升能蹭一蹭“大车”的光,还维持一些操控,恰好给那些“既想家里人坐舒服,又要自己开得顺手”的买家找到了平衡点。轴距没变,你懂的,车商也是会算账的。
而说到尾灯贯穿式,明眼人一看就能分辨出一点“家族传承”,点亮之后确实挺有辨识度。但这年头不贯穿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捷达、朗逸、迈腾,谁家不是走一遍“尾灯大长条”?这叫行业趋势,也叫套路。速腾这么做,无可厚非,也不会出错。
转到内饰跟智能系统,这几年“大屏”是车圈第一刚需。谁家没几个屏幕?你给没给三联屏是差异,给了就注明自己“厚道”。速腾L这回中控屏给到15英寸,还用上骁龙8155芯片,对比之下,很多国产品牌一早用上这种级别配置,有的还更大更花哨。但大众身份,依旧把“稳妥、易用”放在首位。新潮中保留“熟悉的调性”,有种不急不躁的味道。
有意思的是,W-HUD 抬头显示、液晶仪表盘这些科技货都标到了宣传口号里,各家都懂年轻人买车不就是想多点未来感、少些老气横秋。配系统用芯片,不积极点真怕“被互联网淘汰”。但冷静下来想一想,科技配置是加分项,可大家日常是不是就真的会用到?还是过两个月摸到第二排都不知道怎么操作?智驾和辅助驾驶当然重要,但你还敢信哪家“自动驾驶”真比人靠谱?速腾L做了升级,肯定好事,可以后消费者买了“科技堆料”,会不会想起一堆没用上的功能?值得琢磨。
对于动力系统,1.5T+7挡双离合,几乎是大众车系的“常规操作”。参数上不惊不喜,“够用”,但绝不一鸣惊人。跟国产的1.5T、1.6T动不动就“性能炸裂”、油耗低到离谱的噱头比,大众牌的“稳妥”,其实更迎合那些类似“我不图飙车,但我也不希望开着没劲”这类中间派。毕竟大多数人还真不是赛车场上拼命,家用,通勤,接送娃,逢年过节开回老家,大众这些年很懂怎么迎合主流。但话说回来,这套发动机、“双离合变速箱”,圈内早有争议:有人说大众的双离合比早年间耐造、靠谱了,油耗也还行,但也有买家担心,时间一长是不是又要小毛病频发?这点还是要看大多数人自己的用车习惯。
回头想想,汽车消费到底在意啥?是买个面子还是买个舒坦体验?速腾L的定价,看起来想和自主品牌、日系同级打个“平衡战”,低配版本多让俩钱,高配拉满科技配置。大众这些年还是很善于洞察:“既要又要”的市场需求,不仅想把“老买家稳住”,又想着给“年轻用户拉个新头”。但咱们现在买车的标准可不像十几年前那么单一了。空间要大,屏幕要亮,科技堆料必须足,油耗不能高,动力还别太肉,品牌得硬气但不能太贵,颜值要爆但不能太怪。你说速腾L能做到多少?谁都明白,厂商很懂用户心,用户也看得比厂商还透。
这里我想问一句,如今合资品牌真的还能靠“德系信仰”一直撑下去吗?国内自主品牌发展太猛,智能化、电气化玩得太溜,而且有时候花更少的钱弄到比合资多的功能。那为什么还有人坚定不移的买大众?一个是因为德系可靠性的口碑一直在,“开不坏”的传奇在父辈群体里还是很有影响力。再一个,品牌溢价带来的心理安全感:买大众,万一自己不合适还能好价转手,残值率有底;而且你邻居、朋友还会夸你“懂行”。
但问题又来了——新一代速腾L这些配置、价格、参数,真的还能让年轻群体心动吗?其实厂家心里也明白,大部分预算在10万到13万区间的人群,是最不会轻易被忽悠的:大家刷帖子,看测评,去实地试驾,可谓是“吃瓜群众”里最有行动力的那批人。速腾L再怎么漂亮、科技再怎么拉满,一旦国产品牌在同价位推出更炫的配置、更智能的系统,大家的选择天平就会马上倾斜。
那问题又岔开了——买速腾L是用来提升幸福感,还是刷面子?如果图个“品牌牛”,大众的速腾L还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合资身份摆在那儿。想体验最新科技和设计,国产那些新的轿车或者新能源车也是竞争力十足。这年头选车,光靠一个品牌、一个“爆款配置”已经堵不住大家追求多样化的需求了。
然后说说驾驶体验,很多速腾老车主一直喜欢那种“硬朗又不失舒适”的感觉,新款速腾L的调校风格有没有变?有朋友说,现在的速腾越来越像“迈腾青春版”,底盘、悬架、方向感都稳了不少,同时照顾到驾驶和舒适。但你真的去开,跟那些天生注重运动调性的车型肯定还有点距离。大众这点聪明:不造一头“性能怪兽”,而是照顾家用为主,偶尔能“撒点野”,很懂个中度平衡。你说大众不运动吧,它能以“家用舒适”为利器;你说不时尚吧,灯光造型一改又帅起来。最关键的是,它把“所有方面都不出大错”当作杀手锏。
总结一下问题,大家购车需求到底有多清晰?是被广告和销售引导着转圈,还是自己明白“拿来开就行”?速腾L上市这波说到底,依然是靠稳健输出、偶尔创新、再多瞄一瞄国人喜好的惯用招数。以后车市变数越来越多,大众这种合资模式拼的是长线用户。只不过当下“品牌信仰”已经不是唯一标准,速腾L能不能“老树开新花”,关键还得看消费者自己心里到底认什么。
最后再扯一句,一胖子上市一家人的事,要回归理性。11万多到13万多的价格,速腾L能给你的是“合资品牌的底气”和一整套不容易翻车的均衡体验。国产品牌可能性价比更高,智能更先进,但大众胜在品牌与保值。买的开心就好,选中喜欢的车别纠结太多。车市如人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他都是参考。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