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怒了!4亿电动车用户的心声终于有人说了

李教授怒了!4亿电动车用户的心声终于有人说了

你有没有发现,街上的电动车越来越多,但"违规"的也越来越多?明明大家都在用,为什么总有那么多车不合规?

最近,大学的李教授站出来为老百姓发声了。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著名经济学家,他直接炮轰现行的电动车标准:"跟百姓需求差得太远了!"

这话说得真是说到心坎里了。咱们国家现在一年卖出4000万辆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达到惊人的4个亿!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每3-4个中国人就有一辆电动车。可就是这么大的市场,标准却让人哭笑不得。

这些标准,真的很"魔幻"

教授怒了!4亿电动车用户的心声终于有人说了-有驾

李教授提到的几个标准问题,我听了都想笑。电动车不许装后视镜,但必须装脚踏板;限速25公里每小时。

说实话,这些规定听起来就像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来的。后视镜对于电动车来说,那就是安全必需品啊!你骑车上路,不看后面有没有车,这不是要命吗?可偏偏标准说不能装。

再说这个脚踏板,真是让人无语。电动车没电了要蹬着走?拜托,40多斤的车子,还带着电池,你蹬起来比推着走还累。而且现在的电动车续航都挺好的,真没电了,谁不是推着找充电桩啊?

最魔幻的是这个25公里的限速。我一个朋友跟我说,他骑单车冲刺都能到30公里每小时,电动车限速25公里,这不是让电动车跟自行车比慢吗?买电动车图的不就是快和省力吗?

老百姓要的很简单,就是实用

教授怒了!4亿电动车用户的心声终于有人说了-有驾

李教授说得对,制定标准前要多听听基层消费者的意见。现在的问题就是,定标准的人可能很久没骑过电动车了,不知道老百姓的真实需求。

咱们普通人买电动车,要求其实很简单:安全、实用、方便。后视镜提高安全性,这是刚需;速度稍微快一点,能跟上城市交通节奏;电池续航要给力,别动不动就趴窝。

可现在的标准呢?好像是为了限制而限制,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老百姓。结果就是市面上的车要么不合规,要么合规了但不好用,大家只能在"违法"和"不实用"之间做选择。

这就像给你一双鞋,尺码是对的,但就是不让你系鞋带,说是为了你的安全。你说这不是折腾人吗?

是时候改变了

教授怒了!4亿电动车用户的心声终于有人说了-有驾

李教授还提到了城市禁限摩的问题,这个我觉得也该好好反思一下。

很多城市一刀切地禁摩限摩,理由是为了交通安全和市容市貌。但你想想,摩托车、电动车对很多老百姓来说,就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特别是那些收入不高的打工人,买不起汽车,公共交通又不够便利的时候,两轮车就是他们的"腿"。

现在国家在提促消费,摩托车产业其实潜力巨大。李教授说得对,这是个朝阳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如果政策能更开放一些,既能满足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又能促进产业发展,何乐而不为?

当然,安全确实重要,但安全不是靠一刀切的禁令来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更科学的管理、更合理的标准、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来保障。

李教授这次发声,真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标准应该与时俱进,应该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而不是闭门造车。4亿电动车用户的声音,是时候被认真听取了。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意见,让我们的电动车标准更接地气,让老百姓的出行更方便、更安全。毕竟,好的政策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给人民添麻烦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