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新闻,突出一个魔幻,前有小米把蛋糕连带厨子一起端走,后有乐道把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都在卷,卷价格,卷配置,卷老板的发布会PPT。就在这个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恨不得把对手的祖坟都刨了的赛博斗兽场里,我瞅了一眼一汽奥迪A6L的宣传稿,差点没笑出声。什么“全能驾控”、“豪华标杆”,这些词儿,现在听起来就像在电子支付时代讨论算盘的手感一样,充满了古典主义的荒诞。
不装了,摊牌了。今天买奥迪A6L的人,到底在买什么?是在买那个同级独有的3.0T V6发动机吗?是在买那个quattro ultra智能四驱吗?还是在买那个前后五连杆悬架?是,是,是,这些都很好,很顶,参数拉满,德味十足。但讲真,这就像给一个修仙者推荐金钟罩铁布衫,功夫是好功夫,但时代的天劫是激光炮,你这物理防御,够干啥的?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的道理,豪华C级车的核心价值,从来就不在机械素质,而在“社交语法”。A6L最值钱的东西,从来不是发动机变速箱,而是“A6L”这三个字母加四个圈的组合。它是一种社会层面的“硬通货”,一个不需要解释的“通行证”。你开一台新势力回家,你爹妈亲戚邻居能围着你问一天,这是啥牌子?多少钱?能开几年?充电方便吗?你开一台A6L回家,只会收获一个平静的点头,“嗯,混得还行”。
看见没,这就是差距。一个让你成为话题中心,一个让你免于成为话题。对于很多中年人来说,后者的价值,千金不换。我们这个年纪,最怕的就是解释。解释我的职业,解释我的爱好,解释我为什么买这个不买那个。太累了。A6L的核心功能,就是“免解释权”。它是一张社交领域的静音符,你把它停在那,它就在无声地告诉所有人:我过得不错,事业稳定,家庭和睦,品味主流,情绪稳定,非常安全,请勿打扰。这玩意儿就突出一个‘别烦我’!懂了吗!
所以你看奥迪整的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什么矩阵式LED大灯,什么30色氛围灯,什么B&O音响。这些东西在产品手册里叫“豪华配置”,但在现实世界里,它们是一种“中年男人的压缩毛巾”。平时看着没啥用,就是一个配置单上的对勾。但到了某个特定场景,比如晚上要去机场接一个重要的客户,那个矩阵大灯照亮前路的瞬间,就是面子;比如孩子在后座哭闹,打开氛围灯和B&O音响放一首他喜欢的动画片歌曲,就是父爱;比如老婆坐了一天办公室腰酸背痛,打开座椅按摩,就是温柔。这些功能,就像压缩毛巾一样,在你需要的时候迅速膨胀,撑起一个体面的瞬间。
而那些新势力,它们是冲锋舟,是战斗机,是高达。它们快,它们炫酷,它们能给你带来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但A6A6L是什么?它是一艘万吨巨轮。它不追求极限的加速,不追求前卫的造型,它追求的是一种“确定性”。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它可能不是最快的,但一定是最稳的。你不会在A6L上找到什么“开创性”的设计,但你也绝对找不到任何会让你在特定场合“社死”的元素。它的每一个设计,都像是被无数个不同部门、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甲方”蹂躏过一百遍之后,取的一个最大公约数。这种无聊,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级的安全感。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老款A6的人,对这点深有体会。那车开起来,你不会有任何多余的想法。它不会像特斯拉一样,让你总想去试试它的加速,也不会像某些国产新势力,让你沉迷于跟它的语音助手聊天。它就是个工具,一个帮你从A点体面地移动到B点的工具。这种“无感”,恰恰是它最厉害的地方。它在告诉你,驾驶不是目的,生活才是。说到体面,我突然想起来我大学时候一个同学,家里条件特好,天天穿阿迪耐克,但袜子永远是破的。有时候体面这个东西,真是个玄学。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A6L比成万吨巨轮,好像是在夸它,但在这个时代,“大”和“稳”有时候也意味着“笨”和“慢”。这是不是一种自我矛盾?是,也不是。因为会买A6L的人,他们购买的压根就不是交通工具,而是一种“社会身份的保险”。在这个掀桌子内卷的黑暗森林里,所有车企都在发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今天你技术领先,明天我价格屠城。而A6L的用户,他们不想参与这场修仙战争。他们只想安安稳稳地当个凡人,过自己的日子。
所以,A6L的3.0T V6、quattro四驱、五连杆悬挂,这些技术参数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是让你在某个周末的下午,自己一个人开车去郊区的路上,能偶尔找回一点点年轻时对驾驶的迷恋。它就像是中年男人藏在车库里的手办,是留给自己的最后一点浪漫。而在99%的时间里,这些技术的唯一作用,就是让你在参加同学会的时候,看起来过得还行。这就是品牌的终极玄学。它不讲道理,但它就是真理。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