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听过这样的说法,电动车根本不需要变速箱,电机直接驱动多简单。但最近一些新车开始装上这玩意儿,连三十万以内的车型都出现了类似设计。这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明明可以更简单,为什么偏要往复杂里做呢?
传统汽车离不开变速箱,是因为发动机有个怪脾气。它低速时使不上劲,高速时又太费油。就像一个人干活,起步得用小齿轮帮忙攒足力气,跑快了又得换大齿轮省劲。没有变速箱调节,汽车要么起步慢吞吞,要么跑起来油耗吓人。但电动机完全不同,它一启动就能爆发最大扭矩,转速范围特别宽,根本不需要频繁换挡。早期电动车只用个简单的减速器就够用了,加上变速箱反而显得多此一举。
那些昂贵的跑车装变速箱倒是情有可原。它们追求极致的速度,哪怕只能快零点几秒也值得。在起步时用低档位获得更强推力,到达高速后切换高档位继续冲刺。为了这点性能提升,增加成本和重量对跑车来说完全可以接受。但普通家用车也这么干,就让人想不明白了。
我们平常开车主要是上下班,偶尔出门逛街。真正需要跑高速的机会并不多,就算上了高速,大多数人也就在八十到一百公里的时速区间行驶。装个两档变速箱要多花几千块钱,但省下的电费可能要好几年才能回本。这笔账算下来,对普通家庭来说确实不太划算。
国产电动车很少采用变速箱设计,并不是技术跟不上。现在国产电机的性能已经相当出色,有的电机转速能达到每分钟两万七千转,功率超过四百千瓦。这样的性能表现,根本不需要变速箱来辅助。而且国内充电网络越来越完善,高压平台技术也越来越普及,电耗控制得相当不错。在城里开车,单速设计完全够用,既省钱又可靠。
国外品牌钟情于变速箱,和他们的用车环境密切相关。德国有很多不限速的高速公路,电动车如果极速受限,很容易被传统汽车超越。美国地广人稀,城市间通行主要靠高速公路,对持续高速行驶的需求更高。这些国家的消费者确实更需要变速箱来提升高速表现。
但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通勤距离可能就二三十公里,周末偶尔去郊区游玩。在这样的使用场景下,为了一年用不上几次的高速性能多付几千块钱,真的值得吗?就像买手机时,你会为那些几乎用不上的功能额外付费吗?
现在电动车技术发展这么快,电池能量密度在提升,充电速度在加快,电控系统也越来越智能。或许未来会有更巧妙的技术方案,既能满足高速需求,又不会增加太多成本。到那时,变速箱在电动车上的定位可能会更清晰。
你觉得呢?如果你要买电动车,会愿意为多档变速箱多付钱吗?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