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瑞这个价格出来,我第一反应其实是有点小冲动。毕竟换代新车动辄12万以上,现在顶配才11万,差价明显。说实话,我起初以为厂家这补贴力度不会这么猛,毕竟2.0T车型、电子档杆全都到位,不至于卖得亏本吧。
朋友小王在4S店销售,他和我说,这车现在出厂价压力挺大,清库存呢。感觉厂家的补贴其实是把这车给厂商和经销商夹击的压力一部分转嫁给了市场。小王还提到,之前帝豪靠的是超低价和燃油经济,那车老了,置换给两万基本是感情价,谁还卖不出去嘛。厂商是想用星瑞换形象,至少看着高档点,拉点用户出来。
我刚才翻了翻笔记,发现老帝豪那车子到了5年左右,保养费用没想象那么低,偶尔修点电控什么的就掉价挺快。现在这星瑞,2.0T机头,算了下,换油成本貌似会高个近30%,但压力缓解点在于智能座舱增加的舒适感,三菱发动机的质量底子也算有保障。就是,智能配置多,不确定后期维修费会不会跟着往上蹿,有点担心。这块厂商啥计划没说。
先说这1万补贴+1万降价,都是定向促销心态里的产物,终端对比同样价位的凯美瑞2.0L,星瑞的高功率发动机带来提速体验快半个身位,手动挡的乐趣暂且不提,自动档流畅度接近双离合那水平——体感上讲是少见的良心。可惜我折腾了半天没问到星瑞自动挡的油耗数据,心算了一下估计百公里能下来8个油左右(样本少)。
可别以为这软着陆就没代价。我昨天跟修理厂老张聊,他嘴上说2.0T发动机那玩意小毛病不少的,特别是供油系统,材料升级了但耐久度没透明数据。这车的供应链挺复杂,零件来自多个供应商。发动机组件还得拼性价比,毕竟经历了芯片缺货和原材料涨价期,厂家肯定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供应链这东西,我常形容跟做一道家常菜差不多,原料便宜没那么关键,得看配比合适,调味不到位一锅乱炖。
其实我最初以为星瑞顶配是那种科技感全开,车机系统灵光四射结果试驾时候发现菜单反应偶尔卡顿,连带导航体验也断断续续的——这让我有点失望。本来我打算写篇粉丝取向的功能评测,结果体验有点落差,又得收回点话。但从用户角度讲,这套系统比起同级竞品算是进步了,至少智能语音识别有时挺准——厂商软件升级快也算是噱头。
聊个偏题,前几天老李约我去洗车,他一边刷,一边跟我念叨,车买贵了,保值马上掉一截,开车心里总觉得亏。这倒让我想起那句老话:车买贵了最怕心态崩塌。置换这块,我没追求太多,刚好需要换辆动力更强的,心里还算值。
说到置换,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种定价策略里,厂家到底是怕死库存多还是怕用户流失快?可能二者兼顾吧。这让我想到了供应链问题,把一辆车拆到零件级别供应,等于拼拼凑凑出个综合体,耐用度和升级空间很难统一标准。要不是懂点内情,还真看不出来这些看不见的博弈。
这种血赚的感觉,说到底是心理价值输赢了。摆地摊卖衣服和卖车不太一样,车企降价降补贴最终还得在售后和二手市场上露出疲态。老帝豪置换两万合理吗?我猜也就这样了(估算,仅是个大致趋势)。因为加个厂商补贴和点点优惠,顶配落地11万,满意还是有的。
我倒想跟你们聊聊,假如换成你们,是看重这个价格,还是更期待车机、后续保养的舒适性?这价格的性价比,大家心里有数吗?(这段先按下不表)
突然想到,星瑞的耐用度很大程度受供应链影响,尤其是各种芯片和材料涨价后,厂商想保持价格稳定,短期内必然在质量上做些平衡,听着虽然让人不爽,但现实很复杂。
这车真不算完美,但这价格买到2.0T+智能化顶配,别告诉我你不动心。我自己可能还得考虑考虑维修便利和未来保值率,大概是70%左右(粗算,样本少)吧。
但是,问题来了,车买得多了,心里总有个声音——是不是冲动买错了?还是眼下这配置套数,才算是车市的新常态?
你们觉得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