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潮席卷蔚来,ES8狂揽6万锁单,盈利之路仍崎岖
10天。15万人。6万锁单。
这不是什么购物节的盛况,而是全新蔚来ES8上市后交出的成绩单。流量一度让蔚来App宕机,深夜的展厅依旧人头攒动。曾被巨额亏损和唱衰舆论包围的蔚来,似乎正迎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翻身仗。
但,火爆的订单能否真正将蔚来带离“ICU”?答案,远比表象复杂。
01 现象级热度从何而来?
价格,是第一重冲击波。
40.68万元起——这是全新ES6的整车购买价。若选择BaaS电池租用方案,门槛更是骤降至29.88万元起。相比上一代车型,起步价直降超过10万元。在高端大三排SUV市场,这无异于一枚深水炸弹。
用购买乐道L90高配版的预算,就能触及旗舰级ES8。性价比,从未如此直接。
产品力,是第二重底气。
尺寸全面升级。车长达到5280mm,轴距3130mm,从中大型SUV升格为名副其实的大型SUV。六座、七座布局,精准瞄准多人口家庭需求。
空间利用率令人惊叹。777升的整体装载能力,感应式电动前备箱容积达230升。一个被数据验证的细节是:乐道L90用户的前备箱周活跃度高达93%,几乎与后备箱使用频率持平。这说明设计真正切中了用户日常痛点。
配置上,“冰箱彩电大沙发”全面到位。8.8L电动智能冰箱、21.4英寸mini-LED天空屏、三把标配的零重力座椅……该有的舒适性配置一次拉满。
更核心的是技术底层。蔚来自研的神玑NX9031智驾芯片算力超1000TOPS,搭载31个高性能感知硬件,构建了新一代的智能驾驶系统。李斌提出的“新三大件”——智驾芯片、全域操作系统、智能底盘,在这款车上集中兑现。
趋势,是第三重东风。
李斌的判断正在被市场数据支撑:“增程式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正在过去,纯电大三排SUV的时代正在到来”。2025年上半年,纯电动汽车销量达441.5万辆,同比增长46.2%,而增程式销量则基本持平。用户体验的天平,正明显向纯电倾斜。
02 订单狂欢下的隐忧
然而,光鲜的订单数字背后,挑战如暗礁般潜伏。
产能,是首当其冲的瓶颈。
李斌透露,今年ES8的产能规划约为4万台。而目前锁单量已超过6万。这意味着,至少2万名用户需等到2026年才能提车。有报道称,当前下单预计需等待24-26周,提车时间恐排至2026年3月。
漫长的等待周期,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极度危险。理想、问界等竞品交付周期短得多,部分耐心耗尽的用户可能转投他处。
老车主的心结,是难解的题。
大幅降价对潜在消费者是利好,对老车主却是“背刺”。有车主称,短短8个月内车辆账面资产缩水高达17万元。一位今年6月购入第二代ES8的车主感到“品牌信任被深深伤害”。
尽管蔚来推出了如2万元焕新礼金券等补偿措施,但对资产大幅缩水的用户而言,感受仍是“杯水车薪”。如何平衡开拓新市场与维护品牌基本盘的关系,考验着“用户企业”承诺的含金量。
盈利,是终极的试金石。
订单火爆不等于利润丰厚。全新ES8在“功能拉满”的同时,价格却更为亲民,其单车利润率能否支撑企业健康发展,仍是问号。
蔚来CFO曲玉为四季度设定了整车毛利率16%-17% 的目标,并期望L90与ES8的毛利率能达到20%。实现这一目标,极度依赖供应链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
蔚来二季度经调整净亏损仍达41.27亿元。李斌已明确“第四季度必须盈利”是内部共识。这意味着,新车不仅要卖得好,更要真正贡献利润。
03 蔚来的底牌与未来
面对挑战,蔚来并非没有武器。
其最深的护城河,是已投入近200亿元构建的补能体系。截至9月20日,蔚来已建成8246座充换电站,覆盖“9纵11横16大城市群”的高速网络。在长三角等核心区域,用户平均3公里内就能找到一座换电站。这套网络彻底解决了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构成了难以复制的体验优势。
多品牌战略也开始协同发力。定位主流家庭的乐道L90上市首月交付即破万;瞄准高端小车的萤火虫品牌,三个月实现交付超万辆。三大品牌覆盖不同细分市场,共享技术底座,提升了研发效率和市场覆盖面。
组织变革也在推进。通过CBU(基本经营单元)机制,蔚来正提升体系化效率,目标是将季度研发费用控制在20-25亿元区间。“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正从口号变为生存必需。
结语:拐点已至,但终点未达
10天15万人试驾、6万锁单,无疑证明了蔚来ES8产品力的成功,也印证了市场对高端纯电SUV的接受度达到新高度。这确实是蔚来期盼已久的“拐点”。
然而,从“订单火爆”到“健康盈利”,中间还隔着产能地狱、用户关系维护、成本控制等重重关卡。李斌说,“汽车行业的竞争是一场长期马拉松,没有永远的‘拐点’,只有持续的突破”。
蔚来确实显露出了从谷底向上走的迹象。但能否真正稳居“安全区”,取决于其能否将眼前的热度,转化为可持续的交付能力、用户忠诚度,以及至关重要的——自我造血能力。
这场大考,第四季度的财报将给出第一个关键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