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使欧洲汽车厂商陷入困境!芯片断供,德国汽车行业全面停产!

大众停产风波:核心车型停摆背后的芯片困局

荷兰的欧盟伙伴们,因为芯片供应中断遭受了不小的打击,11月22日,德国《图片报》特别报道了大众汽车遇到的麻烦——由于重要芯片无法供应,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工厂打算暂停高尔夫车的生产。

要知道,高尔夫可是大众最火的车型之一,年年占据公司全球销量的15%以上。这次停产,不光是高尔夫受影响,像途观、途安和探岳这些在那边生产的车型也肯定会受牵连。

荷兰使欧洲汽车厂商陷入困境!芯片断供,德国汽车行业全面停产!-有驾

大众的主要车型突然间陷入停滞,让本就不顺的业绩雪上加霜。据2024年集团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少了12%,全球销量也减少了8%。再加上电动车转型投入巨大,推进缓慢,企业已经在多重压力中苦苦挣扎。

如今芯片一断供,简直像是在困境中的大众又添了一块砖。《图片报》采访了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的一位车间负责人,他说,工厂里的高尔夫生产线已经开始减少排班,部分工人只好先享受带薪休假,大家都在等芯片到货的消息,希望情况能早点好转。

荷兰使欧洲汽车厂商陷入困境!芯片断供,德国汽车行业全面停产!-有驾

要说芯片有多关键,那可是现代汽车的命脉啊!现在的车子早就不再只是个机械大发明,普通的家用车里大概少说也得装上50到150颗芯片,这些小东西控制着从车载娱乐到发动机调节的各种重要功能。要是关键芯片缺货,即使车身和发动机这些大块头都到位了,车子也高不成样子,没法开上路。

这次断供的源头是安士半导体,这公司每年能搞出数十亿片芯片,里面超过60%的用在汽车行业。像大众、宝马、奔驰这些德国车企都是他们的老客户,关系一直挺稳的。

荷兰使欧洲汽车厂商陷入困境!芯片断供,德国汽车行业全面停产!-有驾

《荷兰财经日报》11月中旬披露,安士半导体的工厂设备出问题了,导致一些生产线暂时停摆,想要恢复运行至少得等四个星期左右。

荷兰使欧洲汽车厂商陷入困境!芯片断供,德国汽车行业全面停产!-有驾

行业连锁反应:10-20天倒计时下的德国汽车业

安士半导体一旦停产,整个德国的汽车行业就差不多要倒计时了,《图片报》引用行业分析师的话预测,以目前德国车企手里的芯片库存来看,最多还能撑10到20天的生产时间。

要是库存耗完了,更多厂子没得办法,只能停工了,德国的汽车行业可是它的经济支柱,这点不用多说吧。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汽车行业占全国GDP的8%,直接创造了72.7万个就业岗位。要是算上零部件供应商、物流公司这些上下游企业,相关岗位总数都能推倒300万左右。

荷兰使欧洲汽车厂商陷入困境!芯片断供,德国汽车行业全面停产!-有驾

据《法兰克福汇报》报道,宝马和奔驰都感受到压力。宝马慕尼黑工厂负责3系的生产线,已经开始调整工时,本来每天3班的排班,现在改成了2班,主要是为了节省芯片的用量。

奔驰斯图加特工厂也在采取类似措施,目前一些SUV车型的交货期已经延长到3个月以上了。

荷兰使欧洲汽车厂商陷入困境!芯片断供,德国汽车行业全面停产!-有驾

不光是主机厂,下面的零部件企业也真是压力山大。德国博世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件供应商,他们的发言人在采访中透露,说因为芯片紧缺,博世为大众提供的车载电脑模块产量减了大概30%,已经接到了大众的减产通知。

那种连锁反应在2021年也出现过,当时芯片全球短缺,德国汽车行业陷入停工潮,持续了三个月,结果全年汽车产量少了大概120万辆,直接损失超过300亿欧元。

眼下情况虽还没到那种程度,但行业里已经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许多公司都在赶紧找替代的芯片供应源。

荷兰使欧洲汽车厂商陷入困境!芯片断供,德国汽车行业全面停产!-有驾

破局之路与行业启示:从危机看产业链韧性

面对芯片断供困境,德国的汽车厂家也在奔走想办法自我救赎,大众集团组建了专门的芯片采购应急团队,还派人留守在安士半导体的工厂,随时掌握生产恢复的最新动态。

与此同时,大众也在跟台积电、三星这些芯片巨头不断沟通,打算搞个长期供货的协议,避免太过依赖一个供应商。

宝马这回搞了个“芯片共享”的办法。《南德意志报》报道,宝马把原本专属于高端车型的一部分芯片,转用到销售量更大的主力车型上,确保核心车辆的生产不会受到太大波动。

荷兰使欧洲汽车厂商陷入困境!芯片断供,德国汽车行业全面停产!-有驾

奔驰也在动脑筋,优化芯片用法,通过软件升级让一些车型能兼容不同品牌的芯片。这次危机让人看得很清楚,全球汽车产业链对芯片的依赖实在太大,一环出问题就可能引发一大片的连锁反应。

2023年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报告提到,全球汽车行业每年因为芯片缺货带来的损失平均都在500亿美元以上。这也让车企们深刻意识到,要建立多样化、抗风险的供应链,已经成了必学功课。

荷兰使欧洲汽车厂商陷入困境!芯片断供,德国汽车行业全面停产!-有驾

中国车企在这方面的经验真的挺值得借鉴的,比如比亚迪早在2018年就开始搞自研芯片,现在旗下车型用的车规级芯片自给率已经超过70%。到了2024年全球芯片短缺的时候,比亚迪的生产几乎没受到影响,反而销量还涨了35%。这种“自主可控”的策略,或许能给德国车企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这次芯片断供其实也算是个转机,让不少车企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只盯着眼前的生产任务,还得考虑长远的产业链布局,懂得提前做好整体规划。

荷兰使欧洲汽车厂商陷入困境!芯片断供,德国汽车行业全面停产!-有驾

德国政府已经宣布,未来五年会投入200亿欧元推动本国芯片产业的壮大,目标是到2030年,车规级芯片的本土供应占比能达到30%。

从大众停产的风波到整个行业的应对方式,咱们可以感受到全球产业链彼此紧密相连,也能体会到企业在危机中奋力找突破口的坚韧不拔。

荷兰使欧洲汽车厂商陷入困境!芯片断供,德国汽车行业全面停产!-有驾

相信随着各国对芯片产业越来越重视、车企在供应链上的策略不断调整,今后汽车行业在遇到类似危机的时候,应该会表现得更加从容应对。

毕竟,产业链的坚韧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次次困难中逐渐锤炼出的,这种在危机中积累的力量,也会促使整个行业朝着更稳妥的路子前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