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开车出门,上班路上还觉得挺顺的,谁想到停车入库时,发动机故障灯突然亮了。心里一咯噔——这东西可不能忽视。我当时还心想,应该没事吧?启动几次可能自己消停了。毕竟车都开了好几年,多少有点小毛病,灯啥时候亮过关心过?结果用一天看,灯就老陪着,没消去。尴尬,只好去店里碰碰运气。
店是常去的那家连锁维修点,排队半小时才轮上。跟师傅说了故障灯老亮,别的感觉没啥异常。他现场就开始摸索,先上千斤顶,把车架高。又用喷烟仪器从发动机舱里连接一条管子进去,结果弄得烟雾四处飘。他边操作边跟我说:瞧,这烟得顺着排泄系统走,哪里泄漏了才能冒出来。然后拆下了油箱侧后轮附近的叶子板,一通仔细排查。
他说:这有两处冒烟,一个是后轮那边小罐子,另一个是油箱盖。小罐子就是汽油蒸汽收集罐,得260块钱,油箱盖85,再加上100块工时费,说总共445。我当时有点哆嗦,这也太贵了吧。更糟的是,他们仓库没现货,得等两天,发货到店再来动手。那两天,我心里七上八下,车要是再出毛病咋办?
我问:不修会咋样?车还能用吗?师傅挺淡定:你不能卡那灯亮着跑着吧。其实不会影响发动机性能,就是那个国六标准里规定的汽油蒸汽排放系统出问题,密封不严那就报警,说白了是个环保装置——蒸汽泄露了,它就给你亮灯提醒,但发动机本身不会坏。
说实话,对我这种有点强迫症的人,那个发动机故障灯一直亮着,真是恶心。走路都不大顺点,开车心里更别提。趁着还离上次保养有八九千公里,想着干脆把这俩东西一块换了,正好做个保养也合理。师傅还提醒:保养也差不多该来,不然你这滤芯、机油啥的都挺旧了。
顿时感觉车养起来真的麻烦。油费、保养、保险,还有胎压、故障修修补补,几乎没停过,累人!
对了,我刚才翻了下之前的相册和笔记,发现半年前我就遇到过类似蒸汽排放系统的小故障,当时师傅说颗粒捕捉器堵了,也得清理,这两个问题倒有点像。其实每次听到这些专有名词,我有时候真当自己听外星语了。供应链调配这些零件就像买菜一样,你手里只有三样菜,缺一样别的就做不了饭,汽配供应商也是这一套,缺了就只能等。估摸着店里同时还有好几个车主也在为了这罐子和油箱盖堵心发愁。
其实前面我以为发动机故障灯亮就是发动机大毛病,要不直接瘫痪,但师傅的话让我改观了。发动机灯亮不一定就是发动机严重故障。关键要看故障码,保养师傅用的设备就是快速诊断工具,帮车主排查具体原因。
也让我纳闷,这个汽油蒸汽收集装置是2020年以后国六标准强制装的,难不成老款车都没有这东西?那它具体有多普及?是所有品牌和车型都一致要求,还是有的厂商赌运气偷工减料了?(没细想过,纯猜测)
说回这两个零件,大家知道一个常年汽车运营的粗略成本计算吗?我算过,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平均每百公里油费大约30元左右(体感,具体看),保养一次花上千块都很正常,再加上偶尔动不动就换的零件,平均每月花费可能达到一两千元不等。说句难听的,这还是我比较能忍的了,有些朋友的车毛病多着呢。
另外说说实操差别。刚才跟一个同事聊,他开同价位的合资SUV,前段时间才换了电池和刹车片,一共花了不到两千块,养车成本明显低于我这种进口车。感觉国产车在售后上还是痛点更少,维修更便宜。可是他抱怨性能和细节没我车舒服,反正谁都有各自的烦恼。
对了,当时在店里排队,旁边一个叔叔也抱怨:搞这蒸汽系统,还心惊胆战的怕啥坏了,真是麻烦!我偷偷笑了笑,心想,麻烦归麻烦,车没毛病最好,可是问题迟早要碰的。
对那边师傅那话我还有个疑问,就是这个蒸汽收集装置如果密封不严,车子到底会不会因此耗油增多?毕竟漏汽了不是亏油么?他没正面答,我猜应该影响不大(样本少,感觉像是心理安慰)。
我现在就等那两个零件,准备等货一到马上去换,顺带做个保养。几个小时的等待确实不爽,开车这事儿,既抱怨多又没得选。你们碰到类似问题,会不会也像我一样强迫症犯了,非得修好故障灯,还是不修也无所谓?车挂着小毛病熬着,心态还能保持多久?
你们觉得这汽油蒸汽排放系统这么复杂,厂家到底图啥?是为了环保合规,还是变相推高维修成本?(这段先按下不表)
反正,走一步算一步,把车开得顺就行了。等零件来了,我还得挤时间去店里折腾两天,真是忙里偷闲的苦逼生活啊。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