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从"越野老炮"聚集的虎扑车友圈到抖音汽车区,全在讨论一个还没上市的车——长城坦克400 Hi4-Z。
2025年9月25日,长城官方首次放出这台新车的官图,10月21日正式开启预售,评论区直接炸锅。
"这插混越野车是要革燃油越野的命?""增程式越野靠谱吗?别又是花架子!"这样的质疑声接踵而至。
要知道,这可是2025年越野车市场的"年度重磅",11月21日广州车展即将首发,结果光靠几张官图和技术参数表,就让网友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一派喊着"硬刚普拉多、仰望U8",另一派冷笑"插混越野都是智商税"。
那问题来了:这台还没摸到实车的坦克400 Hi4-Z,到底凭啥让全网沸腾?
它真能像网友说的那样,改写越野车的未来吗?
咱今天就来扒扒这台车背后的故事。
【第一部分:还没上市就吵翻天?坦克400 Hi4-Z到底戳中了谁的神经?】
先给不知道的朋友补个背景。10月21日这天,长城坦克品牌正式开启坦克400 Hi4-Z的预售,预售价32.98万元。
这个消息一出来,直接点燃了越野圈的导火索。
预售价格公布的同时,官方还放出了全新的"敦煌紫"配色,还有搭载激光雷达的智享版车型。
有人看着这个颜值,直呼"比坦克700还猛",转身就交了订金。
可也有人立刻跳出来喷,"插混越野就是个笑话,这玩意儿能和普拉多比吗?"
更夸张的是,评论区里有人直接开贴对比。
"Hi4-Z要是真能卖32.98万,我立马退了仰望U8的订单!"这样的声音不在少数。
但仔细想想,这哥们儿显然没算过账——仰望U8售价109.8万元,坦克400 Hi4-Z才32.98万元,相差77万元呢。
这显然不在同一个竞争维度上。
那这台坦克400 Hi4-Z到底有啥特别的?为啥能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这台车定位"中大型越野插混SUV",最核心的是搭载了长城最新的Hi4-Z混动系统。
注意,这不是之前那个Hi4,而是专门为越野场景优化的Hi4-Z。
官方公布了具体参数: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前后双电机,系统综合功率635千瓦,约863马力。
综合扭矩1195牛·米,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传统大排量越野车了。
纯电续航达到200公里,这意味着日常上下班完全可以用纯电模式,不烧一滴油。
0-100公里加速仅需4.3秒,这个成绩放在越野车里已经属于性能怪兽级别。
电池容量为59.05千瓦时,支持15分钟快充,这个充电速度在插混越野里也是顶级水准。
相比之下,同为长城旗下的坦克400燃油版,售价是24.98万元起。
Hi4-Z的预售价比燃油版贵了大约8万元,这个溢价幅度在插混越野里算合理范围。
为什么这台车能在网上引起这么大的波澜?
因为它戳中了两类越野爱好者的核心需求,却也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一类是老燃油越野党,他们坚信"四驱越野就得靠机械素质"。
在他们眼里,电池这东西太不靠谱了。"电池要是没电了,在荒郊野岭怎么办?分分钟变废铁。"
他们觉得越野车就应该是纯机械、大排量、能吃苦的硬汉形象。
另一类是新能源尝鲜党,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从"油老虎"中脱身。
他们看中的是Hi4-Z能带来的低油耗、智能化和舒适性。
"终于不用再为露营油耗发愁了,还能边开边充电,这体验燃油车给不了。"
两边吵得最凶的就围绕一个终极问题:这车到底算真越野,还是城市SUV披个硬派壳子?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问得扎心。
因为确实有很多车就是打着越野名头,实际上却是城市SUV,底盘刚度不够,四驱系统也不靠谱。
但坦克400 Hi4-Z在这方面似乎是认真的,毕竟它直接用上了坦克系列最强悍的混动架构。
【第二部分:Hi4-Z混动系统是啥黑科技?凭啥敢说"越野无焦虑"?】
要理解坦克400 Hi4-Z为啥这么特别,得先搞懂Hi4-Z这套混动系统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普通的越野车有啥痛点?简单来说就俩:一是油耗高得离谱,二是极限工况下动力反应不够快。
坦克400燃油版在市区开,油耗基本上15升以上起步,这对于日常通勤来说简直是噩梦。
一到周末想去个近郊露营,随便一趟下来就得花好几百块钱在油钱上。
加上极限越野时,发动机容易过热,四驱响应速度也慢,这些都是老玩家吐槽最多的问题。
Hi4-Z就是长城针对这些痛点专门打造的"定制方案"。
它的核心思路是什么呢?不是简单地把电动机和发动机拼接在一起,而是根据不同工况,让三个动力源协调工作。
根据官方的技术解读,Hi4-Z采用前后双电机独立驱动加发动机直驱补能的三动力源架构。
这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实际原理其实不难理解。
前轮的电机负责日常转向和低速爬坡,这时候发动机完全不工作,所以噪音很小,很适合在山路或野营地使用。
后轮的电机专门用来脱困和急加速,遇到泥潭或陡坡,电机能瞬间输出最大扭矩,这是燃油发动机做不到的。
因为燃油发动机需要等待转速上来才能输出最大扭矩,这个过程可能要花好几秒钟。
发动机只在高速巡航或需要大功率输出时才介入,比如拖着房车去爬坡,或者长途穿越需要持续供能的时候。
这样一来,三个动力源各司其职,效率自然就高了。
