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10:0全票通过,埃安的昙花一现与华望的转型之战!

广汽10:0全票通过,埃安的昙花一现与华望的转型之战!-有驾

作者:廖鸿杰;编辑:鴻傑-AUTOPS

2021年7月,广汽集团公告,以11∶0 全票通过,开启了埃安与华为的(AH8车型)合作。

2023年3月,广汽集团公告,以11∶0 全票通过,终止了埃安和华为的(AH8车型)合作。

2025年1月,广汽集团公告,以11∶0 全票通过,重启与华为的合作。并将成立GH项目公司,推出全新的汽车品牌

2025年8月,广汽集团公告,以10∶0 全票通过,同意埃安6亿元增资与华为合作项目公司——华望汽车

广汽10:0全票通过,埃安的昙花一现与华望的转型之战!-有驾

截图源自:广汽集团官方公告

2025年广汽选择重启与华为合作,相比于上次“烂尾”的AH8车型)合作车型。这次已不再仅限于下的某一款车型而是直接将“引入华为”上升到了集团的战略转型层面

广汽All in华为,也许是鸿蒙智行没名额的不得已之举。但无论如何,相比于上一次的公开抛弃,广汽这次的合作在态度算是诚恳了许多。

当然这次合作也并非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广汽集团主动出资15亿元成立华望汽车,用作双方合作的项目公司。算上这次增资6亿元,华望汽车的项目启动资金将达21亿元。

按照官方说法,广汽与华为将通过联合定义和设计,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以及生态服务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构、技术领先的全新汽车品牌。

在品牌及产品都还没有任何明确消息的今天,广汽集团打破传统从小到大慢慢来模式,选择了提前做准备憋大招的品牌建设。先开启“华望汽车城市招募计划”,同时引入埃安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

显然,这是广汽在为All in华为“表决心”,是大战出征前的“誓师大会”。

且不说首战能否凯旋,单从“出征”的时间点上看,与两次投票表决最大的不同是,如今的广汽确实有点难……太难啦

2025年7月,广汽集团汽车销量11.95万台,同比下降15.38%。其中,广汽本田的销量仅1.60万台,同比降幅达51.81%;广汽埃安销量约2.11万台,同比下降25.32%。

1-7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约87.48万台,同比下降12.89%。其中,广汽本田同比下降了29.24%,广汽传祺同比下降20.64%,广汽埃安同比下降16.05%。

广汽旗下四大汽车品牌,如今也仅有广汽丰田能勉强稳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尤其,近些年让广汽极为重视的自主品牌,埃安的下行已经是很难逆转,这也迫使稍微能喘口气的传祺,不得不走上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型之路。

广汽10:0全票通过,埃安的昙花一现与华望的转型之战!-有驾

当然,广汽集团面临的下行压力,也并非只是出现在2025年。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广汽集团全年销量虽然守住了200万台大关,但同比降幅却突破了20%。其中,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广汽埃安的同比降幅均超过20%,分别为:26.52%、22.32%和21.90%。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广汽集团的这一轮下行,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大逆转,将很难摆脱下行的命运。

在整理广汽集团历年的销量情况时会发现:在2013年广汽集团汽车销量曾首度突破百万大关100.46万台)同年旗下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也突破十万台(约10.90万台),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占比也突破了10%。

自此,广汽高举传祺品牌大旗,在自主品牌中迎来了长达五年的高光时刻。

2017年广汽集团汽车销量突破200万台,自主品牌占比也超过25%。一款传祺GS4更是创造了上市41个月累计销量破100万台的神话,成为哈弗H6最强劲的对手。传祺GS8更是在突破自主品牌定价上限的道路上努力向前。

然而在燃油车向电动化转型之际,即便你是BBA都得低头让路,传祺品牌也感觉到了明显的压力。自2019年起,无论是汽车销量,还是营收规模,主营燃油车和合资业务的广汽集团无法避免地陷入了下行期。

