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事故车门无法打开引争议 车主醉驾超速仍难掩安全隐患 网友:设计缺陷致悲剧发生

一场惨烈的车祸让小米SU7的安全设计被推上风口浪尖。车主醉驾超速撞向绿化带后,车身迅速起火,可无论路人如何施救,车门却像被焊死般纹丝不动。更令人揪心的是,这辆车的电瓶被安放在车头,一旦发生正面撞击,供电系统很可能当场罢工,让车门变成打不开的“铁棺材”。网友们纷纷质疑:难道炫酷的内凹式门把手,要以生命为代价吗?

小米SU7事故车门无法打开引争议 车主醉驾超速仍难掩安全隐患 网友:设计缺陷致悲剧发生-有驾

行车记录仪的画面被无数网友反复观看。视频里,驾驶员在事故前发出惊恐的吼叫,紧接着车身像失控的陀螺般左右摇摆,最终狠狠扎进路边的绿化带。剧烈的撞击过后,车头瞬间冒出浓烟,火苗以闪电般的速度吞噬着车身。

几个路过的司机立刻停车冲过去救人。他们拼命拉拽车门把手,可那看似普通的内凹式设计,此刻却像被施了魔法,任凭几人合力也纹丝不动。有人找来路边的石块,狠狠砸向车窗玻璃,玻璃碎裂后,他们伸手进去摸索车内的开门装置,依然毫无反应。

消防员匆匆赶至现场,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那辆车已完全被肆虐的大火吞噬,曾经的车身如今只剩一副焦黑的空壳,在余烟中静默着。据参与救援的路人回忆,从撞车到火势失控,前后不过三分钟。”一位有着十年驾龄的老司机在评论区留言,“电车的电池一旦短路,起火速度比点着的汽油桶还快。”

小米SU7事故车门无法打开引争议 车主醉驾超速仍难掩安全隐患 网友:设计缺陷致悲剧发生-有驾

有汽车博主拆解了小米SU7的结构图。原来这款车的低压电瓶被安置在车头位置,就像把家里的总电闸装在了大门外。当车头遭受猛烈撞击时,电瓶很可能会被直接撞坏,导致全车电子系统瘫痪。而SU7的车门解锁机构完全依赖电力驱动,一旦断电,就只能变成打不开的“铁疙瘩”。

不少网友翻出了小米SU7的宣传资料。资料里强调内凹式门把手能降低风阻,让车辆跑得更快。可没人提到,这种设计在断电时会失去作用。有车主吐槽:“平时觉得这个把手挺高级,现在才发现,关键时刻它会要人命。”

交通部门的事故报告显示,车主属于醉酒驾驶,车速也严重超过了道路限速标准。但这一点并没有平息网友的愤怒。“司机有错不代表车没问题。”一条高赞评论写道,“难道因为有人闯红灯,车企就能把刹车设计成装饰品吗?”

类似的案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并非首次发生。去年某品牌电车同样因为电池位置设计问题,在碰撞后出现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当时车企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加装机械应急开门装置,可小米SU7似乎并没有吸取这个教训。

小米SU7事故车门无法打开引争议 车主醉驾超速仍难掩安全隐患 网友:设计缺陷致悲剧发生-有驾

有从事汽车安全设计的工程师私下透露,现在很多车企为了追求科技感和设计美学,常常会牺牲一部分实用性。“隐藏式或内凹式门把手确实好看,但它们的可靠性远不如传统的机械把手。”这位工程师说,“在汽车安全领域,最简单的往往是最可靠的。”

截至目前,小米官方尚未就此事作出正式回应。其态度仍未明晰,大众还在翘首以盼官方能给出确切说法,以解诸多疑惑。但在小米汽车的官方论坛里,已经有不少车主发起了联名请愿,要求车企尽快给出解决方案。有人建议加装物理开门拉手,有人希望通过软件升级增加断电应急功能,还有人直接提出退车退款。

事故发生地的交警部门提醒广大司机,醉酒驾驶和超速行驶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表示,车辆的安全设计是否存在缺陷,需要专业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

