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318国道海拔4718米的东达山垭口,装着360马力3.0T V6发动机的国产越野车陷进融雪泥坑

川藏线318国道海拔4718米的东达山垭口,装着360马力3.0T V6发动机的国产越野车陷进融雪泥坑,车主锁上三把差速锁后发生的事,让旁边两台普拉多车主都停下来围观

右前轮悬空,左后轮埋进半米深的烂泥。

朋友趴在方向盘上喘了两口粗气,高原缺氧让他脑子有点懵。我坐在副驾,看着中控屏上那三个差速锁的图标一个接一个亮起来——前桥,中央,后桥。车身开始微微颤抖,轮胎和泥浆较劲的声音闷闷的传进来。油门踩下去的瞬间,整台车像被人从后面推了一把,四个轮子同时发力,泥浆甩了一地。五秒钟,车子爬出来了。

旁边那台银灰色的进口车里,司机摇下车窗看了半天,最后冲我们竖了个大拇指。

川藏线318国道海拔4718米的东达山垭口,装着360马力3.0T V6发动机的国产越野车陷进融雪泥坑-有驾

这事儿发生在上个月,我陪朋友开着他新提的车走川藏线。出发前他跟我说,这趟算是给车做个极限测试,顺便验证一下那台3.0升V6发动机在高原上到底行不行。海拔五千米的地方,空气密度只有平原的一半多点,自然吸气发动机基本要歇菜,涡轮增压也得掉不少马力。

实际情况比预想的好。东达山那会儿,仪表盘显示动力输出还有九成以上,油门响应没见迟疑。那套9AT变速箱在低速四驱模式下,扭矩放大能到两倍多,轮上的力道确实够用。

说起来这台发动机,店里销售当时介绍得挺细。265千瓦的最大功率,1500转就能输出七成扭矩,峰值在3000转出现。这种调校明显不是为了跑赛道,而是照顾越野时的中低转速工况。配合那台纵置9速变速箱,换挡动作比想象中温柔,不会有那种硬邦邦的顿挫感。

川藏线318国道海拔4718米的东达山垭口,装着360马力3.0T V6发动机的国产越野车陷进融雪泥坑-有驾

非承载车身这事儿,开起来感受挺明显。过炮弹坑的时候,底盘传上来的冲击被大梁吃掉一大半,人不会觉得特别颠。朋友说他提车前专门看了车架的结构图,纵梁用的是750兆帕的热成型钢,关键部位强度能到1500兆帕。这些数据平时用不上,但翻车或者侧撞的时候,大概率能救命。

内饰这块儿,多少有点超出预期。中控台那两块屏幕,一个12.3寸,一个14.6寸,操作流畅度跟手机差不多。导航用的是AR实景,转弯的时候会在画面上标出箭头,山路上挺好用。座椅是真皮的,加热通风按摩都有,后排还能电动调节。高速巡航120的时候,车里说话不用提高音量,隔音做得算是用心了。

油耗这事儿,出发前我其实挺担心。3.0升V6,排量摆在那儿,再怎么省也不可能跟小排量涡轮比。实际跑下来,川藏线那种连续爬坡加烂路的工况,平均油耗13个左右。回程走高速,能降到9个出头。80升的油箱,一箱油跑六七百公里问题不大。

三把差速锁这配置,之前只在一些硬核越野车上见过。中央那把是电控多片离合式,反应比较快。前后桥是纯机械的牙嵌式结构,锁上之后就是硬连接,可靠性没得说。实际用下来,交叉轴和深泥地形基本都能应付,车轮只要还能着地,就能往前走。

川藏线318国道海拔4718米的东达山垭口,装着360马力3.0T V6发动机的国产越野车陷进融雪泥坑-有驾

智能辅助那套系统,高速上用得比较多。自适应巡航跟车跟得挺稳,车道保持不会来回修正方向,开长途能省不少心。越野模式下的360影像倒是个好东西,能看清车轮和石头的相对位置,对新手挺友好。透明底盘功能看着挺玄,但山路上判断车轮位置的时候,确实能派上用场。

朋友买这车的时候,其实也看了几台进口的选择。价格差距挺大的,配置更不用提。同样都是硬派越野,花三十万出头能拿下带三把锁、V6发动机、豪华内饰的配置,放在五年前根本不敢想。当然,品牌这东西见仁见智,有人在意历史底蕴,有人更看重性价比。

混动版听说也快出来了,2.0T加电机,纯电能跑一百公里。外放电功能对露营来说挺实用,烧水煮饭带投影仪,电量够撑一晚上。这个方向挺聪明,既保留了机械四驱的可靠性,又能在城里开得更经济些。

川藏线318国道海拔4718米的东达山垭口,装着360马力3.0T V6发动机的国产越野车陷进融雪泥坑-有驾

从川藏线回来之后,朋友在车友群里发了不少照片。有人问他这车到底怎么样,他想了想说,能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到位,还不至于让钱包太难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加油站碰到过几个同款车主,聊起来感觉大家需求都挺明确的。有人用来周末去郊区撒野,有人就是喜欢这种大排量的机械感,还有人觉得开这车比开城市SUV更有安全感。各有各的理由,倒也不用争个高下。

越野这事儿,设备只是一方面,更多还得看人。车再厉害,开得不对路照样趴窝。不过话说回来,起码现在想玩越野的人,选择空间比以前大多了。至于值不值,开过才知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