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大众那个最懂事的孩子,被车圈内卷逼疯了

讲真,斯柯达发了个概念车官图,我看到新闻的第一反应是去查了下日历,确认今天不是愚人节,然后又去看了眼窗外,太阳是不是从西边出来的。斯柯达,一个在大众集团里常年扮演“懂事的好孩子”、“性价比的守门员”角色的品牌,突然整了个跟科幻电影里跑出来的模型一样的东西,这感觉就像你家楼下那个天天穿个白背心下象棋的大爷,突然有一天穿着全套动力装甲跟你说他要去打灭霸。

完了,大众那个最懂事的孩子,被车圈内卷逼疯了-有驾

坏了,菜了,斯柯达不装了,摊牌了。当所有人都以为它会继续在“如何把一辆大众车做得更便宜”这条路上走到黑的时候,它突然一把子整活,掏出了这么个玩意儿。这车叫110 R Concept,官方说法是致敬经典。但你看看这造型,这哪里是致敬,这简直是把祖宗的棺材板掀了,然后装上四个轮子和一套霓虹灯,告诉全世界我祖上曾经阔过,而且是赛博朋克式的阔。

这个世界观就很奇妙。现在的车圈是什么?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所有人都红着眼睛在拼刺刀,卷价格、卷配置、卷冰箱彩电大沙发,恨不得把用户的整个客厅都塞进车里。竞争的逻辑已经不是“我怎么能活得更好”,而是“我先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蔚来乐道是连桌子上的蜡物都没放过。在这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背景下,斯柯达不研究怎么降价,不研究怎么多塞两个屏幕,反而在那里搞起了艺术创作。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我不入地狱谁爱入谁入,我要飞升”的超脱精神。

完了,大众那个最懂事的孩子,被车圈内卷逼疯了-有驾

你看这车的设计,它完全不讲道理。车头那个巨大的进气口,感觉一口能吞下一辆老头乐,消化一下还能给你吐出个充电宝。车灯小得像俩手电筒,仿佛在说“我看得见路就行,路看不看得见我,关我屁事”。这种设计,同行看了都得傻,不是被吓傻的,是纳闷,哥们儿你是不是颠了?三体人看了都得连夜坐飞船回母星,生怕被这种不讲逻辑的地球文明给降维打击了。

这事儿最荒诞的地方在于,它好像还挺认真的。你透过后窗能看到里面的防滚架,那轮胎宽得跟压路机似的。这俩玩意儿凑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这不仅仅是个样子货,它内心深处还真把自己当个性能车,甚至是个赛车。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种组合,脑子里就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穿着西装的会计,下班后不回家,而是跑到地下拳场跟人打黑拳,打得鼻青脸肿,第二天继续回去算账。这种反差感,就问你怕不怕?

这就像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斯柯DA用这个车在呐喊:我受够了!我不想再做什么老实人了!我也想当一次雷电法王,也想体验一下什么叫机你太美。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没办法,面对这种不讲武德的设计,你的逻辑处理器也会跟着宕机。

完了,大众那个最懂事的孩子,被车圈内卷逼疯了-有驾

我们总说一些品牌有玄学光环,比如奔驰,它最值钱的就是那个标。比如特斯拉,会买它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什么内饰做工,他觉得你侮辱了他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斯柯达的问题恰恰在于,它没有这种玄学。它一直是个纯粹的理工男,靠的是“大众同款,价格减半”这种朴素的价值观活着。一个理工男,突然开始写诗,还要用火星文写,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

所以这台车会量产吗?当然不会。你信吗?我反正不信。这玩意儿就是大众集团允许斯柯达在年底PPT上画的一道彩虹,让设计师们发泄一下常年被压抑的荷尔蒙。真要把它造出来,首先大众的刀法就不同意,其次斯柯达的目标用户也看不懂。他们只会问:这车后备箱能装多少东西?省油吗?保养贵吗?你跟他说什么空气动力学,什么拉力基因,他只会觉得你脑子不太好。

说起拉力,我就想起我小时候玩的暴力摩托,那才叫纯粹的驾驶乐趣。反正也看不清路,闭着眼睛一顿踹就完事儿了。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斯柯达悟了。它可能意识到,在一个所有人都发疯的市场里,保持理智才是最不正常的。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他们一起疯。这台110 R Concept,就是斯柯达递交的一份投名状,一份精神状态异常的诊断证明。它不是造给消费者看的,它是造给同行看的,潜台词是:别惹我,我疯起来连自己都打。

所以,这台车最终的价值是什么?它能拯救斯柯达的销量吗?并不能。它唯一的价值,就是让我们这些看客,在这个无聊的、内卷到极致的汽车市场里,看到了一个老实人爆发的瞬间。就像你看武侠小说,一个一直被欺负的扫地僧,突然使出了一套谁也看不懂的绝世武功。你不会去关心他这功夫能不能当饭吃,你只会觉得,卧槽,666,这世界真奇妙。

完了,大众那个最懂事的孩子,被车圈内卷逼疯了-有驾

而对于斯柯达来说,这就够了。真的,够了。至少,今天我们都在讨论它,而不是讨论它又降价了两千块钱。这就是胜利。一种精神上的闪电战。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