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这种一本正经的“北京车牌获取指南”,我就想笑。
写得那叫一个字正腔圆,逻辑清晰,步骤分明,跟个产品说明书似的,充满了理性的光辉。
但问题是,拿北京车牌这个事儿,它从根上就不是一个理性的事儿。
它是一门玄学,是一场献祭,是一次彻头彻尾的“修仙渡劫”。你以为你在研究政策,不,朋友,你是在解读天书,试图从混沌中找到一丝飞升的可能性。
那篇原文,就是一本给凡人看的《渡劫期注意事项(删减版)》,看起来头头是道,但真正的核心奥义,一个字都没提。
今天,咱们不装了,摊牌了,我来给你翻译翻译,这本天书背后,到底写的是个啥。
首先,那个所谓的“摇号”,官方叫法是“小客车指标配置”。听着多科学,多公平。
但你看看那个0.02%的中签率,这叫“配置”吗?
这叫“天罚”。
这是老天爷随机点一个倒霉蛋,然后跟他说:“恭喜你,未来三十年的好运气,今天一次性预支给你了,换了这块铁皮,以后你买方便面,都不会有调料包了。”
个人摇号,本质上就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对命运的无声抗议。每个月点一下那个申请按钮,不是为了中签,而是为了提醒自己,自己还“活着”,还在这个巨大的、荒诞的游戏里扮演一个有梦想的NPC。
然后,他们推出了“家庭摇号”,说是能提高中签率。
坏了菜了,他们开窍了,他们悟了。
他们终于明白,痛苦这个东西,不能一个人扛,得大家一起扛。把老公、老婆、孩子、爹妈全都绑在一辆战车上,对着那个虚无缥缈的概率发起“自杀式冲锋”。
这哪里是提高中签率,这分明是把一个人的焦虑,变成了全家人的“赛博株连”。以前是你一个人失眠,现在是你晚上睡不着,爬起来一看,你爸也在客厅抽烟,你们爷俩对视一眼,异口同声:“这个月,又没中。”
这是一种全新的家庭关系粘合剂,叫“共同的绝望”。
如果说摇号是修仙里的“炼气期”,全靠天赋和狗屎运,那“亲属间转移”,尤其是夫妻过户,就是“结为道侣,双修飞升”。
原文说得可好听了,“婚姻关系存-续-期-需-满-一-年-以-上”。
我给你翻译翻译:禁止闪婚闪离刷装备。
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社会学实验。它把一块铁皮,放在了人性的天平上,跟“爱情”这个玩意儿对赌。它在问你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你的爱情,值不值得一年的等待?你的婚姻,能不能扛住一块京牌的诱惑?
一年时间,足够让很多表演性结婚的人心态爆炸,也足够让很多真爱被现实反复摩擦。讲真,北京民政局应该跟车管所联合办公,旁边再开个心理咨询室。
这哪里是车辆过户,这简直是当代都市情感大戏的现实版剧本,三体人看了都得一边流泪一边鼓掌,说你们地球人为了繁衍……哦不,为了开车,可真是玩得一手好花活。
然后是终极钞能力玩法:企业名义获取。
原文写得跟商业计划书似的,什么纳税5万,什么收购公司,什么尽职调查。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精英,特别霸道总裁?
我作为一个在北京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我告诉你这里面的水有多深。
收购一个带指标的“壳公司”,听起来就是花钱买东西,对吧?
错。
你买的不是一个公司,你买的是一个“压缩毛巾”。看着不大,一个小小的营业执照。你花个几十万把它泡在水里,哗一下,展开了。你可能会发现,这块毛巾上,沾满了前任主人留下的各种不明污渍:未知的债务、奇怪的诉讼、几百个没交社保的前员工正在劳动仲裁的路上。
你以为你买的是一张通往五环的任意门,结果你买回来一个需要你献祭灵魂才能填上的巨大窟窿。
每一次收购,都是一场赌博。你赌的不是公司的价值,是前任法人的“人品”。而人品这个东西,比北京的摇号概率,还要玄学。说真的,有时候我觉得办这事的复杂程度,还不如我楼下那家常年不开门的兰州拉面馆神秘。
至于那个“司法拍卖”,更是重量级。
听起来最公平公正公开了吧?法院搞的,总不能有猫腻吧?
是是是,没猫腻。但它有个隐藏条款,叫“你得有资格”。
这就很魔幻了。我就是因为没资格摇号,才来参加你这个拍卖。结果你告诉我,我得先有摇号资格,才能参与竞拍一个不需要摇号的牌。
这是一个完美的逻辑闭环,一个“第22条军规”式的陷阱。
它就像你饿得快死了,看到一家餐厅,餐厅门口写着:“只有吃饱了的人,才有资格进来吃饭。”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根本不是为了让没牌的人有牌开,这是给那些已经有资格,但是运气不好、又有点小钱的人,开的一个VIP付费加速通道。它把一部分绝望的人,从普通池子捞出来,扔进一个更小的、用钱堆起来的修罗场里,让他们互相加价,卷生卷死。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损,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所以你看,所有这些所谓的“合法途径”,每一个都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关卡,专门用来筛选和折磨特定的人群。
摇号,折磨的是我们这种相信命运的普通人。
结婚过户,折磨的是那些试图走捷径的情侣。
收购公司,折磨的是那些有钱但信息不对称的老板。
司法拍卖,折磨的是那些有资格但没天命的“准中产”。
五年!人生有几个五年!简直就是卖身契!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看不见的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不好意思,城里的人不仅不想出来,还把护城河挖得更深了。
那么,面对这个如同“道诡异仙”一样混乱、无序、充满陷阱的规则迷宫,真正的解法是什么?
那篇原文最后给了一些建议,什么“不急于用车者首选家庭摇号”,什么“急需用车者考虑司法拍卖”。
这些建议,就像是告诉一个正在渡劫的修仙者:“如果你扛不住天雷,可以试试换个姿势。”
有用吗?可能有点用。但改变不了你要被雷劈的本质。
我告诉你,我看到的真正的解法。
第一种,是“悟了”。彻底放弃,四大皆空。地铁公交共享单车,不香吗?省下几十万,去鹤岗能买好几套房,天天在家躺着打游戏,不比在东三环堵车堵到心肌梗塞强?这是佛系解法,立地成佛。
第二种,是“颠了”。去买个皮卡,或者封闭货车。虽然进不了五环,虽然15年强制报废,但我有牌了啊!我能在六环外自由驰骋!我拥有了对抗规则的象征!这是一种朋克解法,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我不过了,你也别想好好限制我。
所以,别再把那份干巴巴的指南当圣经了。
在北京拿牌照这件事,从来不是一道逻辑题,而是一道人性题。它考验的不是你的智商,而是你的心态,你的钱包,你的感情,以及你祖上十八代积下来的阴德。
真正的解法,可能从来都不在规则里。
真正的解法,是掀桌子。
当然,我不是让你去物理掀桌子。
我是说,当你认清了这场游戏的荒诞本质之后,你就可以选择不玩了,或者,用你自己的方式,去重新定义这个游戏的输赢。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