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亏掉650万,吉利和沃尔沃也扶不起这个阿斗

讲真,极星最近这波操作,已经不能用卖车来形容了,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关于“如何在新势力大战中优雅地把自己整没”的先锋实验。半年,六十九台。这个数字放出来,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怀疑地球人是不是已经掌握了什么反向营销的黑魔法。一月卖五十六,二月掉到六,三月剩一辆,四五月直接挂蛋。我怀疑这唯一的客户还是自己员工摇号摇到的,属于是内部消化了。

每天亏掉650万,吉利和沃尔沃也扶不起这个阿斗-有驾

这业绩,堪称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进水里,没了。你再看看人家恒驰,都那样了,同期销量还是它的二十倍,这简直就是对学霸的终极侮辱。特斯拉Model 3一个月卖两万台,人家是在卖车,极星是在交朋友,还是那种半年才见一次的。所以四月份不装了,摊牌了,中国公司直接解散,三十六家辛辛苦苦开起来的门店,或者说“道场”吧,一半直接关门大吉,现在就剩上海一家独苗,想看车还得预约,搞得跟见什么地下组织接头人一样,仪式感拉满了。

极星最大的问题,是一种精神上的分裂。你根本不知道它想干嘛。极星2卖二十九万,像个正常人。转头极星1卖一百四十五万,直接成仙了。然后极星3又掉回七十万,现在又搞个百万级的极星6。这定价策略,像个喝醉了的醉汉在KTV里随机切歌,上一首是凤凰传奇,下一首是瓦格纳,突出一个谁也别想跟上我的思路。它不是在筛选客户,它是在玩儿“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可惜消费者没兴趣陪太子读书。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品牌玄学。奔驰之所以是奔驰,特斯拉之所以是特斯拉,是因为它们构建了一种信仰。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冰箱彩电大沙发,他跟你聊自动驾驶和火星。这是一种宗教,你懂吗?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极星也想学,想搞北欧极简这种“道”,但它没搞明白,在中国这片内卷的土地上,所有的“道”最终都得落到“术”上。你的智能座舱,内核还是安卓,跟华为小鹏比起来,卡得像2G网看蓝光。你的北欧血统,在别人一周一OTA的闪电战面前,慢得像欧洲老爷开会,讨论一个议案得半年。

因为我真的拥有过那种所谓“纯粹”的欧洲车,我知道那种痛。每一次系统更新都像过年,每一次遇到点小问题,都得等海外工程师睡醒了再说。极星就是把这种体验原汁原味地搬了过来,八年换了七个中国CEO,这人事变动比我追的美剧更新还快。政策天天变,今天说要直营,明天说要搞经销商,最后的结果就是,直营也倒了,经销商网络也没了。最好的销售策略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这样大家就都不用吃饭了。坏了菜了,这招真是典中典。

他们陷入了一种“技术崇拜”的误区,以为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决胜点在实验室里。错了,大错特错。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小区里的大爷敢横穿马路,只要外卖小哥敢逆行漂移,你所有的算法都得重写。最牛逼的算法,是人情世故。极星显然没悟透这一点,还在讲什么北欧设计图,我们关心的是堵车的时候能不能看个电影,车机卡不卡。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车圈比作战场,其实是对战场的侮辱。战场上大家至少目标明确,就是要干掉对方。但现在车圈,尤其是极星这种,它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李书福去年底投了两亿美金,现在占股六成多,成了大股东。但这点钱够干嘛?上半年亏了快十二亿美金,平均每天亏六百五十万。这是在烧钱吗?这是在做法事!账上那点钱,顶多再撑三个月。这是什么概念?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每天亏掉650万,吉利和沃尔沃也扶不起这个阿斗-有驾

你说它有沃尔沃和吉利当靠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它既不像沃尔沃那样,把安全两个字刻进DNA里,成为一种金钟罩铁布衫;也不像吉利旗下的极氪那样,彻底本土化,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卷死你们。它卡在中间了,像个精神瑞典人,在中国水土不服。一边想保持自己的贵族身段,一边又眼馋中国的市场蛋糕。结果就是,身段也没保住,蛋糕也没吃到。

每天亏掉650万,吉利和沃尔沃也扶不起这个阿斗-有驾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挺能理解这种拧巴的。就像人到中年,一边想追求诗和远方,一边又得惦记家里的房贷和孩子的补习班。但企业不能这么干,企业必须做出选择。当下的汽车市场,根本不是存量竞争,而是黑暗森林。你死我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蔚来的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这种时候你还在那搞北欧的“慢生活”,同行看了也得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每天亏掉650万,吉利和沃尔沃也扶不起这个阿斗-有驾

所以极星想活命,唯一的办法就是掀桌子。别再搞那些一百多万的玄学跑车了,那不是车,那是公司的精神图腾,得供起来。就老老实实地,把所有资源都砸到三十到四十万的纯电SUV这个区间。然后,给中国团队绝对的权力,让他们自己搞研发、自己定策略、自己去跟供应商扯皮。别再等瑞典那边下班了,等他们下班,我们这边天都亮了三回了。

每天亏掉650万,吉利和沃尔沃也扶不起这个阿斗-有驾

但是呢,它会这么干吗?我觉得悬。一个连自己人都不懂的贵族,凭什么让信徒们为你的反复无常买单?市场不会等一个连方向盘往哪边打都还在犹豫的选手。最终的结局,可能不是翻身,而是成为吉利帝国一个失败的试验品,一个关于“富二代如何被市场踢出局”的经典商业案例。从这个角度看,它倒是为商学院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嗯,功德无量。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