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赵长江辞职:凌晨还回用户消息,终究没熬过有职无权的委屈

“充电接口松动的问题已安排售后优先处理。” 这是赵长江留在车主群里的最后几条消息之一,发送时间显示凌晨 2 点 17 分。

10 月 24 日,这位在比亚迪奋战 16 年的 “85 后老将”,终于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写下告别信:“暂别赛场,先找一找工作与生活的节奏。”

消息一出,数十个车主群瞬间炸开锅。有人翻出他自曝 “赵下旬” 外号调侃交付延迟的截图,有人晒出他鞠躬道歉的视频,更有人记得:2023 年腾势 D9 交付告急时,是他扎进工厂盯了 45 天,把月交付量从 3451 辆干到 6002 辆。

“连充电口松这种小事都管的高管,怎么就走了?” 车主李女士的疑问,戳中了无数人的疑惑。

比亚迪赵长江辞职:凌晨还回用户消息,终究没熬过有职无权的委屈-有驾

从销冠功臣到职权缩水,16 年传奇藏着多少委屈?

赵长江的比亚迪生涯,曾是教科书级的职场逆袭:

2009 年从中南大学毕业入职,靠京津地区 10 倍销量增长的战绩崭露头角;31 岁成比亚迪最年轻销售总经理,一手搭建王朝网,把 “汉”“唐” 打造成爆款;

2021 年临危受命接盘腾势,彼时品牌年销不足千辆,他用三年时间让腾势 D9 登顶 MPV 销冠,累计卖超 30 万辆,硬生生把 “弃子” 盘活成 30 万级豪华标杆。

比亚迪赵长江辞职:凌晨还回用户消息,终究没熬过有职无权的委屈-有驾

但风光背后,是 “前台扛雷,后台无权” 的尴尬。内部人士透露,腾势的研发、设计等核心权限全由集团 “中央统筹”,赵长江就算在车主群里收集到再多需求 —— 比如他多次提议 “放慢节奏打磨实用功能”—— 也动不了产品定义的一根线。

2025 年腾势推出的 Z9GT,搭载的 “易三方” 技术能实现蟹行模式,却因占用空间压缩了后排腿部空间,9 月只卖了 583 辆,还不如 D9 零头。

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 7 月的高管轮岗。表面上调任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实则从直面用户的前端,被调到管渠道的后端。对擅长 “从 0 到 1 破局” 的他来说,这无疑是 “被缴了枪”。三个月后,离职成了必然。

比亚迪赵长江辞职:凌晨还回用户消息,终究没熬过有职无权的委屈-有驾

销量背锅侠?比亚迪高端化困局的缩影

赵长江的离开,从来不是个人选择,而是比亚迪高端化阵痛的必然。

2025 年前 9 个月,腾势 30 万辆的年度目标只完成 40%,N7 车型 9 月销量甚至跌到 98 辆;三大高端品牌仰望、腾势、方程豹上半年合计销量 14.2 万辆,仅占总销量的 6.6%,其中仰望同比暴跌 81.7%。

董事长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直言腾势 “没把技术转化成用户价值”,可谁来担责?按行业惯例,销售负责人首当其冲。

比亚迪赵长江辞职:凌晨还回用户消息,终究没熬过有职无权的委屈-有驾

更刺眼的是比亚迪的 “技术执念”:2025 年上半年砸了 308.8 亿元研发,占营收超 8%,比净利润还高一倍。

但这些技术没能转化成口碑 —— 方程豹为冲量降价 5 万,钛 3 车型下探到 15 万内,直接砸了 “专业个性化” 的高端招牌;腾势 Z9 的炫酷功能,在用户眼里不如多两个充电口实用。“技术为先,用户靠边” 的倾向,让赵长江这样的 “用户代言人” 成了摆设。

比亚迪赵长江辞职:凌晨还回用户消息,终究没熬过有职无权的委屈-有驾

一年 10 位高管离职,新能源圈在抢什么人?

赵长江的离职,并非孤例。2024 年至今,新造车行业已有超 10 位核心高管变动,既有传统车企老将出走,也有互联网人才涌入。

这背后是行业的剧烈洗牌:当汽车从 “机械产品” 变成 “智能终端”,懂技术的不懂用户,懂市场的没有话语权,成了很多车企的死穴。

对比理想汽车 “产品经理直达 CEO” 的机制,比亚迪的 “中央统筹” 模式显然遇到了瓶颈。有猎头透露,现在新能源圈抢的不是 “技术大神”,而是能 “翻译用户需求” 的人 —— 就像赵长江那样,知道车主想要的不是蟹行模式,而是不松动的充电口;不是极速数据,而是靠谱的交付。

比亚迪赵长江辞职:凌晨还回用户消息,终究没熬过有职无权的委屈-有驾

凌晨的消息没人回了,但留下的问题该醒了

“他走那天,我翻了翻聊天记录,光关于儿童座椅接口的建议,他就转了 7 次给售后。” 一位老车主的话,道破了赵长江的价值。他的离开,给所有高喊 “高端化” 的车企提了个醒:

✅ 再多 “天神之眼”“兆瓦闪充” 的黑科技,也抵不过用户一句 “用着顺手”;

✅ 集权模式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却也会堵死一线的声音;

✅ 真正的品牌溢价,从来不是靠技术参数堆出来的,而是靠凌晨两点的回复、鞠躬道歉的真诚攒出来的。

比亚迪赵长江辞职:凌晨还回用户消息,终究没熬过有职无权的委屈-有驾

目前比亚迪尚未公布接替人选,但车主群里的讨论还在继续。有人说 “再也遇不到这么较真的高管了”,有人担忧 “以后问题找谁反映”。或许正如行业分析师所说:“赵长江的离职,不是比亚迪的终点,但该是它反思的起点。”

当凌晨的车主群再没出现那个熟悉的 ID,比亚迪的高端化之路,真的该慢下来听听用户的声音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