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国内汽车圈的消息可真不少,尤其是工信部网站,隔三差五就公布一批新车,跟看连续剧似的,总有新角色登场。
这不,又一个新面孔被曝光了,叫“大众安徽与众07”。
一听这名字,很多人可能得琢磨一下,大众咱们熟,可这个“与众”是个啥?
而且这车看着也不太像我们印象里的大众车,线条犀利,一副运动健将的模样。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大众这是又要在国内搞个新品牌吗?
今天咱们就来当一回侦探,把这台与众07的来龙去脉好好聊清楚,看看它到底是不是一台值得咱们期待的车。
首先,咱们得把这个名字给弄明白。
这个“与众”品牌,对于大部分国内消费者来说确实很陌生,但它其实大有来头。
它并不是大众集团凭空捏造出来的一个新牌子,而是源自欧洲,是大众集团旗下西班牙品牌西雅特(SEAT)的高性能子品牌,名叫Cupra。
这么一说是不是就有点概念了?
打个比方,就像奔驰有AMG,宝马有M部门一样,Cupra就是西雅特专门造高性能、运动化车型的品牌,在欧洲年轻人里头人气相当高。
所以,这个“与众”就是Cupra的官方中文名。
之前已经亮相过一台叫“与众06”的车,原型是Cupra Born,而这次的“与众07”,它的欧洲原型车就是Cupra Tavascan。
这下就清楚了,这台车流淌的是西班牙的奔放血液,只不过是在中国由“大众安徽”这个新合资公司来生产。
说到大众安徽,这也是大众在国内的新布局,是大众和江淮汽车合作的产物,主攻的就是新能源车。
把Cupra这个主打年轻、个性的品牌拿过来国产,大众的心思很明显,就是想用一张新面孔,来跟国内打得火热的各种新势力品牌正面较量一番。
弄明白了身世,咱们再来仔仔细细地品一品这台车本身。
从工信部公布的照片来看,与众07的外观设计确实很有冲击力,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大众ID.系列那种圆润可爱的风格完全不同。
它的前脸虽然也是电动车标志性的封闭式设计,但设计师通过非常凌厉的线条,勾勒出了极强的攻击性。
那个大灯组,造型像鹰眼一样锐利,内部还有三个三角形的光源结构,点亮之后辨识度非常高,透着一股狠劲儿。
中间一条贯穿式的灯带把两个大灯连起来,这也是现在流行的设计,能让车头看起来更宽、更低趴。
车头盖上那几条鼓起来的肌肉线条,更是把力量感直接拉满。
再往下看那个保险杠,造型非常复杂,两侧有尺寸很大的进气口装饰,虽然是封死的,但视觉效果相当唬人,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梯形进气口,整个车头的层次感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
车身侧面才是这台车的精华所在。
它采用了非常流畅的溜背造型,车顶的线条从B柱之后就开始缓缓下滑,一直延伸到车尾,形成了一个非常动感的轿跑姿态。
这种设计现在非常受年轻人欢迎,因为它看起来就像一台跑车,特别拉风。
当然,好看也是有代价的,就是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可能会比传统的SUV稍微局促一点,但对于追求个性的消费者来说,颜值即正义。
我们看数据,这台车的长度达到了4853毫米,快接近4米9了,是个标准的中型SUV个头,但它的高度却只有1566毫米,比很多紧凑型SUV还要矮。
又长又宽又低趴,这种车身比例天生就带着一股运动范儿。
腰线的设计也很讲究,一条笔直的线条从车头贯穿到车尾,让车身侧面显得很修长。
轮毂提供了19英寸和20英寸两种选择,那个20英寸的双色轮毂造型很像一朵盛开的花瓣,非常漂亮,进一步强化了整车的运动气息。
车尾的设计同样精彩。
后备厢盖上沿有一个微微上翘的小鸭尾,这是性能车上常见的设计元素,能增加一点下压力,当然更多的是为了好看。
尾灯也是贯穿式的,和车头灯的设计语言相呼应,内部的光源也是三角形的,点亮后科技感十足。
整个车尾的线条非常饱满,很有肌肉感。
最夸张的还是最下方的后保险杠,设计了一个类似跑车扩散器的造型,层次分明,立体感很强,仿佛在告诉后方的车辆:我可不是一台普通的家用车。
看完了外在,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它的内在核心。
根据申报信息,这次曝光的与众07是一款单电机后驱车型,电机的最大功率是170千瓦。
这个动力参数大家应该不陌生,和大众ID.4、ID.6的后驱版是完全一样的,这再次证明了它出自大众成熟的MEB纯电平台。
这个动力水平对于一台家用SUV来说是完全足够的,日常超车、加速都会很轻快。
不过,这次最大的看点,也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是它的电池。
信息显示,与众07将搭载来自国轩高科的磷酸铁锂电池。
这一点信息量可太大了!
首先,国轩高科是我们中国本土的优秀电池企业,而大众集团本身就是国轩高科的大股东之一。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大众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已经深入到了核心供应链层面,它不再是简单地把国外的技术拿来组装,而是深度地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产品。
其次,它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
我们知道,之前上市的与众06用的是三元锂电池。
相比之下,磷酸铁锂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更低,而且在安全性、循环寿命方面也更有优势。
在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打得异常激烈的大背景下,大众选择为主力走量车型换上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这个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就是为了把价格打下来,用更强的性价比去参与市场竞争。
这反映出大众这个“老牌劲旅”对中国市场的反应速度变得非常快,它已经学会了如何根据中国的市场环境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策略。
这背后,也恰恰彰显了我们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强大实力,我们的电池技术已经先进到让国际汽车巨头都愿意深度绑定,并且以此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武器。
这不仅仅是一台新车的发布,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实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