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则新闻,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小鹏P7官宣上市,8月27号就能见到真车同步上路,预售还没开几分钟就万单入账,这热度你说是不是有点离谱?
说真的,汽车圈的瓜咱吃过不少,可像这次这样秒速破万、订单堆成小山的还真不多见。
但你要说这是一场阴谋,还是背后什么巨鳄操盘?谁都说不准。

预售6分37秒破万台,这数字,要是没看到官方数据,怕是以为官方在跟网友开玩笑。
可偏偏,小鹏新P7掀起的风头,不止是数据层面暴击。
你想,6分钟时间,全国各地订单流进来,信息后台小哥要么忙成狗,要么全靠系统自动化。
不过话说回来,这波轻松刷屏的背后,又有多少是老车主冲着真爱信仰“二刷”?又有多少是配置、智能、续航这些新卖点的招魂令?
数据披露,六成订单是老车主回购,讲真,这一点还挺戳人心。
毕竟汽车圈素来有句话:新车靠新意,老车靠情怀。
小鹏这波算是把两者合成了点满技能的“集换卡”——既有新玩法,又让“老铁”们找到了再入坑的理由。
再看那高达820km超长续航,听着都让人心痒痒。
如果说以前纯电动汽车“能不能开远门”都是个大写的问号,P7这下简直能打脸质疑者。
要知道,北方凛冬、南方暴雨、全家旅游、长途出差……只要路上有P7,电量焦虑症患者也能多睡几小时了。
但,等等,这续航“纸面王者”说得再动听,实际高速能不能抗住严寒暴晒?有没有“虚标”水分?
这些问题,恐怕要交给广大车主慢慢验证,吃瓜群众先别着急给小鹏发勋章。
当然,说起此次上市另一个让人目不转睛的,还得是智能技术那档事。
三颗图灵AI芯片+2250TOPS算力的VLA+VLM大模型,行业黑话一出,感觉仿佛坐进舱门就能来句:“你好,小鹏,带我穿越地心。”
但话糙理不糙,现在造车越来越像造“智能终端”,谁家没有AI、自动驾驶、OTA总感觉就吃了上一代的老本。
小鹏这回倒是玩了把梭哈,把“全链路自动进化”写进了宣传语。
当然,技术热词堆积如山,最后体验能否“秋名山斗法”还得亲自撸一把方向盘才见分晓。
你也别觉得AI这玩意只会啪啪啪放大招。
往往越是吹得天花乱坠,越考验厂商在细节上的用心。
比如说,VLA、VLM这样的模型,实际开起来是“好用的保姆”,还是“话痨AI”,谁心里有底?说实话,这事儿,只有真正用一段时间才知道。
再来聊聊外观,P7这波设计说是打破同质化,有点“自恋”的自信胆识。
XMART FACE前脸、纯平发光LOGO、悬浮车顶、隐藏雷达,乍一看,的确是让科技感“脸都要溢出来了”。
你现在在马路上撞见一辆新P7,大概和七八年前路边见到Model S那种“新贵范儿”差不多吧。
电动尾翼、极简线条,年轻人说酷,家里有老派长辈的,说不定会来一句:“这玩意儿能开高速啊?”
还有个妙招,首批车辆直接铺进全国两百多个城市4S店,上市就能提车。
咱们都知道,“饥饿营销”套路现在讲究稀缺感,可小鹏这次,差不多在为理想打样:不装“饥”,要的就是痛快下单瞬间提车。
不得不说,这点子还真挺招人喜欢,反正谁都怕掏了钱还得等到猴年马月。
但你要问,“无预售价”策略是不是就100%透明,能不能完全信任?
其实,这里面水挺深的。
对厂家来说,没有预售价,信息差就变成高手过招的暗器。
价格最后怎么露底牌,早买的到底是不是“真香党”,现在说怕还为时尚早。
再回头瞅一瞅用户结构,七成买主都扎根在一二线大城市。
这是啥信号?
很显然,还是“车得好开、便宜、充电方便、用得上”的基本盘城市才敢冲这波AIGC黑科技轿跑。
话说回来,这新P7上市掀起一阵热潮,看似全是掌声,其实大家心里也打着小算盘。
一方面,小鹏赛道级操控体验、超快充、AI智能一口气都给满了。
另一个方向,咱也得聊点冷静的事实,比如动力参数对比同级,3秒级零百已经不是新鲜事了,隔壁隔壁问界也能掏出来炫耀。
超薄电动尾翼听着厉害,但实用性和长期耐久性还是要看时间,别到时候三年一检卡在检车线下,修起来反而搞心态。
讲真,撇开爱国情怀、小鹏情怀不说,这波能不能盯死竞争对手,做到“降维打击”,最大看点其实还是价格。
上市那天,真刀真枪、性价比摆上明面,这场舆论旋风才算真正进入下半场。
谁都喜欢新鲜事,你让我选,AI智能、续航、颜值哪个不心动?问题是,这玩意儿再好,落地价划不划算、用起来省不省心,才是决定“为情怀买单”还是“理性旁观”的命门。
话说回来,新能源市场的卷,你觉得蔚小理还没比完,其实主机厂和科技巨头下场才更猛。
P7这波花活,哪怕抢得住老主顾、收菜新用户,也得防着后浪不断涌进。
归根到底,P7这阵风景能不能长久?全看用户最终说不说“真香”。
喜欢新鲜黑科技的年轻人,有可能第一时间下单,然后天天在微博、小红书上刷体验。
可大哥们、大姐们,买个车总还有那么点小心翼翼:安全、保值、维护、补能,甚至政策风险,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要面对的老大难。
你说,P7真有那么夸张?其实也得看后续。
大数据统计、用户吐槽、长测实拍,才是揭开神秘面纱的高光时刻。
咱又不是第一次见到新车热卖上线,事后被曝“宣传过度”的车圈闹剧。
心里有点数了没?
现在,性能、智驾、续航、设计,好听的都说了,最怕的还不是上市那天的喧嚣,而是数月乃至数年后,市场是不是还像今天这样买账。
新车火爆背后,是电动车行业的大浪淘沙,谁都怕一波流量褪去,剩下的只是“圈地自萌”。
说一千道一万,P7能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爆款,除了技术创新,其实更在于人人都能体会到的实际价值。
谁会为AI芯片买单?又有多少人无脑崇拜数据和模型?还不是看用着有没有后顾之忧。
小鹏P7,这波锋芒已露,现在就差把性价比硬参数亮出来大声喊:“要卷,就来点干货!”
你怎么看?你觉得AI智能轿跑能成为“爆款定律”的新答案吗?留言聊聊你的看法呗!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