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问我驾驶证体检这事儿。
讲真,我一直觉得这玩意儿,就像一个大型年度强制更新补丁,你不点那个“我已阅读并同意”,系统就直接给你账号扬了。
说白了,就是一场盛大的、充满表演性质的行为艺术,用来证明你还适合在马路上玩真人版《GTA》,而不是在养老院里玩俄罗斯方块。
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在哪?在于70岁以上的老同志,每年都要来这么一出,官方说法叫“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翻译过来就是“大爷,证明你还活着,并且脑子没瓦特”。
这本身没问题,安全第一嘛,是是是。
但真正魔幻的地方在于,当你作为一个70岁的老司机,在体检中心里努力证明自己不是个“马路杀手”时,窗外的马路上,真正的公路王者,马路修仙流的祖师爷——“老头乐”,正在对交通规则进行一场惨无人道的“闪电战”。
他们不需要驾照,不需要体检,更不需要遵守牛顿定律。他们是规则的解构者,是行走的BUG,是三体人看了都想直接启动二向箔的终极存在。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就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套逻辑闭环,堪称完美。
所以你看,这场体检,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它筛掉的,是那些守规矩的人里身体不好的;而那些从不进场的人,它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这就像什么呢?就像武林大会规定所有大侠都得测骨龄,结果魔教教主直接开着高达把华山给平了。你说这气不气人。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体检的“年度渡劫”项目。
身高、视力、辨色力、听力、四肢……这不就是创建游戏角色时候的初始属性点吗?
想开大客车?身高得155以上。对不起,身高不够,你连新手村都出不去,典中典。
视力,更有意思。开大车的要5.0,开小车的要4.9。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视力早就被各种屏幕干得稀碎,每次体检都像是开盲盒,在“看得清”和“差不多得了”之间反复横跳。矫正视力也算,这算是给氪金玩家(戴眼镜的)留了一条活路,不然马路上的车得少一半。
还有那个辨色力,无红绿色盲。这个就非常赛博朋克了。红绿色盲的朋友,不是说你不能开车,而是这个世界的UI设计对你不太友好。红灯绿灯在你眼里可能就是一个灰度发布,这种“薛定谔的信号灯”,对大家的心态都是一种极致的考验。坏了菜了,这波是显卡不支持地图渲染。
至于上肢下肢躯干颈部这些,就是检查你的“机体完整度”,确保你不是用脚打方向盘,或者用意念踩油门。这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属于硬件检测。
这些条条框框,看上去专业得不行,但本质上,它只解决了一个问题:证明你是个“标准件”。
它根本不关心你是不是路怒症晚期,是不是开车一摸手机就人机合一,是不是停车需要三十个来回还停不进去。它只关心你的硬件参数达不达标。
这就像你去面试一个程序员,不考算法不考项目经验,就搁那儿测他一分钟能打多少个字。你说这玩意儿有意义吗?有,但不多。
但能过,就是能过。别管它合不合理,你必须得过。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在个人层面的体现。规则就在那里,要么你掀了它(然后被制裁),要么你就老老实实地玩下去。没有中间选项。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整个流程,现在都可以在“交管12123”这个压缩毛巾一样的APP上走。我上次用这个APP,界面还卡得像我二十年前的诺基亚,希望现在优化了。理论上,你在线上办完,就等着新驾照跟圣旨一样寄到你家。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一个简单的体检指南,硬生生解构成了一场修仙渡劫+赛博朋克笑话,是不是有点用力过猛?
是是是,但这就是现实啊。
这堆破事儿真的烦死了!
你看,整个事情的荒诞感,就在于这种“一本正经地走形式”。
你拿着身份证原件,亲自到场,防止有人找“代练”。医生拿着那个小棍在你眼前晃来晃去,让你读视力表上那些你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的字母,然后问你这个图里是牛还是鸽子。你心里想着“这特么不是个鹿吗”,嘴上还得说“是牛是牛”。
这一切,都让整个过程充满了后现代的解构意味。
所以,你以为驾驶人体检是为了证明你的身体还能开车吗?
错了。
它是为了证明,你是一个能忍受得了这套反人类流程、并且愿意为之付费的、合格的社会人。
它考验的不是你的视力,而是你的耐心;不是你的听力,而是你的服从性。

这才是驾照背后,那层真正的、看不见的“金钟罩铁布衫”。
通过了这个测试,你才获得了继续在这片“黑暗森林”里开车的资格。
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