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

铃木汽车在过去可是很多中国家庭心中的“梦想座驾”。

它在街头可是出了名的“老大”,走在路上谁也不怕。

谁能想到,2018年,铃木居然宣布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不利用我国这么大的中国市场,反而去印度发展。

看样子,铃木你太自信了!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过去的荣耀

1984年,铃木汽车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经济正在快速发展,汽车市场还刚刚起步。

铃木很快发现了这个机会,通过和长安汽车的合作,在国内迅速建起了生产基地。凭借其技术优势,铃木在中国市场逐渐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铃木早期的成功十分顺利,尤其是奥拓车型,因为它的体积小、价格实惠,很快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这款车很适合当时的中国消费者,很多人都喜欢它,特别是在90年代。铃木通过和长安汽车、昌河汽车合作,卖得更多了,销量也一直上升。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到2005年,铃木汽车在中国的销量超过了100万辆,成为当时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头羊。

铃木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除了产品本身有竞争力外,铃木还成功地融入了中国的汽车制造体系,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并与国内企业共同培养了本土化的生产链。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能力的增强,市场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很受欢迎的小型车现在渐渐不能满足大家更高的需求了。

中大型汽车和越野车越来越受欢迎,成为市场的新宠。而铃木公司似乎在市场策略上有些滞后,没有迅速调整自己的车型来迎合消费者的新需求。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半途的迷路

以前人们买车主要看中的是省油和实用,但现在随着收入增加,大家更希望能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了。

现在人们越来越喜欢中大型汽车和SUV,智能化功能也越来越受欢迎。国内的品牌比如比亚迪、吉利、长安,因为他们的车更贴近市场的需求,所以变得越来越火,吸引了很多买家的注意。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铃木没有及时调整策略,依然坚持主打小型车。这种策略让铃木与市场越来越脱节。在中国,消费者需求变化的速度令人惊讶。

铃木没有及时应对这个变化,反而坚持自己的传统优势,这种停滞不前的做法让它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尽管铃木的高层管理者们进行了多次讨论,但这些讨论并没有变成实际行动。铃木一直未能及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车型,也没有增加对SUV和中大型车的投资。

即使市场对汽车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铃木仍然坚持主打“小车、节能”这一卖点,这让它错失了很多机会。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当买家越来越倾向于购买空间更大、动力更强的车辆时,铃木依然专注于其小型车的原有优势,最终慢慢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撤出中国市场的决定

2011年,铃木在中国卖出了22万辆车,虽然这个数字已经很不错了,但这已经是铃木在中国市场上的最好成绩了。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之后铃木的销量开始急剧下滑,特别是在2018年,铃木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骤然跌至2.4万辆,同比下降了47%。

过去,铃木因为质量好和稳定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但随着中国市场竞争的加剧,铃木的质量问题也开始频繁被曝光。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2015年,铃木公司被揭露存在质量检查和数据造假的问题,这严重伤害了铃木的名声。消费者对铃木越来越不满意,导致铃木在中国市场的信誉急剧下滑。

在质检问题被曝光后,铃木的态度让人大跌眼镜。与消费者的期待背道而驰的是,铃木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负责任态度。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品牌声誉的下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此外,铃木在中国市场的策略和管理方式也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最终导致企业在华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减弱。

不久之后,到了2018年9月,铃木公司宣布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一元钱,将其在长安铃木中的股份卖出,这意味着铃木正式离开了中国市场。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退出中国市场后,铃木并没有离开全球市场,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印度市场。印度是一个非常大的新兴市场,人们那里对汽车的需求和铃木的产品很匹配。

铃木在印度市场的成功也验证了这个决定的正确性。到了2021年,铃木在印度卖出了大约137万辆车,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成为了印度市场的领头羊。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印度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变化比较慢,铃木凭借经济实惠的小车,在这个市场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不过,随着印度市场逐渐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这个一度被称为“国民车”的品牌,没能跟上中国市场的步伐,最终退出了舞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企业需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迅速的应对策略。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如果一直沿用旧的方法而不求进步,最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由于铃木没有迅速调整策略,也没有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的需求,它一直依赖过去的成功模式,这导致它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日渐削弱。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讴歌的衰落

在中国这个竞争激烈且快速变化的市场里,只有不断创新并紧跟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些不创新、停滞不前的品牌最终会被淘汰。

就像曾经的高端汽车品牌讴歌,在2022年4月,广汽讴歌宣布从2023年起将不再在中国市场销售和生产现有车型,转而全面投入电动汽车业务。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讴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这一消息迅速登上了热搜。不过,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讴歌这个名字其实已经很陌生了。实际上,讴歌早在16年前就进入了中国市场,靠着本田的名气,它推出过不少车型,但这么多年过去,一直没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也没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即使国产后销量曾有所提升,但最终还是因为产品实力不够强、品牌知名度不高而迅速下降。讴歌的豪华感远不如同级别的奔驰、宝马和奥迪,设计和配置也无法让顾客满意。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很多本田车主都不喜欢讴歌,觉得它就像“长安王”,这使得讴歌很难突破消费者的购买障碍。

讴歌的车标看起来跟长安有点像,车里的设计也和本田差不多,根本让人感觉不到什么“豪华”。更别说在宣传上,讴歌也没花太多心思,除了偶尔参加几次车展,几乎看不到它的广告。

曾被称将永久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铃木6年前自信打脸-有驾

由于它的车型选择很少,仅有两款,并且在市场上没有明确的定位,所以在和像雷克萨斯、沃尔沃这样的竞争对手比起来,它的车型种类和价格范围都要逊色不少。

中国市场不再只想着奢侈,而是更加注重智能化、个性化和性价比。讴歌的退市,说明它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完全失去了立足之地。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图片都是从网络上找的,如果图片有版权或者有人觉得图片里的内容侵犯了他们的权利,请尽快联系我删除或者修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