一位参与救援的路人在接受采访时红了眼眶:“我们眼睁睁看着火越来越大,就是打不开车门。”这句话被网友截图转发,成了对汽车安全设计最沉重的拷问。

现在打开小米汽车的官方直播间,弹幕里全是关于车门安全的问题。主播们要么避而不答,要么重复说着“车辆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可屏幕上不断飘过的遇难者家属的悼词,让这些官方话术显得格外苍白。

有律师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如果检测结果显示车辆设计存在缺陷,车企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算车主有过错,也不能成为车企免责的理由。安全是汽车的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妥协。”

小米SU7事故车门无法打开引争议 车主醉驾超速仍难掩安全隐患 网友:设计缺陷致悲剧发生-有驾

夜幕降临时,事故现场只剩下烧焦的车架和散落的玻璃碎片。路过的司机都会放慢车速,对着这片狼藉默默叹气。

在汽车之家的论坛里,有位网友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买小米SU7是因为相信雷军说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可现在才明白,有些东西,真的不能拿来‘干’,比如生命安全。”这段话很快被顶上了热门,点赞数超过了十万。

但越来越多的SU7车主开始自发组织维权活动。他们在车身上贴满“车门打不开,生命无保障”的标语,希望能引起车企的重视。

一位汽车安全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的汽车设计太注重表面功夫了。消费者想要炫酷的外观和智能的功能,车企就拼命往这方面堆料,却忘了汽车最基本的功能是把人安全地送到目的地。”

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有网友发现小米SU7的宣传页面悄悄修改了内容。原本重点强调的“内凹式门把手”被换成了“隐藏式电动门把手”,但关于断电情况下如何开门的说明,依然没有任何提及。

小米SU7事故车门无法打开引争议 车主醉驾超速仍难掩安全隐患 网友:设计缺陷致悲剧发生-有驾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小米SU7车门安全隐患#的话题阅读量已经超过了十亿。有人晒出了自己拍摄的SU7车门拆解视频,视频里,想要手动打开车门,需要拆掉门板上的三个螺丝,再拔掉两个插头,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五分钟。“等你拆开门板,人早就被烧死了。”有网友这样评论。

一位曾经的小米忠实粉丝在论坛里写道:“我以前总跟别人说小米的产品性价比高。可现在我才明白,有些东西,真的不能只看性价比。如果连生命安全都保障不了,再便宜再好看又有什么用?”

事故已然发生一周之久,小米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郑重地发布了一份官方声明,打破了此前的缄默,给公众一个正式的交代。声明中表示,会对所有SU7车型进行排查,并为车主免费升级车门解锁系统。但对于已经发生的悲剧,声明里只字未提赔偿事宜。

有遇难者家属在接受采访时哭着说:“我们不要什么升级,我们只要人能回来。可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

只是以前大家看到的是它流畅的线条和炫酷的设计,现在看到的,却是那个可能会在关键时刻要人命的内凹式门把手。

一位从事汽车设计的网友在微博上写道:“汽车设计师应该时刻记住,我们画的每一条线,都关系到人的生命。”这条微博很快被删除,但截图却在各大社交平台疯狂传播。

小米SU7事故车门无法打开引争议 车主醉驾超速仍难掩安全隐患 网友:设计缺陷致悲剧发生-有驾

事故发生后的一个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新的汽车安全标准,要求所有新能源汽车必须配备机械应急开门装置。这个标准的出台,被网友们称为“SU7遇难者用生命换来的进步”。

在小米SU7的车友群里,曾经热闹的聊天记录变成了一片死寂。偶尔有人发一条消息,问什么时候能完成车门系统的升级,但得到的回复总是“请耐心等待”。

有网友发现,雷军最近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有人说他是在反思,也有人说他是在逃避。不管怎样,那场惨烈的车祸,已经成了小米汽车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

有人说车主自己酒驾活该,也有人说车企必须承担责任。但不管争论如何,有一个事实无法改变:那个曾经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生命,已经永远消失在了那场大火中。

在事故现场旁的路边,一束洁白的菊花静静伫立。那莹白花瓣似在诉说着无声的哀恸,于喧嚣尘世中,留存着一份对逝去者的缅怀与敬意。菊花旁边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希望你的死,能让更多人活下来。”这句话,或许是对这场悲剧最沉重的注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