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新能源车卖了161万辆。这个数字听起来挺吓人是吧?但更吓人的是,就在销量同比猛增16%的火爆行情下,头部车企竟然集体放弃了扩建新厂的传统打法。
吉利汽车直接接手了沈阳原上汽通用的工厂车间。要知道,这家工厂曾经生产过别克和雪佛兰,现在流水线正在为吉利银河的爆单车型做改造。吉利银河今年卖疯了,10月单月销量冲到12.7万辆,提前两个月就完成了年销百万的目标。
另一边,长安汽车的股权结构悄悄发生了大变动。11月3日过户登记完成,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取代原来的兵器装备集团,成为长安汽车新的间接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一下子升到35.04%。虽然公告里轻描淡写地说“不影响正常经营”,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国企深化改革的一步实棋。股权更集中了,决策链条说不定会更短。
智界品牌在11月4日突然宣布,把购置税补贴的截止时间从11月3日延长到了12月1日。最吸引人的是那条“跨年补贴”只要你今年底前下单,哪怕明年才提车,照样能享受最高15000元的税费补贴。这招明显是针对那些担心年底提不到车,错过补贴的犹豫型消费者。
乘联分会的报告里还藏着一个关键信号,1到10月全国新能源车累计批发量突破1205.4万辆,同比增速高达30%。但增量背后,压力也开始浮现。有经销商透露,部分品牌库存周期拉长,价格战苗头又冒出来了。“卖得好的永远是那几个爆款,其他车型就算降价也难走量。”行业内部人士分析,吉利接手闲置产能,长安优化股权结构,本质上都是应对市场高增长的“轻资产策略”。
不再大兴土木建工厂,而是快速整合现有资源。这种转变背后,是车企对市场不确定性的预判万一热度退潮,重资产投入反而会成为包袱。
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也在发生变化,除了价格和续航,现在更多人会问,“这品牌明年还在吗?”“售后网点够不够密?”新能源车市从拼产品进入了拼体系力的阶段。智界延期补贴,表面是让利,深层是在建立用户对品牌长期服务的信任。
10月销量数据的光环很亮,但数据背后的行业变局更值得琢磨。当增长成为常态,怎么增长却成了新考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