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最近的数据,特别有意思。
凯美瑞锋兰达这些老哥们稳如老狗,但汉兰达,这个曾经中年男人的耶路撒冷,这个加价排队的精神图腾,直接一个高台跳水,销量跌了三成多。
不装了,摊牌了,汉兰达的神话,坏了菜了。
这事儿吧,你不能只看车,你得看背后的人,都疯了。
这个市场的本质,早就不是那个温情脉脉的菜市场了,它就是一个血腥的绞肉机。以前大家比的是谁的刀快,谁的肉好。现在不是了,现在是有人直接往绞肉机里扔炸弹,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汉兰达为什么崩?因为它还活在那个讲道理的年代。
它觉得,我空间大,我质量好,我保值率高,我省油,我就是一个完美的六边形战士。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问题是,现在的牌桌上,大家不玩斗地主了,大家玩的是狼人杀。
你一个兢兢业e业的好人,根本活不过第一晚。
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他们要的是什么?他们要的是“情绪价值”,是“智能体验”,是“科技平权”。讲人话就是,车可以不好开,但屏幕一定要大;发动机可以漏油,但自动泊车一定要骚。
我作为一个开过老款汉兰达的中年人,最有体会。那车机,真的,我奶奶家的收音机都比它智能。你想听个歌,得先把手机蓝牙连上,然后在一堆不知所云的菜单里翻半天,最后可能还断了。现在的新势力呢?你直接喊一声就行了,“你好理想,我想听摇滚。” 砰,就给你安排了。
讲真,我那个开汉兰达的朋友,最近天天在研究怎么给车机刷系统,就为了能装个高德地图。我看着都心累。
这就是降维打击。
你还在吭哧吭哧练金钟罩铁布衫,人家直接掏出了激光炮,一炮就把你的山头给轰没了。
你看锋兰达为什么卖得好?因为它便宜。
在绝对的价格面前,一切智能、体验都是花里胡哨。十来万,买个丰田标,带一套安全气囊,省油耐用,还要啥自行车?这叫精准卡位,卡的就是那些预算不多,但又对品牌有那么一点点迷信的用户。这是丰田的基本盘,是它最后的遮羞布。
还有塞那,这哥们儿更有意思。国产MPV都杀到二十万区间,配置堆得像个移动的皇宫,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恨不得给你配个搓澡师傅。
塞那呢?三十多万,内饰朴素得像个毛坯房,车机卡得像PPT。
但它就是能卖。为什么?
因为它叫丰田塞那。
这个逻辑和奔驰是一样的,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标。买塞那的人,图的不是配置,图的是那个“稳”,是那个在亲戚朋友面前“你看我懂车”的玄学光环。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是信仰,信仰是不能用性价比来衡量的。
所以你看,丰田现在就靠两招活着:一招叫“我便宜我无敌”,另一招叫“我品牌有玄学”。
中间地带,比如汉兰达这种试图讲道理、讲均衡的,就成了最先被牺牲的。
那丰田的混动呢?不是说很牛逼吗?
诶,这事儿就更魔幻了。
在一线城市,绿牌政策一收紧,不能上绿牌的插混和增程突然就不香了,丰田这种“虽然我是油车但我真的很省油”的混动,反而又有了呼吸权。
但是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人家根本不关心你什么牌。人家买车就一个逻辑:省心,耐用,别把我扔路上。丰田几十年的口碑,就是干这个的。
这种局面,就导致丰田陷入了一种精神分裂。
一方面,它看着新势力们玩命地卷智能、卷电驱,心里慌得一批,bZ4X就是它慌乱之下的产物,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基本等于白给。
另一方面,它回头看看自己的基本盘,诶,好像也还行,修修补补又能卖个三五年。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企比作修仙可能有点侮辱修仙了。人家修仙好歹还讲个道法自然,这帮哥们儿是直接物理飞升,力大砖飞。
这种状态,就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水温还不够高,还能扑腾两下,甚至觉得有点舒服。
真正要命的是什么?是华为和小米这种“天外飞仙”。
他们根本不按汽车行业的规矩来。
传统车企发布会:我们用了新的发动机,热效率提高了0.5%。
新势力发布会:我们用了新的芯片,算力提高了500Tops。
这两种语言体系,是三体人和地球人的区别。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消费者已经被教育成“算力教”和“屏幕教”的信徒了。你跟他们讲发动机,他们觉得你在讲上个世纪的故事。
就问你气不气?你辛辛苦苦造了一辈子发动机,人家一个OTA升级就把你干趴下了!
所以丰田还能撑多久?
这问题问错了。它能撑多久,不取决于它自己,不取决于它的技术有多牛逼,也不取决于它的车有多耐用。
它能撑多久,取决于那些买奔驰只为那个标,买特斯拉只为那个酷,买丰田只为那个“省心”的信仰,还能撑多久。
信仰这东西,你懂的,有时候比发动机耐用多了。
但有时候,它也脆得像一张纸。
毕竟,在所有人都开始用任意门的时代,你还在坚持自己的马车跑得最稳,这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
而我们,都是这场荒诞艺术的观众。
加大,加大,再加大。
这戏,越来越好看了。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