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咱们的卡车突然“翻脸”,咋回事
那天7月30号,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督和计量局突然冒出个大新闻
闹得咱们国内不少人都在唠嗑
就说俄罗斯要把咱们的东风、一汽解放、中国重汽这些大牌卡车,统统给“封杀”了
不让它们出口到俄罗斯市场了
咱们平时还挺亲俄罗斯的,他们这突然变脸
难道说,这个俄罗斯,平常和咱们关系还算不错
咋突然就“背后捅刀子”了
咱们的卡车怎么在俄罗斯“杀出血路”
说到这卡车,咱们中国这边确实走了条不一样的路
你知道,卡车不只是拉货的家伙
更像是个“重型坦克”一样的存在
美国那边的变形金刚里,擎天柱变身的那辆大卡车,老厉害了
而前苏联也不差,生产的嘎斯-66、克拉兹-255B、吉斯5型、MAZ-543
那都是社会上赫赫有名的“硬货”
很是MAZ-543,六十年代就能装弹道导弹
反观咱们中国,那时候刚建国,啥都没有
连个像样的卡车都造不出来
不过,尽管造不出来,但用起来得,最关键是打仗跑长途
那会儿,工业还在起步阶段
别说你没听说过,朝鲜战争的时候,我军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打了个漂亮仗
主要靠的就是“老大哥”苏联送的卡车
那会儿,苏联送来了15000辆嘎斯-51,第二年又续购了12000辆
咱们可算是“喝了点汤”
俺记得,当时嘎斯-51在朝鲜战场上表现得可棒了
真是“抗美援朝的第一功臣车”
但是,光靠买别人的,终究不长久,咱们的科技人员和工人们都拼死拼活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终于搞出了中国第一辆卡车
大家都知道的“解放牌”
从那以后,咱们的卡车就像打了鸡血似的
很是改革开放后,咱们的卡车技术突飞猛进,到今天
产量和技术都跟社会上的工业大国差不了多少了
远销海外的市场还不少,越南、墨西哥啥的,去年上半年就卖出了35万多辆
不过,咱们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一直不咋地
你知道,俄罗斯尽管是咱们的邻居,但骨子里还是个“洋大人”,他们主要买欧美品牌的卡车
比如福莱纳、沃尔沃这些“洋货”
在俄市场占有率那次,曾经一度高达43.9%
咱们的卡车怎么能“杀出血路”,打入俄罗斯市场
这事儿光说“物美价廉”不够,还得看看国际局势怎么变
你知道不,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后
欧美对俄罗斯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金融、能源、军事这些地方都在打压俄罗斯,卡车也是重点打击对象
既然打仗,补给线最重要,要用大车拉物资
乌克兰冲突一开始,欧美国家就立马对咱们的卡车出口“划了个红线”
他们怕咱们的卡车会帮俄罗斯“添砖加瓦”,于是直接“封杀”了
那时候,俄罗斯的海外货都没了
战场上的补给线也变得紧张起来
急得他们团团转,搞到最后才想起了咱们——中国这个“好邻居”
咱们一看,这不就是个“好机会”
于是,咱们就趁机“冲进去”
把那块欧美“霸占”的市场一把抢了过来
从2022年开始,咱们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从4%一路飙升到2024年的58.3%
咱们就把“市场老大”的位置稳稳站住了
俄罗斯出手,究竟是啥“心思”
可别以为俄罗斯这次突然“对咱们出手”,是啥“随便的事”
其实,背后有很多“猫腻”
你知道,俄罗斯一直习惯用欧美品牌,早年间
福莱纳、沃尔沃这些洋货在俄市场闯出名堂
对他们来说,咱们中国的卡车刚开始还挺新鲜,慢慢的,他们发现,咱们的车尽管“便宜”点,但也有点“磨叽”——噪音大点,不太环保
使用寿命也比不上德国产的
真正让俄罗斯着急的是,咱们的卡车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直线上升
你知道不,自特朗普当总统后,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逐渐减少了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事逐渐占点便宜
俄罗斯的“脸面”逐渐好起来,也开始想“自己生产卡车”
毕竟,俄罗斯曾经是苏联的“超级大国”,工业基础那是很厉害
钢铁、重工业一度社会第一
眼下,反倒被中国“赶超”
俄罗斯人心里想:咱们曾经是“钢铁巨兽”,怎么眼下还要靠中国
他们就想“自己搞”,恢复老本行
在这地方,俄罗斯可是“老手”,他们去年5月还出了个新规:只要在俄罗斯国内组装的比例达到50%
你瞧,这不是打算“自己造”
把咱们的市场“挤出去”
当然,这个“算盘”挺精明的
他们希望,咱们的卡车如果要在俄罗斯继续卖得好,就得在俄罗斯“投产”,组装得差不多,然后提供“全套服务”
这不就是“互利共赢”的套路
咱们中国的卡车未来怎么走
还能不能继续“站得住脚”
这事儿,咱们得多琢磨琢磨
咱们还能不能“玩得转”
你知道不,俄罗斯这次“出手”也不是“随意”的
人家也是“深谋远虑”——你想,俄罗斯心里明白,没了咱们的卡车,自己再想“振兴”本国的工业
他们今年出个新规:只要在俄组装比例满了50%,就能享受关税减免
这意味着,咱们的卡车要继续留在俄市场,就得在那边“搞工厂”,不仅要“造车”
还得“保修、售后”都跟上
你说,俄罗斯这算盘打得多精明
他们一地方想“自己搞工业”,一地方又不想“失去咱们的份额”
这就像个“刁钻的算盘”,既要“自己玩”
咱们要不要也来点“反制措施”
比如说,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咱们卡车的“环保”“耐用”水平
让俄罗斯“看得起”咱们的“硬货”
依俺看,未来的路还长得很
咱们不能怕“挤压”,得用“技术”和“品质”去“打动”俄罗斯人
说实话,咱们的卡车“老厉害了”,只要“更地道、更得劲”
而且,咱们“走出去”的脚步还得更稳、更远
只要咱们把“质量”搞上去,俄罗斯市场再“翻身”也不是难事
说到底,国际局势变化快
俄罗斯“玩套路”,咱们也得“谋划好”
才能在这“变幻莫测”的市场里“站得住”
这场“卡车大战”,还远没有结束,咱们得“打起精神”来
别让“老外”把咱们“甩在后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