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等人注意,熄火后这4个操作,分分钟让车抛锚

咱们有车的朋友,可能都干过这么一件事:夏天在地下车库等人,外面热得像蒸笼,车里又不想一直开着发动机烧油,于是就把火熄了,然后顺手打开空调吹吹风,再给手机充上电,可能还会打开音响听会儿音乐。

这一套操作下来,感觉既省油又舒适,简直是两全其美。

但您可能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正在悄无声息地伤害着您的爱车,甚至可能在您最需要用车的时候,让它彻底趴窝。

地下车库等人注意,熄火后这4个操作,分分钟让车抛锚-有驾

这可不是吓唬人,每年因为这种“熄火后用电”导致电瓶亏电,最后需要道路救援的案例,数量多得惊人。

要弄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咱们得先搞清楚汽车的供电原理。

当您的车子发动机正常运转时,车上所有的用电设备,比如空调、音响、大灯,它们的电主要来自于发电机。

发电机在工作的同时,还会给电瓶充电,让电瓶时刻保持在一个满电的健康状态。

可一旦您把发动机熄火了,发电机就跟着休息了。

这时候,您车上所有还在工作的电器,它们消耗的就完完全全是电瓶里储存的电量了。

电瓶从一个“一边吃饭一边干活”的状态,变成了一个“只干活不吃饭”的状态,这电量自然是只出不进,用一点少一点。

那么,熄火后哪些操作对电瓶的伤害最大呢?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首当其冲的就是开空调。

很多人觉得,我不开制冷,就开个通风吹吹风,能用多少电?

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汽车空调的制冷功能确实需要发动机带动压缩机,熄火后是没法用的。

但是,那个负责把风吹出来的鼓风机,它可是个纯粹的用电大户。

有专业测试做过实验,一辆普通的家用SUV,在熄火状态下把鼓风机的风量开到最大,仅仅十分钟,电瓶的电压就能从正常的12.6伏左右,掉到11.2伏,这下降速度是非常快的。

如果持续这么吹上半个小时,电瓶的电量就会被过度消耗,进入一种叫做“深度放电”的状态。

这种情况对电瓶的伤害是永久性的,会导致电瓶内部的化学物质发生不可逆的损坏,容量会大幅度缩水。

之前就有新闻报道,一位车主在夏天高温天气,为了在车里凉快地等朋友,熄火后开了两个小时的空调通风,结果不仅车没打着,电瓶也彻底报废了,最后换电瓶花了两千多块钱,这个“清凉”的代价实在太高了。

其次,就是给手机充电和使用车上的加热设备。

地下车库等人注意,熄火后这4个操作,分分钟让车抛锚-有驾

现在的车,USB充电口是标配,熄火后给手机充个电,感觉再正常不过了。

但您得知道,这电也是直接从电瓶里抽的。

同时给两部手机充电一个小时,消耗的电量,比您的行车电脑待机一整天还要多。

更厉害的是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这些功能,它们为了快速升温,启动瞬间的电流非常大,能达到20安培以上,这对电瓶来说是一次沉重的负担。

一块汽车电瓶的寿命,通常是用充放电循环次数来衡量的,大概是五百到八百次。

您每一次熄火后这样大功率用电,就相当于加速消耗了它的寿命。

本来能用个五六年的电瓶,在您手里可能两三年就不行了,这就是原因之一。

再来说说听音响。

在车里享受音乐确实是件美事,尤其是有些朋友还改装了更高级的音响。

但音响,特别是大功率或者改装过的音响,同样是耗电大户。

把音量开得很大,在车里听一个小时的音乐,消耗的电量差不多等于让您的车怠速运转二十分钟。

而且还有一个潜在的风险,一些改装音响如果电路设计不规范,在电瓶电压过低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短路,轻则烧掉音响主机,重则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电路故障,得不偿失。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车子打不着火的时候,反复、连续地去拧钥匙启动。

尤其在冬天,这种情况很常见。

大家心里着急,就一次不行再来一次。

可您要知道,每一次启动发动机,都是电瓶在短时间内最大功率的输出,会消耗掉自身3%到5%的电量。

如果连续拧个五六次都打不着,电瓶的电压基本上就掉到了启动的最低限度以下,彻底没劲儿了。

同时,这种操作对启动机也是一种折磨,齿轮反复啮合,会加剧磨损,大大缩短启动机的使用寿命。

地下车库等人注意,熄火后这4个操作,分分钟让车抛锚-有驾

这些不良习惯带来的后果,绝不仅仅是打不着火这么简单。

当电瓶被过度消耗,电压过低时,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汽车的“大脑”,也就是行车电脑(ECU),会因为供电不足而工作不正常,可能会出现数据错乱。

这时候就算您搭电把车打着了,也可能会发现车子开起来一抖一抖的,发动机故障灯亮起,尾气排放也可能不达标。

而且,被深度放电过的电瓶,即使重新充满,其性能也大不如前,容量可能只有原来的七八成,寿命已经受到了实质性的损伤。

更深层次的损害发生在您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在电瓶亏电的状态下勉强启动发动机,由于启动机转速不够,发动机内部的曲轴和轴承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润滑油膜,会造成金属部件的直接摩擦,这种磨损是正常启动的好几倍。

这些隐形的损伤会慢慢累积,等到几万公里之后,就可能以异响、漏油等各种故障的形式爆发出来,到那时维修起来就麻烦多了。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非常简单。

首先,要养成一个好习惯:熄火前,先关掉车上所有的用电设备,比如空调、音响、大灯等等,然后再拧钥匙熄火。

如果熄火后确实需要在车内等待,请记住一个“黄金3分钟原则”,熄火后三分钟内,电瓶的状态相对稳定,此时不要使用任何大功率电器。

如果非要临时用电,比如给手机充个电,也请尽量控制在15分钟以内,并且最好不要同时使用多个设备。

一个更稳妥的办法是,每隔十几分钟,就启动一次发动机,让它怠速运转三到五分钟,这样发电机就能及时为电瓶补充一些电量,避免过度消耗。

平时,我们也要多关心一下电瓶的健康状况。

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自己买个万用表,每个月测一下电瓶的静态电压,如果熄火停放一夜后,电压还能保持在12.6伏以上,就说明电瓶状态良好。

启动车辆后,再测一下电压,如果能达到14伏左右,说明发电机工作正常。

当然,现在很多新车都配备了智能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它会实时监测电瓶状态,如果电压过低,会在仪表盘上提前报警提示,这就省心多了。

最后,良好的驾驶习惯也很重要,尽量避免每天都是超短途行驶,比如只开一两公里就熄火,这样电瓶的电量总是处于刚被消耗、还没来得及充满的状态,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寿命。

最好能保证车辆每周都有一次超过半小时的连续行驶时间,让发电机有足够的时间把电瓶喂饱。

一个小小的电瓶,关系到我们出行的顺畅和安全,多一些了解,多一分爱护,它才能在关键时刻,给我们最可靠的支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