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香港街头为全运会火炬手欢呼的人群中,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位手持火炬奔跑的广汽董事长冯兴亚,身后的指挥保障车队清一色都是广汽传祺。 更让人意外的是,短短两个月前,广汽电动车在香港的销量还排不上号,而到了7月,根据香港运输署数据,广汽电动车竟一举冲进了香港市场前三! 这个曾经被合资品牌牢牢占据的市场,如今正被中国品牌快速改写格局。
当冯兴亚手持火炬奔跑在维多利亚港畔时,他身后跟着的传祺E9 PHEV指挥车成了现场最特别的风景。 这不是简单的品牌露出的,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科技秀”。 现场有香港媒体边拍照边向观众介绍:“冯兴亚身后的指挥车和保障车,就是广汽制造的传祺车。 ”一位香港市民随即竖起拇指:“怪不得好眼熟,之前在车行看到过,很靓很威水! ”
这场火炬传递背后,藏着广汽深耕香港市场的野心。 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唯一汽车官方合作伙伴,广汽集团为粤港澳三地十余个赛区提供了超700台服务用车。 这些车涵盖了纯电、混动、燃油等多种动力形式,构建了“全动力、全场景、全区域”的车型矩阵。
香港市场对广汽来说意义非凡。 冯兴亚此前在香港车博会上直言不讳:“香港是中国与世界连接的超级枢纽,具有重要的窗口作用和示范效应。 ”他把香港定位为广汽全球化战略的“桥头堡”和重要支点。 这个定位绝非空谈,从数据上看,广汽电动车在香港市场的崛起速度令人惊讶。 香港运输署7月数据显示,广汽电动车终端销量达303台,完成上牌236台,首次跻身香港电动车市场TOP3。
为什么香港市场如此重要? 因为拿下了香港,就等于拿到了通往全球右舵车市场的“通行证”。 广汽依托丰富的“右舵车”制造经验,专门为香港、澳门赛区提供了定制的“右舵版”全球化赛事用车。 传祺E9 PHEV和昊铂HT作为服务用车,全程以低碳、绿色出行方式为赛事保驾护航。
广汽传祺E9在香港被称为“明星保姆车”,去年10月上市时还请来了容祖儿到场助阵。 这款车已经成为香港市民身边的新晋豪华选择,受到了香港用户的热捧。 今年6月的香港汽车博览会上,广汽国际发布了“One GAC 2.0”全球化战略香港落地计划——“香港 ACTION”。 这个计划发布后,广汽在港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广汽国际总经理卫海岗揭示了他们在香港的成功秘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本土企业,广汽将充分发挥以广州番禺总部为中心的产业体系优势,坚持长期主义、合作共赢。 ”他强调,广汽在香港市场的一切行动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一切围绕香港消费者的需求,在香港为香港,融入香港,服务香港,贡献香港。 ”
这种“在当地为当地”的理念,体现在具体的市场策略上。 比如在充电配套这个香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上,广汽已经宣布将在2028年前在港建成300座超充桩。 这个覆盖力度直逼特斯拉,显示出广汽打造完整补能生态的决心。
广汽的出海模式与众不同。 它不仅仅是在卖车,而是在输出一整套产业生态。 目前,广汽国际已逐步构建起覆盖85个国家与地区的全球网络,拥有570余个销售服务网点、5家海外工厂及7个中转仓库。 这种“整车出口+本地化运营”的模式让广汽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2025年1-9月的出口数据证明了这种模式的成功:广汽集团实现出口整车9.2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超过92%,同比增长16.5%。 这些数字背后,是广汽对海外市场的深度理解和精准布局。
广汽的国际化之路还体现出文化层面的思考。 通过赞助全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事,广汽实际上在演练“文化出海”。 运动员、工作人员、市民在参赛、观赛过程中,能切身体验到广汽产品背后的大湾区科技、大湾区文化魅力。 体育作为全球通用语言,成为广汽连接不同市场消费者的桥梁。
在10月结束的广交会上,广汽创新跨界广交会、美食节与全运会三大IP,实现“美食+体育+科技”的跨界整合。 这种创新不仅展示了产品,更将岭南文化中“开放、务实、创新”的精髓传递给了世界。
冯兴亚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十五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引领全球。 广汽集团将立足粤港澳、走向世界,为实现中国汽车强国梦,贡献力量! ”这段话不仅是一位企业领导人的感慨,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从维港之畔的火炬传递,到香港街头日益增多的广汽电动车,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故事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这场始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出行变革,正在以香港为支点,向着更广阔的全球市场稳步推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