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灰色的测试车缓缓驶入场地,地面上还留着昨夜的湿气。技术员穿着厚外套,却只把拉链拉到一半,毕竟气温并没有想象中的刺骨寒冷。旁边的显示屏上,“3~13度”,像一条温柔提醒:这个“冬测”或许离一场真正的极寒,还有段不太小的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冬季续航的比拼悄然拉开。如果你是测试工程师,面对汽车之家这张成绩单——小米YU7 83.6%、理想L6 81.9%、特斯拉Model Y 82%——你会信服这是一次“冬测”?还是忍不住要抬头问一句:“这是冬天吗?”
在新能源汽车圈里,“冬测”是每年都离不开的话题。锂电池天生怕冷,零度以下,续航缩水有点像手机进了雪地,电量消得比你打王者还快。今年汽车之家搞了场大测,结果小米YU7不仅成绩第一,还拿了续航达成率第一,让雷军都忍不住转发夸自家车靠谱。测试那天,北京的气温在3~13度徘徊。旁观者看到结果后,赞声也有,质疑也有。陈震脱口而出:10度叫“冬测”,是不是也太宽容了?
先理清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汽车之家把三款新车拉到北京,统一环境下测续航,公开了测试当天的天气和温度,明确说了这是“准冬测”。测完发数据,强调测试公平——三辆车、同地点、同温度、同路线,谁的电多扛冷就一目了然。雷军看到自己家的车成绩还不错,一高兴就转了微博。随即,网上分成了双方:一方觉得10度不算冬天,叫“冬测”炒作噱头;另一方则认为大部分南方人冬天开车基本是这温度,这测试正好有参考价值。
站在旁观者视角,这事其实是一次典型的信息与认知摩擦。名词的定义,在科技圈是一场动辄上纲上线的小型战争。“冬测”意味着什么?以专业圈来说,通常是为了模拟电池在极寒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磷酸铁锂电池在零下10度才有明显衰减,在10度左右,续航和春秋时节没啥分别。所以这次测出来的数据,不仅不能代表真正的极寒表现,反而更像一次稍带寒意的秋测。——就好比在北京暖气刚上的11月,非要说自己经历了“北极考验”。
但回到现实,“冬天”本身在中国是流动的政治。北京今年就被暖流包了好几次,12月白天还10度;南方一帮人从来没见过零下,顶多感慨一下“湿冷穿透骨”。所以汽车之家也在措辞上保守了一点,“准冬测”而不是“真冬测”,多少算是信息披露上的安全气囊。问题在于,这种带前缀的营销名词,观众到底信谁?
再说测试方法本身,同温度下比拼当然公平。这个结果没啥可质疑的。所有被测车辆都是磷酸铁锂电池,物理性质决定了10度只是毛毛雨,零下才暴露真棉袄。如果舆情焦点不是对小米的“达成率”,而是测试本身的温度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那实话说,汽车之家也没隐瞒温度,是大家对如“冬测”这个词的心理预期不同。如果真是零下15度的东北大冬天测,却没明说温度,那才值得大家来一场“CSI式”的证据追查。
但汽车行业嘛,本来就是“温度”里的科学与艺术。专业测试里的温度,像一道淋浴水温的谜题:你觉得热了别人还嫌冷。陈震的“10度不够格”是行业的惯性思维,但60%的中国人口开车冬天最多也就是这温度。更冷的地方习惯自带大衣——又或者直接不开电车。测试做得细,营销做得巧——两头都想兼得,在舆论场里就是一场轮流上场的剧本,无非谁的话音能在评论区多停留两秒。
我个人立场很简单:从电池工程师角度,所谓“冬测”如果不到零下8度以下,是难以得出严寒条件下的真实数据的。磷酸铁锂的电化学反应对温度极度敏感,零度只是门口的警卫,零下10度、零下15度才是考场真卷。这个测试更接近“冷秋测”或“体感降温测”。但从市场视角,用户在南方、华东城市,谁还天天琢磨零下?能有个“参考温度”的测试,也不算作恶,只是“国产极寒”这个段子,多半会被东北网友顺手点个差评。
当然了,里面也夹杂了点“自嘲”。比如雷老板看到自家车第一手一抖转发了,实际上自己不是专业测评人,只是CEO看到“自家产品上榜”,手一滑,没那么多工程师洁癖。我们这些“理科男”喜欢打标签分门别类,可营销人活得潇洒,毕竟KPI是第一位。这就像法医喜欢推敲每个细节,传播岗却盼着标题多一点肾上腺素。谁对谁错,很难两边都满意。
看完网友的锅盖和刀片,多少也见惯了。而今“冬测”成了营销大字——对专业人士是冷笑话,但对绝大多数车主,更多是实际生活需求。“达成率”这个词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车企和媒体共同的“续航焦虑软着陆”。
最后,这场悬疑并不复杂:到底什么是真正有参考价值的“冬测”?如果你是用户,你关心的是北京、上海冬天出门是不是得揣个应急充电宝,还是你在黑龙江、内蒙古边上,电车跑得像冬眠。测试该怎么命名,才不耍专业术语的障眼法?小米YU7的这场“准冬测”值得夸耀吗,还是该更清楚地给公众做一次“极寒续航”的普及?你怎么看,决定了你在这场信息大战里,站在哪一侧。
其实,“冬测”二字,本身就像连续剧里没演完的集数——每个人都想成为真相终结者,但大多数人最终追完,也就记得个大概。下一场真正零下15度的冬测如果出来,期望它不仅是行业的一场自我检验,更能为用户端提供一份不带滤镜的“低温生存指南”。在这个温度与续航还是草台班子的年代,谁又能拒绝多点真诚呢?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