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立华望!国企高端突围良机

广汽埃安控股华望汽车

8月13号,广汽集团一口气下了两步大棋。首先,他们董事会通过了一个议案,决定让广汽埃安投资华望汽车,往里面注资6个亿,直接控股71.43%,然后再通过埃安间接持有剩下的28.57%。

几乎在同一时间,官方也正式宣布了“华望汽车城市招募计划”,第一批就锁定了全国40个城市,动作快得让人还没反应过来。而华望汽车这个角色,显然不只是个普通的新公司那么简单。

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广汽埃安曾经是冲得最猛的那一批。那时候,AION系列靠着高性价比和快速铺开的渠道,在同价位市场几乎没人能跟它竞争。

但新能源行业的规则变化得太快了,价格战一轮接一轮,搞得很多车企都压力山大。广汽也意识到,继续在同一个红海里拼杀,结果只能是利润越来越低、品牌也越来越下沉。

这时候,华望汽车就被推到了前台。8月13号,广汽集团的董事会通过了一项决议:由广汽埃安向华望汽车注资6亿元,广汽集团直接持股71.43%,埃安则通过间接方式持有剩下的28.57%。

另立华望!国企高端突围良机-有驾

华望品牌战略定位

华望这个品牌是2025年3月才成立的,一开始广汽就投了15个亿作为启动资金。它的定位很明确,就是主打30万元级别的高端智能新能源市场,华为负责定义智能化部分,而广汽则负责造车和交付。

现在市面上,华为的智能化技术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而广汽的制造体系在国内也是少数能在大规模生产和稳定性上都做得不错的车企之一。如果能把这两个优势真正结合起来,那在高端市场上就有机会打出一记漂亮的反击。

与其慢慢把现有的品牌往上抬,不如直接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从一开始就定高价、做极致的智能化体验,再用成熟的制造体系来保障交付。这可能就是广汽在华望身上想走的路。

更关键的是,这种模式省掉了很多初创车企必须经历的“产能爬坡”阶段。华望直接用的是埃安的智能生态工厂来生产,也就是说,它一出生就能用上成熟的产线、稳定的品控和现成的供应链。

看起来这一步有点突然,其实背后是对之前合作方式的一种调整。早在2021年的时候,广汽埃安和华为就一起做过AH8项目,搞过智能化开发,但后来合作变淡了,华为退回到供应商的位置,广汽自己完成了后续的工作。

另立华望!国企高端突围良机-有驾

智造合营新模式

华望这个模式,可以说是更彻底地“捆绑”在一起了。广汽掌握着主导权,华为则深度参与到产品的定义和智能系统的开发中,而制造、交付、供应链这些关键环节,全都牢牢控制在广汽这边。分工很明确,谁也不在关键地方“卡脖子”,也省去了很多对外协调的麻烦。

市场是不等人,尤其是高端市场,更是不能拖。广汽这次出手,目的很明显,就是先把高端这块阵地稳住。

30万这个价位的竞争,简直可以说是“贴身肉搏”。这个价格区间是新能源用户从中间价位往高端走的一个分水岭,消费者对智能化体验、驾驶感受、品牌调性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可选的品牌和车型也特别多。

所以,华望要是想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就注定要跟那些已经成熟的玩家正面硬刚。

不过,华望也有自己的优势。华为在智能座舱和高阶辅助驾驶方面,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很强的品牌印象,自带话题度;而广汽的制造体系,则是稳扎稳打的后盾,能保证新车在交付和品控上不出问题。

这种“智造合营”的模式,在现在的新能源车圈里其实并不多见。跟华为之前做的HI模式(比如极狐)或者智选模式(比如问界)相比,华望更像是一个从一开始就并肩作战、目标一致的组合,两个人一起跑,方向也一致。

另立华望!国企高端突围良机-有驾

华望品牌布局计划

广汽这次的计划挺明确的,今年年底就会公布全新的品牌名字。他们第一款车会瞄准30万元级别的豪华智能新能源市场,会搭载华为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预计要到2026年底才会正式亮相。

广汽集团的总经理冯兴亚说,华望这个品牌会基于全新的架构,走技术领先路线,打造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

在销售网络方面,华望从8月份就开始在核心城市招募渠道商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都列在首批名单里,一共有40个城市。他们采用的是“体验中心加代理店”的1+N模式,这种布局能快速覆盖重点市场,同时还能控制成本。

这波操作到底能不能成功,还得等到2026年第一批车型上市才能见分晓。不过不管结果如何,广汽已经通过华望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

这不仅是一场防守战,更是一次提前的反击。因为在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高端市场的名额只会越来越少,谁先占上位,谁就多一分主动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