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车都等了五年,厂子那边说产能早就妥了,怎么就是不见影子?
大长江集团内部传出的这几句牢骚,像块石头扔进了本就没平静过的水面,主角还是那台豪爵GSX500。常州工厂那边的智能化生产线早就搞定,据称一年能产个3.8万台,可车友们听到的却是2025年第四季度量产这个画出来的大饼,甚至有更悲观的消息说,明年六月前都别指望见到实车。
这场面就有点尴尬了,一边是热火朝天的产能储备,一边是遥遥无期的上市时间,这种拧巴的感觉,精准地戳中了每一个等车人的肺管子。
平心而论,这台GSX500的底子不差。那颗499cc的双缸发动机,排量比本田CBR500的471cc还多了28cc,最大功率能摸到42kW,扭矩也给到了50牛米,听说低转调校得比本田还来劲。配置上也一改豪爵往日的老干部作风,电子油门和TCS牵引力控制成了标配,高配版本甚至还琢磨着上雷达监测和自适应巡航。
品控更是豪爵的老本行,五万公里的高原极寒测试都跑完了,曲轴轴承这类关键零件用的还是日本大同钢和德国货,内部吹风说故障率比同类国产车低一半。听起来挺美好,不是吗?
但市场的风向可不等人。当年一台皮实耐用的GSX250能在三万内市场横着走,二手车保值率到现在还硬挺。可现在呢?春风450SR、赛科龙RC401已经把市场卷成了红海,凯越450RR更是用2.98万的四缸车直接掀了桌子。当豪爵这台500cc车型还在内部会议上遮遮掩掩时,外面的世界早就变了天。
更微妙的是那场关于商标的拉扯。本来车子打算挂豪爵标,临门一脚,铃木那边却介入要求换标,直接让上市进度卡住了。这事儿就透着一股黑色幽默,毕竟之前经销商调研还反馈说,要是挂铃木标,贵个三五千车友们也抢着要。现实给了所有人一记耳光。
现在最要命的是价格和外观。凯越450RR的四缸车都卖到两万九了,连川崎Ninja 400的二手车都跌进了两万区间。GSX500要是顶着铃木标,价格很可能要去到三万五的红线,拿一台双缸车去硬碰别人的四缸阵营,这胜算有多大?
再看看那张专利图,分层式的大灯,保守得不能再保守的线条,被网友直接吐槽是GSX250拉皮款。隔壁的春风450SR,机甲造型都迭代两轮了,杰迪K333也靠着鸥翼后平叉这些原创设计在两万多的市场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豪爵这套稳妥的美学,怕是很难再打动现在追求个性的年轻人了。
常州工厂的智能化改造花了好几年,引入德国MES系统,设备综合效率提到90%以上,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0%,一年三十多万台的产能稳稳当当。专门给500系列规划的3.8万台年产能,理论上应对市场初期需求绰绰有余。可现实却是,环保设备到位晚了,商标纠纷扯皮,让2025年第四季度量产的目标越来越像个空头支票,甚至传闻连2025年的重庆摩博会都不会参加,市场的耐心就是这么一点点被磨掉的。
手里握着2800家门店的渠道,还有零召回的口碑,豪爵本可以在中排量市场提前卡位,结果因为内部的犹豫和拖沓,硬生生把先手棋下成了被动局。如今车友们的口味早就变了,从当年的皮实耐用升级成了四缸声浪、电控拉满、设计要帅的复合需求。
这台姗姗来迟的GSX500,即便最后真的上市,恐怕也要面对情怀终究难敌现实的残酷考验。
假如GSX500最终定价在3.5万上下,你会为了那个铃木标和豪爵的品控掏钱,还是转身去买一台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四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