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迈巴赫”火了,试驾车排到22点!
“芜湖迈巴赫”——这可不是网友瞎起的外号。当奇瑞风云A9L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3.6万台、24小时锁单超5万时,这台挂着新品牌标、轴距3米、车长超5米的插混轿车,已经用实力把自己送上了“国民豪华轿跑”的神坛。最狠的是,它起售价才13.99万(叠加补贴后)。这价格,别说BBA,连二线豪华品牌都得抖三抖。可问题是,车太火,4S店试驾车不够用,排队试驾成了常态。于是,奇瑞高管李学用亲自下场道歉,宣布全国4S店营业延长至晚上10点,还紧急加配试驾车——这阵仗,你见过几回?
外观:低调里的“心机”,才是高级感
第一眼看到A9L,我脑子里蹦出四个字:“藏锋于形”。它不像某些新能源车那样堆满灯带、搞满天星格栅,而是用极简线条勾勒出沉稳的轮廓。前脸的“星瀑式”格栅配合贯穿灯带,点亮时像银河倾泻,但白天看又很克制。最让我上头的是那个可升降的电动扰流板——这玩意儿不光是帅,高速时能自动升起,降低风阻、提升下压力,妥妥的性能车思维下放。
车身侧面,5018mm的长度配上1965mm的宽体设计,比例修长却不臃肿。3000mm的轴距,直接跨入D级车门槛,后排空间宽敞到能翘二郎腿。我特意让身高1米8的朋友坐进去,头顶还有一拳多,膝盖离前排座椅足足两拳半。这种“老板座”体验,配上后排双层静音玻璃和座椅加热,谁还敢说这是台“14万的车”?
内饰:不堆料,但堆“懂你”
坐进驾驶舱,我没急着点火,而是先摸了三下:方向盘、座椅、中控台。皮质细腻,缝线工整,触感温润——这是几十万豪车才有的“体感”。10.25英寸液晶仪表+大尺寸中控屏的组合不算惊艳,但系统流畅度出乎意料。重点是,它全系标配了手机无线充电、256色氛围灯、电动尾门这些“幸福感配置”,不像某些品牌,把它们塞进顶配包里让你加钱选。
我试驾的是高配版,前排座椅带按摩功能。说实话,很多车的“按摩”就是震动马达糊弄人,但A9L的按摩有力度调节,还能选不同模式,像极了家里的高端按摩椅。更贴心的是,它支持全车无钥匙进入——你揣着手机或钥匙靠近,门把手自动弹出,仪式感拉满。
动力:“电混猛兽”,不是说说而已
动力系统是A9L的“王炸”。它搭载的鲲鹏超能电混CDM 6.0系统,单电机版本就有374马力、530牛·米,什么概念?比很多2.0T高功率发动机还猛。我试驾的是后驱版,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直接把人按在座椅上,加速线性且持续,完全没有传统混动车那种“动力衔接顿挫”。
更狠的是雪豹四驱双电机版,综合功率639马力,扭矩854牛·米,零百加速进入3秒俱乐部。虽然我没试这版,但听工程师说,它匹配的是电混DHT Pro变速箱,换挡几乎无感。CLTC纯电续航260公里,综合续航超2500公里——这意味着从北京开到广州,中途几乎不用加油充电。
这里科普一下:混动车的“续航焦虑”正在被重新定义。A9L的33.67kWh电池包,支持快充,30分钟能充80%。日常通勤用电,长途用油,既省油又无焦虑。我算了一笔账:按百公里油耗4L、电价0.6元计算,每公里成本不到3毛钱,比纯电车还低。
智能驾驶:端到端大模型,真能“看懂”中国路?
智能驾驶是A9L的另一大卖点。它搭载猎鹰500/70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采用端到端大模型——这词听着玄乎,简单说就是系统能像人一样“理解”路况,而不是机械执行指令。比如高速避让AES功能,能在135km/h时识别障碍物并自动变道,我在高环测试时亲眼见过,系统反应比人还快。
还有个功能让我印象深刻:儿童鬼探头AEB。模拟场景中,一个小孩突然从 parked 车后冲出,系统在60km/h时成功刹停。这不是简单的雷达探测,而是融合了视觉、雷达、算法的“预判式制动”。虽然不能完全替代驾驶员,但关键时刻能救命。
不过我也得提醒大家:L2级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我在试驾时开启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系统表现稳定,但遇到施工路段或标线模糊时,还是会提醒接管。技术再先进,手不离方向盘、眼不离路面,才是安全底线。
安全与操控:3000mm轴距,也能“劈弯”?
很多人觉得轴距长的车一定笨重,但A9L用实力打了脸。高配版带悬架软硬调节,运动模式下底盘紧绷,过弯侧倾控制得极好。我在试车场跑了个8字绕环,车身姿态稳健,转向精准,完全没有“船感”。
全系标配9个安全气囊、前后驻车雷达、360全景影像,被动安全拉满。车身结构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轻量化设计,既保证刚性,又降低能耗。风阻系数低至0.22Cd——这数据比很多超跑都低,意味着高速更稳、更省电。
用户怎么说?“奇瑞这次真听劝”
我在4S店遇到一位刚下定的老铁,他说:“我本来想买某新势力,但看了A9L的配置和价格,直接转单了。”他还提到,试驾排队太夸张,等了三天才轮上。好在李学用道歉后,4S店延长营业时间,周末也能试驾了。
另一位车主说:“最打动我的是全系标配这么多配置,不像某些品牌‘丐版’抠门到极致。”网友那句“奇瑞最大品质是听劝”真不是吹——销量火爆导致服务跟不上,高管立马道歉+加车+延时,这反应速度,多少大厂该学学?
横向对比:A9L vs 比亚迪汉EV vs 小鹏P7+
项目 风云A9L 比亚迪汉EV 小鹏P7+
起售价 13.99万(补贴后) 17.98万 18.69万
车长/轴距 5018mm / 3000mm 4995mm / 2920mm 4880mm / 2900mm
纯电续航(CLTC) 260km 506km 602km
动力形式 插混(可油可电) 纯电 纯电
智能驾驶 猎鹰系统(端到端) DiPilot XNGP
全系标配配置 360影像、座椅加热、氛围灯等 部分需选装 多数需选装
结论:A9L优势在于价格低、配置高、无续航焦虑;汉EV胜在纯电续航长、品牌认知高;P7+智能化更成熟,但价格偏高。如果你在二三线城市,充电不便,A9L的插混属性就是最大优势。
前景与思考:爆款之后,产能是最大考验
A9L的热度毋庸置疑,但月销5万+的订单,对任何车企的供应链都是巨大挑战。目前奇瑞已紧急调配产能,但能否持续交付,还得看后续表现。消费者热情可以理解,但理性下单更重要——别为了“抢首发”而盲目锁单,毕竟买车是长期使用。
我也好奇:当“性价比”不再是唯一武器,A9L如何维持品牌溢价? 风云作为新品牌,后续产品力能否跟上?这些问题,可能比销量数字更值得我们关注。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A9L这波操作够不够“国民豪华”?如果是你,会选插混的A9L,还是纯电的汉或P7+?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每条都会看,有问必回。
对了,下次试驾我争取试试雪豹四驱版,3秒加速到底有多爽?回来告诉你。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