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过日子,买车是件大事儿,尤其是在七八万块钱这个预算区间,那真是得精打细算,每个钢镚儿都得花在刀刃上。
过去这些年,一提到这个价位的家用轿车,大家脑子里蹦出来的,十有八九都是那几位“老熟人”:日产的轩逸、大众的朗逸、丰田的卡罗拉。
它们确实省油、耐用,口碑也不错,就像咱们生活中离不开的白米饭,虽然踏实管饱,但吃多了总觉得少了点滋味,有点平淡。
很多人心里都在嘀咕,难道咱们的国产车就只能靠便宜、靠配置多来跟它们错位竞争吗?
能不能有一款车,既有合资车的品质感,又有超越它们的亮点和个性,还能保持一个亲民的价格呢?
现在,长安汽车似乎听到了大家的心声,带着一款全新的产品——第四代逸动,给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
这款车最近已经陆续到了一些实体店,光是看网上的图片和流出的信息,就足够让人眼前一亮,心里直痒痒,它到底有没有实力,去搅动一下这片看似平静的市场,给那些合资“常青树”们来一次真正的挑战呢?
这事儿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就从“第一印象”说起,也就是这车的外观。
以前咱们总觉得,国产车的设计嘛,要么有点模仿的影子,要么就是为了迎合大多数人,做得四平八稳,没什么特点。
但是你看到第四代逸动的时候,这种老观念可能就得改改了。
长安这次是真下本了,直接把自家更高级、更运动的UNI系列那套非常成功的设计理念,用在了逸动这台亲民的家轿上。
这叫什么?
这就叫“降维打击”。
就好比你花优衣库的钱,买到了一件带有设计师品牌风格的衣服,那种物超所值的感觉一下子就上来了。
你瞅瞅那个车头,整个姿态非常低趴,有一种向前俯冲的动感,活脱脱一个小跑车的架势。
最抓人眼球的,是那个大尺寸的无边界进气格栅,里面的网格设计得很有科技感,跟两边又细又长的“眯眯眼”大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更绝的是,长安这次玩起了“灯光秀”,中间的车标和连接两个大灯的灯带,居然都能点亮。
晚上你用钥匙解锁,一道光带瞬间划破黑暗,那种仪式感和高级感,以前你可能得在二三十万的电动车上才能见到,现在,长安直接给你安排上了。
这不仅仅是好看,更是给足了车主“面子”。
再从侧面看,这台车的“身材”也很有讲究。
它的车长接近4米8,轴距达到了2765毫米。
这些干巴巴的数字可能没啥概念,我给您翻译一下:它比它的主要对手,比如日产轩逸的2712毫米轴距和现代伊兰特的2720毫米轴距,都要长出一截。
这就意味着,它已经不单单是一台标准的紧凑型轿车了,而是迈进了空间更大、级别更高的A+级阵营。
更大的尺寸,配上那个从车顶一直延伸到车尾的溜背线条,再加上全新样式的双色轮圈,让它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一台循规蹈矩的买菜车,反而更像一台随时准备出发的运动健将。
特别是那个叫“逸彩蓝”的新颜色,在光线下看特别有质感。
车尾的设计同样没掉链子,贯穿式的尾灯做得像水晶一样晶莹剔剔,晚上点亮后辨识度非常高。
最让人惊喜,甚至有点意外的是,高配车型上居然还有一个可以电动升降的尾翼!
我的天,这可是以前在保时捷那种百万级的跑车上才能看到的配置,长安居然把它下放到了这样一台家用车上。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堆配置了,这是一种信号,表明长安想要彻底改变大家对这个价位家轿“沉闷、无趣”的刻板印象。
说完了让人心动的外观,咱们再拉开车门,坐进去看看“里子”。
内饰的变化,同样可以说是脱胎换骨。
很多老逸动车主吐槽过的那个竖着的大屏幕,这次终于被拿掉了,换成了现在更流行、也更符合驾驶习惯的悬浮式横向中控屏。
而且,液晶仪表盘的位置设计得特别巧妙,它被往上提,更靠近前挡风玻璃,高度几乎和方向盘上沿平齐。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开车的时候,眼睛不用大幅度地向下移动就能看到时速、转速这些关键信息,视线基本可以保持在正前方,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有点像简化版的抬头显示功能。
整个中控台的设计很有层次感,手能摸到的地方,比如门板上、中控台上,都用了软软的材料或者皮质包裹,摸上去手感很好,完全没有同价位合资车那种硬邦邦的廉价塑料感。
这里必须得给长安的设计师点个大大的赞,他们在追求科技感的同时,非常人性化地在中控屏下面保留了一排实体按键和旋钮,用来控制空调。
在现在这个什么功能都恨不得塞进屏幕里的时代,能坚持保留这种最直接、最方便的物理操作,说明长安是真的站在咱们驾驶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开车时盲操作,安全又方便。
前排的座椅是一体式的运动风格,看着就很有战斗气息,包裹感也很好,主驾驶座还有电动调节。
得益于那个超长的轴距,后排的腿部空间非常宽敞,一米八的大个子坐进去,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不小的距离,而且坐垫也足够长,能很好地托住大腿,就算跑长途,后排乘客也不会觉得累。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咱们来聊聊这台车的“心脏”——它的动力系统。
这绝对是第四代逸动最硬核、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它搭载的是长安蓝鲸新一代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141千瓦,换算成我们常说的马力,是惊人的192匹,最大扭矩更是高达310牛·米!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
我们不妨拿它的对手们比一比:卖得最好的日产轩逸,用的是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122匹;现代伊兰特,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115匹。
这么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
第四代逸动的马力比它们多了将近一半,动力储备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超越了,这简直就是“碾压”。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在日常驾驶中,无论是红绿灯起步,还是在高速公路上需要并线超车,它都能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那种从容和自信,是同价位那些合资车给不了的。
再也不会有那种深踩油门光吼不走、干着急的感觉了。
与这台强劲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技术成熟,换挡的平顺性和动力传递的效率都有保障。
可以说,在最关键的动力总成上,第四代逸动不仅补齐了短板,甚至一跃成为了这个级别的性能标杆,彻底颠覆了“国产车动力弱”的旧印象。
综合来看,第四代逸动这次的升级是全方位的,它用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外观、一个有质感且人性化的内饰、一个越级的空间表现,以及一套堪称同级最强的动力系统,向市场证明了我们中国品牌造车的实力和诚意。
它不再仅仅是靠低价来吸引人,而是真正用产品力在说话,它要告诉所有消费者,花同样的钱,你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