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2万台、单车利润10万块,问界M7这笔账算下来,华为和赛力斯每个月光靠这一款车就能分走两个多亿

月销2万台、单车利润10万块,问界M7这笔账算下来,华为和赛力斯每个月光靠这一款车就能分走两个多亿,这在当下新能源市场的价格战里,简直是个异类

上个月在重庆两江工厂转了一圈,看着流水线上一台台M7下线,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车凭什么能在30万价位站稳脚跟,还能让厂家赚得盆满钵满?回来后翻了些拆解报告,也跟几个供应链的朋友聊过,今天就跟大家摆摆这里头的门道。

增程这条路,走得挺讲究

开过增程车的朋友大概都明白,这玩意儿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心。问界M7那套1.5T增程器,热效率据说能到41%,日常通勤基本就是当电车开,每公里成本一毛钱左右。周末带家人出趟远门也不用盯着续航发愁,加满油继续跑。

这种设计似乎挺符合国内用车环境。你想啊,很多家庭就一辆车,既要接送孩子上下学,又得应付节假日长途。纯电吧,总有人担心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燃油吧,又觉得不够环保时髦。增程正好卡在中间这个位置。

至于成本,听说三电系统加起来控制在十万出头,比那些动不动就要十几万的纯电方案确实省了不少。这钱省在哪儿了?或许跟电池容量没做那么大有关系,毕竟只要40度电,够跑200多公里就行。

生态这块牌子,值多少钱?

说实话,如果这车不是跟那家做手机的公司合作,可能很难卖到现在的价位。我认识的好几个M7车主,买车理由里都提到了“手机跟车机能无缝切换”“家里的智能家居能在车上控制”这些功能。

这种体验上的加分项,成本其实并不算高。屏幕、芯片、音响这些硬件加起来,业内估算大概在两万块左右。但用户愿意为这套生态多掏好几万,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了。

还有那个激光雷达智驾系统,硬件成本可能要三万多,但人家采用订阅制,基础功能免费用,高阶功能一年六千多。这招挺聪明,既降低了购车门槛,后续还能持续创造收入。当然,具体效果如何,得看用户续订率怎么样。

供应链本土化这张牌

这事儿其实挺关键的。电池找宁德时代,电机自己搞定,增程器重庆本地造,座椅上海延锋提供,基本都是国内的供应商。物流成本省了,关税也不用操心,遇到价格波动还能跟供应商提前谈好锁价。

跟那些依赖进口件的品牌比,这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你看有些豪华品牌,零部件从欧洲运过来,海运时间加上关税,成本自然压不下去。这套打法,说白了就是把成本控制做到了极致。

渠道这块也有说法

合作方的门店开得到处都是,逛个商场就能看到。消费者本来想去看看手机,顺便瞅瞅旁边的车,聊着聊着可能就下单了。这种“顺带”的转化效率,传统4S店很难做到。

据说M7单店月均能卖80多台,这个数字在新势力里算相当可观的。获客成本低,决策周期短,库存压力小,自然不用靠大幅降价来走量。价格体系稳住了,利润空间就守住了。

月销2万台、单车利润10万块,问界M7这笔账算下来,华为和赛力斯每个月光靠这一款车就能分走两个多亿-有驾

用户口碑带来的循环

认识几个M7车主,聊下来感觉大家对这车的满意度挺高。一年跑两万公里的话,能源成本能控制在五千块以内,比同级别油车省不少。关键是开起来够安静够平顺,一家老小坐着舒服。

这种口碑积累下来,老车主介绍新客户的比例据说能达到三成多。这可比花大价钱打广告效果好太多。售后方面问题也不算多,听说首年故障率挺低的,保修成本自然也就压下来了。

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产能爬坡之后,零部件采购价格会跟着往下走,这是常识。电池包的单价这两年降了不少,电驱系统因为量上去了,成本也在持续下降。但终端售价基本没怎么动,这中间的差价就转化成了利润。

当然,这种“量利双升”的局面能维持多久,还得看市场竞争情况。毕竟现在各家都在往智驾和增程这两个方向挤,后面的日子可能也不会太轻松。

软件这块的想象空间

车卖出去只是开始,后续通过OTA升级推送新功能,甚至把一些高级功能做成付费订阅,这事儿有些品牌玩得挺溜的。M7现在也在走这条路,虽然规模还不大,但毛利率据说相当可观。

毕竟软件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开发完了之后,卖一份是赚,卖一万份还是赚。这种商业模式对车企来说,诱惑力可不小。

政策红利也是实打实的

在限牌城市,能直接上绿牌这事儿,对很多人来说就是刚需。你想想,上海一个燃油车牌照拍卖要九万多,买辆新能源车直接省了这笔钱。再加上购置税减免,停车充电优惠,这些隐性价值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

用户觉得划算,车企自然也能守住价格体系,不用动不动就搞促销打价格战。

说到底,M7这车能赚钱,可能靠的是好几个因素叠在一起:增程技术路线降低了三电成本,品牌合作提供了溢价空间,本土化供应链压低了制造成本,渠道优势提高了转化效率,软件订阅打开了新的营收来源,政策红利稳固了用户基础。

至于这种模式能不能持续,会不会被竞争对手复制,咱们慢慢看吧。汽车行业这些年变化太快,今天的优势,明天可能就成了标配。作为消费者,能享受到性价比高的产品,其实就够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