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生活在城市里,每天面对的是钢筋水泥的丛林和川流不息的车海,离我们最近的野生动物可能就是小区里的流浪猫。
这时候,如果有人告诉你,一家制造汽车的公司,正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去遥远的青藏高原上,守护一种我们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的动物——金钱豹,你可能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听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一家车企,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去做一件看似和主业毫不相干的事情,而且一坚持就是整整八年?
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非常朴素但又至关重要的道理,关乎我们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环境。
这件事情的起因,要从一个非常偶然的发现说起。
在青海玉树的昂赛乡,一位名叫达杰朋措的牧民,他同时也是一名兼职的生态管护员。
在一次日常巡山的过程中,一个矫健的身影意外地闯入了他的视线,那身披着美丽斑点的动物,正是传说中的金钱豹。
这次珍贵的“偶遇”,不仅仅是个人的一次幸运,更像是一个信号,提醒着人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珍贵的生命依然在顽强地繁衍,但也迫切需要人类的关注和守护。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金钱豹生活在那么遥远的地方,它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去保护它?
难道仅仅是因为它稀有和珍贵吗?
其实,这远不止“物以稀为贵”那么简单。
我们可以把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想象成一张巨大而精密的蜘蛛网,每一个物种,无论大小,都是这张网上的一个节点。
金钱豹作为食物链最顶端的捕食者,它的存在本身就是衡量这片区域生态系统是否健康和稳定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果连金钱豹都能在这里安然生活,说明这里的食草动物数量充足,植被生长良好,水源洁净,整个生态链条是完整且充满活力的。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物种从这张网上消失了,就相当于这张网上出现了一个破洞,而这个破洞的影响会像涟漪一样扩散开来。
比如,以这个物种为食的动物会因为缺少食物而数量减少,而被这个物种捕食的动物则可能因为失去天敌而泛滥成灾,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生态问题。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如果森林里的穿山甲消失了,那么以白蚁为主要食物的它就无法再控制白蚁的数量,白蚁大量繁殖会啃食树木,最终可能导致整片森林的衰败。
所以,我们眼睛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物种的消失,而背后隐藏的,可能是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缓慢瓦解。
从这个角度看,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最终保护的其实是我们人类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三江源地区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亚洲水塔”,它的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乃至整个亚洲的生态命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明白了保护的重要性,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去保护。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喊几句口号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科学的方法、长期的坚持和多方的协作。
广汽丰田从2017年发起的“一路青山·生机森林”项目,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他们没有选择简单地捐钱了事,而是构建了一个由企业、专业机构和当地社区共同参与的、可持续的保护机制。
在这个机制中,各方的角色分工明确。
企业,也就是广汽丰田,主要提供资金支持和必要的物资,比如项目专用的车辆,以保障保护工作在高原复杂地形下的顺利进行。
同时,他们还发挥桥梁作用,链接各方资源。
专业机构,比如中国绿化基金会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则贡献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
科学家们负责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通过在野外布设红外相机,系统地收集金钱豹及其猎物(如白唇鹿、马鹿等有蹄类动物)的活动数据,分析它们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和生存状况,为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而这个机制中最接地气也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当地社区的深度参与。
项目将当地的牧民和村民吸纳为巡护员,参与到反盗猎巡护、监测设备维护等工作中来。
他们是这片土地的原住民,对这里的山川草木、鸟兽鱼虫有着最深厚的了解和情感。
这种模式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作为家园守护者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实现了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根本转变。
这种多方协同的模式,让保护工作变得既专业又充满了人情味。
在玉树市的哈秀乡云塔村、巴塘乡东仲林场等地,红外相机正在静静地记录着野生动物的每一个瞬间,巡护员们则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守护着家园的宁静。
这种长期的坚持,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项目不仅为金钱豹等旗舰物种提供了更安全的生存环境,还积累了宝贵的科学数据。
例如,通过红外相机监测,项目共记录到兽类37种和鸟类99种,其中甚至包括了马麝、棕熊等10个此前在该区域从未被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物种,这些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的认知。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云龙模式”。
这个模式以云南云龙天池保护区的成功实践为蓝本,核心是“森林恢复、科研监测、社区发展、自然教育”四位一体。
它不仅仅是保护动物,更是系统性地修复整个生态环境,并带动当地社区共同发展,同时还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提升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
根据数据显示,仅在云龙项目地,就示范性地恢复了超过1000亩的植被,种植了近18万株苗木,每年可吸收固定二氧化碳超过850吨。
这套成功的模式,如今已经从云南推广到了西藏墨脱、四川关坝等更多生态热点地区。
当然,作为一个商业实体,企业的一切行为最终都会和其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
广汽丰田长达八年的坚持,除了体现其社会责任感,也深层次地反映了其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和承诺。
在当今的消费市场,人们的选择越来越不局限于产品本身的功能和价格,企业所展现的价值观和品牌温度,正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一个愿意持续投入资源,守护我们共同家园的企业,无疑更容易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消费者的信赖。
这种通过长期主义建立起来的情感连接和品牌认同,最终也会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
在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种深耕本土、与社会共鸣的发展战略,或许正是一家企业能够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