更关键的是电池和电气系统的设计。
坦克400 Hi4-Z搭载的是59.05千瓦时的电池组,这组电池通过了GB38031-2025新国标的全部测试。
包括底部冲击、针刺、模拟碰撞、火烧、浸水和挤压等项目,每一项都是模拟极端越野工况。
官方说这套电池能承受从零下40度到85度的极端温度变化,这对于经常在野外活动的越野人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传统新能源电池在零下20度左右就开始衰减性能,而在野外高温暴晒下也容易出问题。
防撞结构做得也很过分,模拟过翻滚时电池包能保持不变形。
这意味着就算车子真的翻了,电池也不会破裂,不会发生漏液或起火的危险。
纯电续航200公里,对于城市通勤来说足够一周一充。
不管你工作多远,一周充一次电都能覆盖。
混动模式下,官方说综合续航能破1000公里,这意味着长途穿越基本不用频繁加油。
支持15分钟快充,30到80的充电时间只需15分钟,这个速度已经和快充电动车接近了。
外放电功率达到3.3千瓦,这意味着你在野外露营时,可以直接用车载电源烧水、充电、给冰箱供电。
所有这些参数加在一起,就成了长城所说的"全场景越野无焦虑"。
以前开燃油越野车去无人区,你得背着备用油桶,还得时刻担心发动机过热。
现在开Hi4-Z,纯电模式下能悄悄地爬坡不扰民,没电了切换到混动模式继续干。
晚上还能用车载电源煮火锅、充电、给营地供电。
这种体验,传统燃油越野车确实给不了。
燃油越野车能做的就是吃油、冒黑烟,剩下的就看你的驾驶技术和对车的理解。
但Hi4-Z不一样,它给了你更多的选择,也给了你在野外生活的便利。
【第三部分:插混越野是未来趋势,还是"伪需求"?深度分析背后逻辑】
现在一个更大的问题摆在眼前:如果Hi4-Z这么强,是不是意味着插混越野车要彻底取代传统燃油越野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但答案并不简单。
先看市场大环境。2025年1月,越野车销量数据显示,混动车型排名靠前,燃油车型销量保持稳定。
这说明市场上两类车都有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是分化的。
根据市场调查报告,2025年国内越野车品牌排名前十分别是丰田、奔驰、路虎、坦克、北京越野、仰望、三菱、Jeep、方程豹和哈弗。
这个排名里既有传统豪华品牌,也有国产新势力,说明越野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快速变化。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买越野车的人结构在改变。
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进入越野车市场,他们的需求跟老玩家完全不一样。
老玩家买越野车就是为了"能豁沙子",追求的是极限越野性能。
但年轻人买越野车,既想体验越野的快乐,也想要低油耗、智能化和舒适性。
他们不是专业的越野竞赛者,而是周末去郊外露营、自驾游的普通消费者。
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4万辆,同比增长29.4万辆。
这说明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在这个大背景下,新能源越野车不再是噱头,而是真实的市场需求。
再看技术发展的逻辑。
新能源混动技术本来就是为了解决"续航焦虑"和"能耗问题"而生的。
而越野车恰好是最需要这两项改进的车型。
传统燃油越野车,高速油耗15到20升,市区更高。
这意味着你开坦克400燃油版去露营,往返500公里就要消耗超过100升油,成本高到离谱。
但坦克400 Hi4-Z不一样。
纯电续航200公里覆盖了大部分日常通勤场景,混动模式下油耗能降到8.3升。
这相当于省了一半的油钱,对于经常跑长途的越野爱好者来说,一年省下来的油钱就能买一套好轮胎了。
从动力响应的角度,电动机的瞬时扭矩输出能力远超燃油发动机。
Hi4-Z的前后双电机能瞬间输出1195牛·米的综合扭矩,而燃油发动机需要等待转速上来。
这在脱困时会带来巨大的优势,遇到泥潭或石头路,电机"一脚电门"就能爆发最大扭矩,而燃油发动机还在"思考"。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插混越野也不例外。
电池的重量会增加整车重量,坦克400 Hi4-Z预计比燃油版重200到300公斤。
这个增重在城市道路上不明显,但在极端越野工况下,可能会影响操控性和通过性。
比如同样的涉水深度,重量更重的车可能会沉得更快。
电池在长期颠簸或高强度涉水时的可靠性也是个问题。
虽然长城做了防撞和防水强化,但用户心里还是有疙瘩。
毕竟电池是这类车最复杂、最贵的部件,如果在无人区坏了,拖车都困难。
所以,Hi4-Z能不能成功,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在"越野性能"和"新能源优势"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如果只是城市SUV装个硬派外壳,配上一套混动系统来炒概念,那肯定会被老玩家骂"伪越野"。
但如果真能做到"比燃油版性能不缩水,新能源优势最大化",那确实可能改写行业规则。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天的那些问题,到底谁说得对?】
坦克400 Hi4-Z预售才开启没多久,评论区的灵魂拷问已经堆成山。
咱挑几个最有代表性、最关键的问题,一个一个来扒。
第一个问题是很多人最担心的:"插混越野车电池坏了怎么办?在荒郊野岭换电池现实吗?"