2020年埃安品牌宣布独立,广汽集团将乘用车业务“一分为二”。广汽也依托埃安品牌的强劲增长,顺利将企业带入了二次增长,并在2023年成功站上年销250万台的新高度。

以埃安和传祺为主的自主品牌销量占比在2024年达到了39.41%的历史新高。

广汽10:0全票通过,埃安的昙花一现与华望的转型之战!-有驾

有意思的是,广汽引入华为AH8车型)合作项目官宣时间正是2021年的7月,彼时广汽集团汽车销量刚结束上一轮的下行周期,进入二次腾飞的关键阶段。

官宣与华为合作的埃安,也正处于新品牌独立的初始阶段。

刚过去的2020年,埃安汽车全年销量仅5.95万台,且不说彼时的埃安在集团的分量,甚至都不及当年传祺的六分之一。即便是在2021年埃安的销量也才12.02万台,仅有传祺的30%。

也许当初,广汽集团高层心里也没底,于是拉来了华为的合作,想着华为能助埃安品牌一臂之力。

再度回看当年的合作公告:双方将基于广汽GEP3.0底盘平台、华为CCA计算与通信架构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联合定义、共同开发,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一系列智能汽车。

广汽10:0全票通过,埃安的昙花一现与华望的转型之战!-有驾

截图源自:广汽集团官方公告

“联合定义,共同开发”,从这八个字的表述来看,这不就是当年的“问界模式”嘛。

然而,就在临近产品上市前预热时间点(计划2023年底量产)时,2023年3月广汽竟以11:0全票通过的决断力,将埃安与华为的(AH8车型)合作项目,由联合开发降级为埃安独立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广汽集团2022年的销量和财报都已经出来了,广汽集团汽车顺利走出下行期。

2022年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达243.38万台,同比增长13.50%。其中,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达26.04%,超过了2017年25.42%的历史最高峰。

广汽10:0全票通过,埃安的昙花一现与华望的转型之战!-有驾

尤其,新独立的埃安品牌全年销量迅速提升至27.12万台,同比增长125.67%。

更值得骄傲的一点是,在2022年10月广汽埃安顺利完成189.94亿元的A轮融资,融后估值达1032.39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亿级独角兽。

广汽10:0全票通过,埃安的昙花一现与华望的转型之战!-有驾

(截图源自:天眼查APP)

同期,广汽集团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广汽集团总营收首度突破千亿大关,达1103.0亿元,同比增长45.75%。归母净利润超80亿元,同比增长超10%。

对比正处在转型期挣扎的东风、上汽等国资车企,广汽的成绩单简直太优秀了。

二次腾飞广汽,似乎给人一种“广汽盘活了,埃安做成了,没华为也行”的感觉。

若再结合彼时与华为合作造车的成绩单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理解这11:0的集体决策。毕竟,前有SF5的产品扑街,后有AITO问界的磨合磕碰,阿维塔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让广汽引以为傲的埃安品牌,在一年后开始急速逆转。

数据显示:2023年广汽埃安汽车销量首度超过广汽传祺,达48.00万台。到2024年开始急速下跌,全年跌幅达21.90%,再到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仅12.63万台,同比降幅扩大到了22.55%。

广汽10:0全票通过,埃安的昙花一现与华望的转型之战!-有驾

(图片源自:广汽埃安官网)

与之相反的是,在广汽下行的这两年里,华为车BU的朋友圈也从单一AITO问界扩大到了鸿蒙智行的“五界”。

长安、东风、上汽、北汽等国资背景的车企,也分别以各自的形式“集体”引入华为车BU。

广汽传祺虽然有几款车型采用了华为车BU的解决方案,但和其他车企对比来看,其力度和规模还相差甚远。

算是为弥补过失,也是为广汽摆脱困境。这才有了2025年的华望汽车,继而才有了今天携埃安的“表决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