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上半年在中国卖了69辆车,这个数字就很灵性。
讲真,我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愣了三秒,第一反应不是“卧槽这么惨”,而是“坏了菜了,行为艺术搞到车圈了”。
这哪是卖车,这是在COSPLAY一个破产的贵族,主打一个体验生活。
同期恒大汽车,对,就是那个连呼吸都觉得浪费经费的恒大,卖了它的二十倍。特斯拉Model 3一个月能卖三万多。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你还在用燧石取火,人家直接掏出了三体人的水滴,一个冲锋你就没了,连个分子结构都留不下。
每卖一辆车亏二十七万,毛利率负得底裤都不要了,上半年亏了快十二亿美金。
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说这哥们比我还热心肠,普照大地,燃烧自己。
同行看了也得傻,这已经不是价格战了,这是自爆卡车冲进人群,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
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请客吃饭,是黑暗森林。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对手的饭碗砸了,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谁都别吃。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极星显然是奔着成盒去的,而且姿势非常优雅,非常北欧。
它以前不是这样的,2017年刚出来的时候,顶着沃尔沃和吉利的光环,妥妥的富二代人设,第一次亮相的极星1,卖一百四十五万,限量五百台。
这是什么打法?这是奢侈品的打法,用稀缺性来制造“品牌玄学”。
讲真,这种玄学特别好用,你看奔驰,最值钱的就是那个标。你再看特斯拉,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讲什么性价比,他觉得你在侮辱他的信仰。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极星也想走这条路,想让大家为它的“瑞典血统”和“北欧设计”这两个词买单。
但它自己先心态崩了。
从一百四十五万的跑车,Duang一下跳到三十万的家用车,然后又冲到七十万的SUV,最后又搞个百万级超跑。
七年六款车,价格带从三十万到一百多万反复横跳,跟耍猴一样。
用户直接就懵了,大哥你到底是迪卡侬还是爱马仕?你能不能给个准话?
你一下说自己科技感强,一下又说自己是豪华品牌。
可你看看人家蔚来,服务堆到你不好意思,硬是把高端人设立住了。
你极星呢?只会反复念经:“我是瑞典血统,我是北欧设计”。
你以为你是雷电法王杨永信啊,念个咒大家就都信了?
这套说辞,本质上是一种压缩毛巾,听起来特别大,一泡水,就那么点东西。
更魔幻的是它内部的管理。
中国团队开会,要等瑞典那边睡醒,差着六七个小时的时差。
等瑞典人喝完咖啡开完早会,中国的市场热点黄花菜都凉了,竞争对手都开庆功宴了。
这是跨国公司吗?这是异地恋,而且还是那种注定要分手的异地恋。
八年换了七个中国CEO,平均一年半不到就提桶跑路。这比我大学时候换女朋友都勤快,真的。
策略也是变来变去,一会儿直营,一会儿经销,像个没头苍蝇。
最典中典的是,国内搞活动用的物料,居然还要从瑞典空运过来。
就问你怕不怕?
这物料是镶了金还是开了光?非得坐飞机来?
这种操作,骨子里就是一种傲慢,一种“不务正业”的表演性人格。
它根本没想明白,在中国这个修罗场,决定你生死的不是你PPT上那个北欧森林有多好看,而是你能不能比对手快0.1秒把价格降下来,把配置堆上去。
人家都在拼刺刀,你还在琢磨怎么优雅地擦刀。
这不就是找死么。
然后我们再聊聊产品,这个最核心的“铁疙瘩”。
极星2,召回了五次。2020年那次最吓人,开着开着车直接在路上“宕机”了。
这哪是电动车,这是任意门啊,说停就停,充满了未知的惊喜。
车主都说,回厂修比OTA升级还频繁。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安全,是别把我扔在半路上。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而一辆车的安全感,关键就在于它别自己发疯。
你看人家小鹏理想,天天吹自己的智能驾驶,天天搞各种极限测试,不管你信不信,人家至少在演,在努力让你信。
极星呢?关键的安全问题,第三方检测报告没有,工厂改进措施不说,就一句轻描淡写的“我们解决了”。
你谁啊?你说解决了就解决了?
就这?还想卖车?做梦去吧!
资本市场更是直接不装了,摊牌了。
沃尔沃一看这儿子扶不起来,直接把股份从48%降到18%,撂下一句“以后没钱了别找我”。
这基本就是断绝父子关系了。
最后还是亲爹李书福看不下去,紧急砸了两亿美金,把持股拉到66%。
但这两亿美金,听着多,扔进去就是个响。
公司账上就剩十亿现金,每个月烧两亿,五个月就得去要饭。
唯一的指望是欧洲市场,占了七成五的销量。但美国市场也崩了,第二季度直接跌了五成六。
美国人不傻,他们发现贵的电动爹不好伺候,纷纷回头去买混动和油车了。
金钟罩铁布衫,还得是加油站。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现在的车圈比作修仙界,可能有点对不起那些兢兢业业的修仙者。人家修仙好歹还有个飞升的目标,现在这帮车企,感觉目标就是拉着所有人一起渡劫失败。
极星的问题,从来不是缺钱,是脑子缺根弦。
它想假装自己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北欧贵族,但产品力又撑不起它的高冷。
它想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捞钱,但骨子里又瞧不上这里的用户和玩法。
这种拧巴,这种自我矛盾,最终体现在了那69辆的销量上。
所以极星还有没有机会?
机会当然有。
只要它能把自己忽悠信了,那总能找到下一波韭菜。
毕竟,在这个魔幻的世界里,最大的本事,不是造车,是造梦。
而梦,是不需要逻辑的。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