这个问题其实反映了消费者对新能源可靠性的深层忧虑。
在大城市里,到处都是充电桩和维修点,电池坏了还好说。
但越野人去的地方往往都是偏远无人区,方圆几百公里可能没有一个维修点。
长城的做法是什么呢?
首先,Hi4-Z的电池包设计成模块化结构,这意味着部分电芯损坏可以单独更换,而不是整体报废。
其次,官方承诺提供"越野专属救援服务",包括应急供电和拖车服务。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纯电续航200公里已经足够覆盖大部分城市和近郊场景。
真要去深度无人区越野,你完全可以切换到混动模式,这时候电池更多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唯一生命线"。
如果电池真的坏了,你还能用发动机继续行驶,这就是混动系统的优势。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价格的:"这车会不会比燃油版贵太多?普通玩家买得起吗?"
坦克400燃油版售价24.98万到26.48万元。
Hi4-Z的预售价是32.98万元,价差大约8万元。
这个价差值不值?咱算一笔账。
假设你每年开5万公里,燃油版油耗15升,一升油7块钱,一年油钱就是5万除以100乘以15乘以7,等于5.25万块。
Hi4-Z混动模式油耗8.3升,一年油钱就是5万除以100乘以8.3乘以7,等于2.905万块。
一年能省2.345万块钱,8万块的溢价不到3年多就能通过省油收回来。
而且Hi4-Z还有其他优势,比如纯电续航200公里可以用电力,成本比油还便宜。
加上智能化配置、外放电功能等增值服务,性价比其实不错。
对比同级别的竞争对手,方程豹豹5智驾版售价23.98万到32.98万元,仰望U8售价109.8万元。
如果Hi4-Z的价格控制在33万左右,在越野插混这个细分市场里,竞争力是相当强的。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未来的:"以后越野车都变成插混的,传统燃油越野是不是要淘汰了?"
这个问题问得大,但答案相对明确。
短期内,3到5年,燃油越野车肯定不会被淘汰。
国内有大量老玩家坚持"机械四驱"和"大排量自吸"的越野信仰,这种情感不是技术能改变的。
而且,一些极限越野赛事比如达喀尔拉力赛,目前对新能源车还有限制。
不是所有人都想要新能源越野车,有些人就是喜欢纯机械的感觉。
但长期来看,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混动系统的成熟,插混越野肯定会成为主流。
就像现在的家用车,燃油车还在卖,但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50。
坦克400 Hi4-Z如果成功上市并获得用户好评,那就能充当"鲶鱼"的角色,加速整个行业的转型。
其他传统越野车企要么跟风转向新能源,要么被逐步淘汰,没有第三条路。
【结语】
从目前流出的信息来看,坦克400 Hi4-Z确实拿出了不少真材实料。
专为越野优化的混动系统、200公里的纯电续航、全场景无焦虑的卖点,每一项都精准地戳中了越野爱好者的痛点。
但要真正判断这台车能不能改写越野车的未来,还得等11月广州车展上看到实车,更重要的是要等第一批车主开上一年、两年后的真实反馈。
光看参数表和官方宣传,谁都能吹得天花乱坠。
真正考验一台越野车的,是在最困难的工况下,它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是在极限颠簸中,电池、电机、发动机能不能和谐配合。
是在真实用户的长期使用中,故障率和用户满意度到底怎样。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Hi4-Z真能做到"越野性能不缩水,新能源优势最大化",那它大概率会成为2025年越野车市场的"鲶鱼"。
就像网友评论的那样:"要是这车真行,我立马把我的老普拉多挂闲鱼!"
最后,一个灵魂拷问给各位越野爱好者:坦克400 Hi4-Z预售价32.98万元,你会为它的"新能源越野"买单,还是继续坚守你的燃油硬派越野信仰?
评论区见,咱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