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端车频换帅,奇瑞努力追赶,长城比亚迪各有烦恼

高端车这事,说得漂亮,干起来就像过冬天洗冷水澡——一口气下不来,但你不试还不行。谁家老总不是咬着牙上呢?你看,今年奇瑞、长城、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都“换将”,三大老板轮番上阵,整得跟打排球似的,到底谁能率先掀翻合资巨头,谁又会继续“摸石头过河”,现在就是个谜。

你要是问:都说国产车牛了,怎么这些高端品牌还三天两头换人?这问题搁在大家心里也不是一天了。是不是高管来回打转,品牌就能咸鱼翻身?还是换脸不换药,兄弟们都在原地画圈?讲真,这三家的故事能凑出一本活生生的“高端品牌教科书”,前面是勇猛冲锋,后面是连连撤退,多少人看得一头雾水。

先说奇瑞,尹同跃心气不低,2017年法兰克福车展时像请客吃饭一样放话:“我要造奇瑞的奥迪!”这星途品牌,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初期产品稀得像家里点菜,左手一款轿车,右手一款SUV,凑一起都没多少人知道。等到2022年,黄招根上台,哐哐哐连发三款新车,追风、凌云、揽月,SUV序列站得齐整了,可惜走的是燃油路,电动化还在犹豫。后来星纪元ES兜头一冲,是要转型电车,产品线补齐了,但营销这摊,黄总始终没摸着门道。

国产高端车频换帅,奇瑞努力追赶,长城比亚迪各有烦恼-有驾

说起来,星途对标理想L7,上市那会儿黄招根信心爆棚,立下军令状,“咱明年月销破万!”尹同跃还跟着打气:“品牌往上走,比卖多少更重要!”有点像家长劝孩子考到重点班就行,成绩咋样回头再聊。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星纪元ET参数吓死人,销量就让人低头叹气。9月刚出炉的新鲜数据:星纪元ET的月销量只有60辆,累计也不过7522辆。你就说,这成绩还咋跟合资牌子PK?

网友都开怼了:“好车卖不动,真该换人!”奇瑞也不墨迹,今年7月直接把原本独立的星途划到新事业群底下,刘赫宁成了营销总经理,还没坐热乎,又传出职位“待调整”。是不是人家觉得“牌桌上牌打得不顺手”,准备再换把椅子?本月星途销量下跌31%,已经跌了三月头了,一年碗里只剩七成,三年换了七位管理层,平均任期不到一年半,换帅速度堪比深圳地铁。这么看,黄招根算是建好了“框架”,可后面得有人把房子住热,刘赫宁“临危受命”,压力不小,产品堆得高高的,品牌认同还得补课。

国产高端车频换帅,奇瑞努力追赶,长城比亚迪各有烦恼-有驾
国产高端车频换帅,奇瑞努力追赶,长城比亚迪各有烦恼-有驾

再说长城那边,魏建军说:“把我的姓氏都赌上了,只许成,不许败!”这豪言壮语挂在墙头,还真不是吹的。魏牌出场蛮猛,VV系列销量高歌猛进,2018年冲到14万辆,雄心万丈,结果2020年单年销量只剩下七八万,腰斩得比切葫芦还利索。没办法了,VV系列全停产,名字也改了,不喊豪华,开始讲“高端”。愿景也变了,传统和智能都想捞一把,想一网打尽蔚小理。

对了,冯复之当上CEO那会儿,人家是从理想、小鹏溜达过来的,行业履历刷满,干脆把零售渠道管起来。长城扛着亏本,把直营点一家接一家地开,去年300家,今年5月到430家,说年底要冲到600家。下场就是:销售费用海飞,半年飙到50亿,净利润掉了三成,还在强调直营解决高端客户断裂。这路数跟去年王传福“豪赌”一样,你问这靠谱吗?不好说,但长城就是不信邪。

长城的直营变革也挺狠,坦克品牌直接撤走,魏牌新能源直营取而代之,留着“亲儿子”享受待遇。冯复之玩道“渠道决定生死”,今年多亏还有高山这MPV能撑场,其他车型也只能当配角。像这种“三十万加”产品,卖得掉是老师傅,卖不动也只能继续打磨。换汤不换药,高端梦一直没醒过。

最后盘比亚迪和腾势。王传福和奔驰一起搞腾势这件事,甭说业界,老百姓都觉得它“天生高贵”,投石入海。可惜从2014年上市至今,腾势六年总销量二十来万,亏损一大兜,仅16-20年净亏就超40亿。最后奔驰撤股,干脆全权交给比亚迪自己玩。赵长江这位比亚迪总经理,眼光真不赖,敢吃螃蟹,先造MPV——腾势D9香香地炸了一炮,两年卖了25万多辆,配得上王总的期望。

可D9太红了,后续N7、N8一堆新车“高开低走”,大家都揪心。去年目标定得三十万辆,实际只有一半都不到,今年又一次上调,时间都用在追赶目标。王传福自己都着急:“技术再牛,不转化成用户情感也白搭!”这话说得贴心。腾势刀片电池、云辇系统一切都搞得很高大上,可比亚迪自己也用,腾势成了“精装修比亚迪”,高端认知建立不起来,品牌溢价卡壳。

国产高端车频换帅,奇瑞努力追赶,长城比亚迪各有烦恼-有驾

两年一轮岗,赵长江和李慧职务对调,目的就是“多元化赋能”,都冲着“破局”去的。可技术平权后,豪华界限变淡了,谁能把“新豪华”做成情怀,还沉在水里。有动力,有技术,有知名度,就是销量涨得慢,李慧这担子也不轻。

说到底,这“三国演义”每家都是大牌,背后老板都亲自下场“抓娃娃”,都想拉高端品牌一把。可追梦的人多,能在豪华市场真实站稳脚跟,没一个敢保证。一路换帅,能不能换来“质变”,没人敢打包票。有的说,国内高端品牌就是“大而不强”,产品推得快,认知上还得慢慢来。三巨头这轮再度“押注”,能不能打破合资旧格局?你觉得谁家有戏?你会信任国产高端品牌吗?你身边人又怎么看?反正,下一回谁家能真飞起来,我们一起坐等新故事开头,热闹总会不停上演。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