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传祺新推出的“向往”系列,尤其是S7和S9,最近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
你说,这边厢广汽传祺高调宣布要打造一个高端品牌,主打“高阶智驾”与“豪华出行”,那边厢S7的销量数据,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上市之初那“大定破万”的声势,到了7月份,销量仅1312辆,之后几个月也一直维持在一千出头的水平。
这种“高开低走”的态势,与其说是惊喜,不如说更像是一种“预期落差”。
传祺这品牌,在国内已非新面孔,但要论及“高端”二字,消费者心中的那杆秤,恐怕还未完全校准。
相比之下,问界M7凭借华为的深度赋能,销量节节攀升,甚至连未上市的尚界,订单也已如潮涌。
这种差异,根源在于品牌力的天平。
传祺S7,即便装备了鸿蒙座舱、华为乾崑智驾ADS 4 Max,更有192线激光雷达与4D毫米波雷达的“黑科技”,以及那18点SPA按摩零重力座椅所营造的极致舒适,这些硬件堆砌出的“硬核实力”,似乎未能完全转化为消费者对“高端”的认可。
那份溢价,是否正是“叫好不叫座”的症结所在?
再审视S7的起售价16.98万元,初看似乎颇具亲和力。
然而,一旦触及搭载激光雷达的高配版本,价格便直逼20万元大关。
在此区间,市场竞争已然白热化。
相较于那些在品牌积淀、用户口碑上更具优势的竞品,传祺S7欲求突围,难度可见一斑。
它所倡导的“高性价比智能之选”,在上市数月销量未能突破3000辆的现实面前,这块招牌的成色,似乎也打了折扣。
销量上的滞后,反过来又加剧了消费者的观望心态,形成了一个令人忧虑的“销售困境”。
如今,传祺又推出了S9,定位更为拔萃,为旗舰级大家庭智能SUV。
25.99万元的起售价,意味着它将直接卷入更严峻的市场搏杀。
即便拥有华为乾崑智驾ADS 4 Max,宁德时代44.5度电池,252km纯电续航,以及1.5T增程器带来的超过1200公里的综合续航,这些在当下的新能源车市场,已趋于“常规操作”。
其核心竞争力,仍高度依赖华为的智驾系统与鸿蒙座舱。
然而,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为何华为的标签在问界身上能激发出如此强大的市场动能,而在传祺“向往”系列上,效果却显得相对黯淡?
我以为,这与品牌“人设”的定位不无关系。
问界,其品牌叙事清晰地将华为在科技领域的强大基因,直接转化为汽车产品的卖点,将“智能化”和“科技感”作为核心标签。
而传祺,尽管积极拥抱华为的技术,但其品牌形象,更多仍停留在“实用主义”和“家庭共享”的范畴。
当消费者在考虑S9时,他们是冲着“传祺”这个品牌而来,还是仅仅为了“华为智驾”?
若后者居多,那么直接选择问界,似乎是更为顺理成章的路径。
放眼传祺自身,7月份的销量数据也令人扼腕。
12款车型中,无一月销破万。
曾经的“市场利器”MPV,M8销量5274辆,E8更是跌至2779辆。
GS4、影豹等昔日“销量担当”,如今月销亦在小几千辆徘徊。
今年上半年,传祺月销连续六个月同比下滑,累计销量更是同比下跌22.55%。
这组数据,揭示了传祺品牌整体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推出一款价格定位更高的“向往”系列,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其市场接受度几何,实在令人存疑。
不难设想,25.99万至28.99万的区间,已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处,既有底蕴深厚的合资品牌SUV,亦有凭借独特品牌故事与营销策略吸引年轻群体的“新势力”明星车型。
传祺S9,其最显著的优势,无疑是华为的技术赋能。
但若在实际体验上,与问界M7等竞品之间,未能形成显著且压倒性的差异化优势,消费者又何以舍近求远,选择一个仍在努力“向上”的品牌,而非直接奔向已建立良好口碑的标杆?
我以为,传祺当前面临的,已不单是S9的市场表现,而是品牌向上突破的系统性挑战。
这需要其在品牌故事、用户体验、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重塑与提升,方能赢得消费者对“高端传祺”的真正认同。
试想,S9那套SPA零重力座椅,配以18点按摩,其舒适度足以令人心生向往,若亲身体验,想必是极佳的享受。
“六屏联动”的鸿蒙座舱,更是将未来科技感淋漓尽致地呈现在眼前。
而华为乾崑智驾ADS 4 Max的加持,则有望显著缓解长途驾驶的疲劳,这对于众多家庭用户而言,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卖点。
然而,正如S7所面临的困境,即便硬件配置再光鲜,技术再前沿,若未能触及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与情感共鸣,一切终将是“镜花水月”。
如同精心烹制的佳肴,若食客口味不合,纵有万般滋味,亦难得其赏。
因此,传祺向往S9能否获得市场的青睐,关键在于它能否精准触达那些既看重“华为智驾”的科技实力,又对传祺品牌抱有一定基础信任的消费者群体。
它需要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切入点,让消费者觉得,这笔投资物有所值,这辆车所带来的,不仅是出行便利,更是一种身份与品位的彰显。
此事,确实耐人寻味。
传祺S9,究竟是为品牌带来一剂强心针,抑或是继续“望洋兴叹”,期盼着那遥不可及的销量目标?
最终答案,或许只能由市场来揭晓。
说到底,一辆车能否畅销,终究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其买单。
传祺此次,能否借助华为的东风,完成品牌“向上”的蜕变,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