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万,买一台配半固态电池的车。
这几个字放一块儿,我琢磨了半天,总觉得跟做梦似的。
搁在一两年前,你要跟我说这事,我准会以为你喝多了。
这玩意儿,不都是实验室里、发布会PPT上的“未来之光”吗?
怎么一转眼,就成了菜市场里的大白菜,人人都能上去捏两把了。
上汽这一枪,打得是真够响的。
24天,哐哐卖出去45000台。
我看着这数字,脑子里就一个念头:这帮兄弟姐妹们,是真不把钱当钱,还是上汽给大家集体灌了什么迷魂汤?
买车跟抢环球影城新出的威震天周边似的,生怕晚一秒就没了。
一开始我也纳闷,名爵在国内这牌子,说好听点叫卧薪尝胆,说难听点就是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怎么突然就原地复活,还成了“卷王”之王?
直到我闲着没事去翻了翻它的海外战报,好家伙,瞬间就懂了,这盘棋,下的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你猜这台在我们这儿卖得比电驴贵不了多少的新能源汽车,转身到了欧洲,挂什么价?
三万欧。
换算一下,二十四万人民币。
一年还能卖个十万台,给欧洲老铁们提供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
这账一算,你还不明白吗?
人家压根就不是在国内跟你拼刺刀,人家玩的是“出口创汇,内销交友”。
用欧洲人身上赚来的胖揍利润,回头补贴国内市场,把价格打到你的骨头缝里。
你以为自己是那个薅到羊毛的幸运儿,殊不知,自己只是人家全球战略版图上,一颗用来拱卒过河,冲锋陷阵的棋子。
这波操作,简直是商学院教科书级别的案例。
咱们再把这车拆开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神。
6.58万的丐版,那真是指着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的鼻子骂。
人家卖那个价,给你的就是个代步工具,上汽不光车身尺寸大你一圈,连纯电续航都多给你一百来公里。
这就好比斗地主,你还在盘算着怎么出对三,人家直接四个二带俩王甩你脸上了,还问你“飞机要不要”。
而那台9.98万的半固态电池版,更是直接往哪吒、零跑这些兄弟的心窝子里捅刀子。
本来你揣着十五万,高高兴兴地准备去提一台哪吒S或者零跑C01,结果路过名爵店,销售笑眯眯地告诉你,不到十万,就能让你提前感受“次世代科技”,你心里那道坎还能过得去吗?
比亚迪家大业大,底子厚,还能硬扛几波,但哪吒、零跑这些还在为盈利发愁的二线新势力,等于直接被釜底抽薪,老巢都快让人端了。
当然,便宜归便宜,坑也还是有的。
那块15.6英寸的大屏,配个高通骁龙8155芯片,看起来确实唬人。
可你再看看旁边那个7英寸的小仪表盘,这感觉就像你穿了一身阿玛尼西装,脚上却蹬了双老北京布鞋,怎么看怎么别扭。
还有那个L2级自动驾驶,硬件给你堆了24个传感器,武装到了牙齿,结果一打听,软件算法是外包团队做的。
这感觉,就像你请了个米其林三星大厨,结果他只会做拍黄瓜,你说你糟心不糟心。
这些东西,在现在这个全民抢购的热乎劲儿里,没几个人会在意。
可一旦车开回家,新鲜感过去,这些小毛病就会变成你心头一根拔不掉的刺。
所以,这车到底能不能买?
我的建议是,6.58万那个磷酸铁锂电池版,可以闭眼冲。
技术成熟,跟咱家用了十年的电饭锅一样可靠,就算哪天坏了,修起来也不心疼。
至于那个9.98万的半固态版,你要是钱多得没处花,或者就想体验一把当“小白鼠”的快感,那当我没说。
这种新技术的稳定性、低温性能和衰减速度,没经过两三个冬天的检验,谁心里都没底。
上汽这一手,算是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别天天在那扯什么软件定义、智能座舱了,能把供应链玩明白,把成本压下来,才是硬道理。
现在,桌子已经掀了,就看比亚迪、吉利、长安这几位大佬了。
你们是跟,还是不跟?
就问你们一句话,敢不敢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