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2万到134.5万辆,吉利新能源四年增长16倍!多品牌矩阵如何助力中国车企征服全球?

伦敦格林威治的夜晚,一辆中国纯电SUV让欧洲投资人重新认识了中国制造。

2025年10月23日,伦敦格林威治的聚光灯下,一辆悬挂“GEELY”标识的纯电SUV缓缓驶入舞台中央。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新车发布会——现场没有参数对比表格,没有销量目标展示,取而代之的是吉利首次向欧洲投资人系统展示其全球协同网络:五大设计中心、五大工程研发基地、五大试验区域构成的完整体系。

从8.2万到134.5万辆,吉利新能源四年增长16倍!多品牌矩阵如何助力中国车企征服全球?-有驾

为什么说英国市场是中国车企的“试金石”?

从8.2万到134.5万辆,吉利新能源四年增长16倍!多品牌矩阵如何助力中国车企征服全球?-有驾

英国纯电动车市场今年上半年增速达到34.6%,成为欧洲增长最快的新能源市场之一。但这里真正的挑战不在于销量,而在于安全法规、审美品位、售后服务等全链条标准。这些看不见的门槛,淘汰了众多试图靠低价策略闯关的品牌。

从8.2万到134.5万辆,吉利新能源四年增长16倍!多品牌矩阵如何助力中国车企征服全球?-有驾

吉利为EX5制定了31,990-36,990英镑的定价策略,低于同级别的比亚迪ATTO 3和特斯拉Model 3。但价格优势只是表象,背后是路特斯工程师团队对底盘进行的本土化调校,是Arm芯片技术的本地化背书,是25家销售网点已经落地的事实。

从8.2万到134.5万辆,吉利新能源四年增长16倍!多品牌矩阵如何助力中国车企征服全球?-有驾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战略转变

从8.2万到134.5万辆,吉利新能源四年增长16倍!多品牌矩阵如何助力中国车企征服全球?-有驾

2006年吉利投资伦敦出租车公司时,中国车企出海还停留在“整车出口”的初级阶段。如今,吉利通过战略投资Lotus、Aston Martin等品牌,积累了高端制造、整车调校等核心能力。这种能力积累让EX5的英国首秀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体系化作战。

从8.2万到134.5万辆,吉利新能源四年增长16倍!多品牌矩阵如何助力中国车企征服全球?-有驾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投资人沟通会上直言:“今天的吉利已经从高端制造企业成长为面向全球的汽车集团。”这句话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撑: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车集团总收入超过1500亿元,同比增长27%;核心利润达66.6亿元,同比增长102%。

从8.2万到134.5万辆,吉利新能源四年增长16倍!多品牌矩阵如何助力中国车企征服全球?-有驾

多品牌矩阵如何支撑全球化布局?

从8.2万到134.5万辆,吉利新能源四年增长16倍!多品牌矩阵如何助力中国车企征服全球?-有驾

极氪锚定豪华市场,领克主打中高端运动化,银河深耕家用主流——这三个子品牌在价格段与用户画像上形成明确区隔。在行业普遍陷入单品牌承压的背景下,这种多品牌协同能力让吉利在多个赛道上都具备攻守兼备的实力。

从8.2万到134.5万辆,吉利新能源四年增长16倍!多品牌矩阵如何助力中国车企征服全球?-有驾

新能源板块的爆发式增长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2021年吉利新能源销量仅为8.2万辆,2025年前10个月已达134.5万辆,同比增长106%。新能源渗透率从2021年的6.2%跃升至当前的58%,四年间增长近十倍。

从8.2万到134.5万辆,吉利新能源四年增长16倍!多品牌矩阵如何助力中国车企征服全球?-有驾

海外市场成绩单背后的良性增长逻辑

从8.2万到134.5万辆,吉利新能源四年增长16倍!多品牌矩阵如何助力中国车企征服全球?-有驾

EX5车型在澳大利亚、巴西、希腊等市场取得细分销量第一,极氪009在泰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地表现亮眼。这些成绩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们不是靠低价获取的渗透率,而是建立在产品适配能力与服务体系统基础上的良性增长。

2025年1-9月,吉利在欧洲市场累计销量实现61.8%的同比增长,拉美非市场同比增长93.4%。这种增长态势背后,是吉利在12个欧洲国家已经开展的业务布局,是未来五年计划在欧洲推出15款全新车型的产品规划。

全球化第二阶段的核心难题如何破解?

五大造型中心、五大工程研发中心、五大试验区域构成的全球网络,纯电、混动、换电、甲醇燃料、高效燃油等多元能源技术路径——这些布局都是为了应对全球化第二阶段的核心难题:如何在不同市场、不同政策环境下实现本地化适配。

吉利没有重复其他车企“试销-撤退-换市场”的老路径。在英国首发的是全球市场上已经验证过的EX5车型,在启动销售的同时就配套推出本地化网络与服务体系统。这种打法需要成熟体系做支撑,更需要战略定力。

碳中和目标下的企业责任转型

截至2025年上半年,吉利已实现单车平均降碳23.5%,累计减碳9.7吨,在MSCI ESG评级中获得AA等级。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车企在全球产业链中角色的转变——从“参与者”转向“共建者”。

吉利是中国最早提出碳中和目标的车企之一,明确将在2045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这一目标正在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绿色制造、供应链协同降碳等措施持续推进,重新定义着中国车企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责任边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