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老余央视开炮:车企质量不达标?这话说得有点狠

昨天晚上本来想刷完手机就睡觉,结果央视经济频道突然来了个华为专场直播,这下睡意全没了。余承东穿着那件万年不变的黑夹克,跟撒贝宁、尼格买提坐一块儿,聊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最让人意外的是台下坐的都是谁——赛力斯张兴海、奇瑞尹同跃、北汽张国富、江淮项兴初,四个车企大佬齐刷刷坐前排当观众。 这排面,说实话比春晚还夸张。更绝的是老余突然来了句狠话:“按华为的质量标准,某些车企一台车都出不了厂!”

这话一出口,我当时就坐直了。你想想,央视黄金时段给一家企业开专栏,还让竞争对手坐台下听训,这事儿怎么琢磨怎么有意思。

央视为啥突然这么“偏心”华为?

说起来这事儿还得从今年三月的AWE展会说起。那会儿央视就直播过华为展台,尼格买提直接瘫在问界M9的零重力座椅上,用那个MagLink mini把车机屏拆下来看《长安三万里》,车窗瞬间变成私人影院。

老余在旁边那叫一个得意:“新老车主都能OTA升级,咱们要的是持续进化!”当时弹幕都在刷“央视成华为产品发布会了”。

没想到才过了四个月,央视又破例直播华为乾崑智驾4.0发布会。 要知道那会儿工信部刚收紧智驾政策,全网都在骂自动驾驶不安全,华为却高调宣布要搞L3体验。

结果央视不但没避嫌,还全程直播技术参数。后来有内部人士透露:某车企吹135km/h刹停AEB,实际连静态障碍物都识别不了。华为ADS4.0直接上“分布式4D感知矩阵”,暴雨天照样厘米级建模。

座椅震动提醒、语音警告、强制降速三连招,专治开车走神的毛病。这技术差距,说是代差都不为过。

老余这张嘴,真是“余大嘴”还是“余小嘴”?

五月未来汽车大会上,余承东直接掀桌子了。他举着话筒喊:“新能源车去年召回380万辆!很多新势力把召回包装成OTA升级,真按法规走,数字更吓人!”

台下车企老板们的脸都绿了。他直接点名行业潜规则:为了压成本减配,雨刮器刮水声像电锯,梅雨季空调吹出霉味。

“传统车企觉得能刮水就行?华为要求雨大刮快、雨小刮慢还得静音!” 老余这话说得是真狠,一点面子都不给同行留。

华为老余央视开炮:车企质量不达标?这话说得有点狠-有驾

最要命的是那句:“看完某些车,我一身冷汗。在华为质量体系里,它们根本出不了厂!”

说实话,老余自己也知道这张嘴厉害,还自嘲说自己外号“余大嘴”,不过马上补刀:“互联网有记忆的,咱们看看未来到底是余大嘴还是余小嘴!”

台下哄堂大笑,这话说得够自信。

华为的质量标准到底有多严?

后来才知道,华为用的宁德时代电池,五年前就超标新国标。 这就好比你家孩子五年前就能考清华,现在别人家孩子还在为高考发愁。

再说说那个ADS4.0系统,余承东现场演示过救命记录:系统已避免186万次碰撞。他歪着头调侃:“有人说我吹牛?行,年底咱们看高速L3落地谁更快!”

这种技术自信,说实话还真不是瞎吹的。人家有这个底气,敢在央视直播间跟全国观众拍胸脯保证。

“五界”齐聚,车企老板的真心话

鸿蒙智行“五界”现在算是凑齐了:问界(赛力斯)、智界(奇瑞)、享界(北汽)、尊界(江淮)、尚界(上汽),五个牌子像五根手指。

老余却说:“做三个界都累吐血了,五个是极限!”听这意思,华为也不是来者不拒,还是有选择的。

奇瑞尹同跃自曝合作内幕让人印象深刻:“和华为有分歧时听华为的,一致时听奇瑞的。” 这话听起来像玩笑,实际上道出了车企的无奈。

北汽张国富更直白:“去年才想明白,别写PPT了,直接抄华为作业!”

这些车企老板的话虽然说得轻松,背后的焦虑谁都看得出来。传统车企在智能化面前,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尊界S800:1小时破千订单的奇迹

华为老余央视开炮:车企质量不达标?这话说得有点狠-有驾

尊界S800这车把整个行业都整不会了。 定位对标千万豪车,顶配卖153.8万,结果1小时订单破千,70%客户选顶配。

这数据一出来,行业内都傻眼了。要知道这个价位段,一直是BBA的天下,现在突然杀出个中国品牌,还卖得这么火爆。

老余放话:“它带着221家中国供应链冲高端,这才是新质生产力!”

现在车企圈流行个段子:没搭上华为的,半夜刷到央视直播都得失眠。某合资品牌50万级新车,因为智驾太拉胯,销量被问界M9碾压成渣。

“绑架车企”还是“拯救车企”?

撒贝宁在直播里问老余:“华为总被骂绑架车企,你怎么看?”

老余一摊手:“如果这叫绑架,请多绑几家!你看赛力斯绑成啥样了,市值飙2000亿,明年要上市了!”

这话说得够实在,数据摆在那儿,赛力斯确实是华为合作的最大受益者。 从一个边缘车企变成新能源明星,华为的技术加持功不可没。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合作模式也确实让传统车企有些纠结。一方面离不开华为的技术,另一方面又担心过度依赖失去自主性。

技术差距到底有多大?

从雨刮器的静音要求到AEB制动系统的精准度,华为的标准确实比传统车企高出不少。这种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背后是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的巨大差异。

有业内人士透露,华为在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超过很多传统车企的总营收。这种投入力度,确实不是一般企业能承受的。

更关键的是,华为把做通信设备的严谨态度带到了汽车行业。 在通信领域,99.9%的可靠性和99.99%的可靠性,差的可能就是生死存亡。这种标准移植到汽车上,确实会让传统车企感到压力。

央视直播背后的深层含义

华为老余央视开炮:车企质量不达标?这话说得有点狠-有驾

央视为华为开专场直播,这事儿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华为代表的是中国科技企业的硬实力。

汽车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华为能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确实值得关注。 特别是在智能驾驶这种前沿技术上,中国企业能够领先全球,这种意义不言而喻。

从另一个角度看,传统车企的转型焦虑也是真实存在的。面对特斯拉、华为这样的科技企业冲击,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这种两难处境确实让人同情。

消费者到底怎么选?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技术参数什么的可能看不太懂,但体验是实实在在的。华为汽车的智能化水平确实领先,这一点开过的人都承认。

不过价格也确实不便宜,尊界S800顶配153.8万,这个价位能买的选择很多。 消费者是买技术还是买品牌,这个选择确实不容易。

有意思的是,从订单数据看,选择华为的消费者还真不少,而且很多人直接选顶配。这说明市场对华为的技术还是认可的。

未来汽车行业会怎么样?

老余在直播中透露,华为已经避免了186万次碰撞,这个数据听起来很厉害。如果L3级别的自动驾驶真的能普及,对整个出行方式都会是颠覆性的改变。

不过技术再先进,最终还是要市场验证。 华为能不能在汽车领域复制在手机领域的成功,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传统车企也不会坐以待毙,BBA这些豪华品牌在品牌价值和制造工艺上还是有优势的。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

说到底,这场央视直播更像是华为向行业发出的一个信号:我们来了,而且来得很认真。 至于其他车企怎么应对,咱们继续看戏就行。

你觉得华为这种做法是在推动行业进步,还是在搞技术霸权?传统车企还有机会翻盘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